郑州银行四年来首次分红背后:息差收窄,房地产不良率同比上升47%,新帅如何破局?

财富独角兽小方2025-04-09 17:22 大公司
郑州银行打破四年未分红的状态,引发市场关注。

郑州银行打破四年未分红的状态,引发市场关注。但作为一枚硬币的两面,其年报显示,2024年,郑州银行也存在营收下滑、不良率偏高和零售转型迟缓等问题。

以李红为新任行长的新管理层就位,或为郑州银行解决上述问题、改善业绩带来新的想象空间,但如何应对挑战,加快转型步伐并取得成效,将是郑州银行在2025年及未来数年的“考题”所在。

01

四年后重启分红的另一面:息差持续收窄下的盈利压力

郑州银行在其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中表示,2024年度派发现金分红约1.82亿元,分红率为9.69%。

图片来源: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这是自2019年以来,郑州银行的首次分红。此次分红的规模和比例虽有所下降,但分红却是发生在多重盈利压力的背景之下。

其一,据其年报,2024年郑州银行同比微增1.39%至18.63亿元。对比过去几年的利润水平可知,2019年净利润为24.22亿元,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净利润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023年净利润为18.50亿元。虽然2024年出现回升,但与过去的增长态势相比,仍处于低位。

图片来源:郑州银行2024年度报告

其二,营收下滑。据年报,2024年,郑州银行的营业收入为128.77亿元,同比下降5.78%。

其三,利息净收入103.65亿元,同比下降11.71%。尽管非利息收入增长30.34%至25.13亿元,但这一增长并未能完全抵消利息收入的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非利息收入的增长更多依赖于投资收益的波动,特别是债券市场的表现。2024年债券市场波动加大,该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长72.35%,显示其收入对市场环境的敏感性。

图片来源:郑州银行2024年度报告

然而,债券市场和其他金融资产的回报虽然短期内能够提供一定的收益支撑,但根据央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此类收入结构可能加大盈利波动。

目前,郑州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升至19.51%。在未来,郑州银行如何通过提升核心贷款业务,特别是通过加强零售贷款和消费金融,减少对投资收益的依赖,将影响其长期盈利能力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图片来源:郑州银行2024年度报告

而优化业务结构、加快零售转型的更大推动力,则源于其银行主业的核心盈利指标——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的四年连续收窄上。

梳理郑州银行2020至2024年期间的息差变化可知,该行自过去四年面临较为明显的经营压力。

图片来源:整理自郑州银行2024年度报告相关数据

从净利差的变化来看,该行已经连续四年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为2.46%,而到2024年降至1.63%,下降幅度达到0.83个百分点。特别是2024年,单年降幅达到0.37个百分点,这是近五年来最大的年度降幅,表明息差收窄的速度加快。

图片来源:郑州银行2024年度报告

净利息收益率也呈现类似的下降趋势。从2020年2.40%降至2024年的1.72%,累计下降了0.68个百分点。此外,净利差与净利息收益率之间的差距也有所扩大,从2020年的0.06个百分点增至2024年的0.09个百分点,这表明银行在控制负债端成本上面临更大压力。

而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其有可能需要在资产端风险定价与负债端成本控制间寻求新平衡。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对息差的变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郑州银行本身或有必要加快业务转型,增加零售业务收入比重,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以应对息差持续收窄带来的挑战。

郑州银行2024年净利润微增、营收下滑、息差收窄的持续压力下,做出的恢复分红决策,或显示出银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可能在试图向资本市场传递转型信号。

02

不良率降至1.79%、房地产业不良率达9.55%,相关风险敞口值得关注

2024年,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79%,较2023年的1.86%有所改善,但仍高于银行业1.56%的平均水平,说明郑州银行在风险管控和资产质量优化方面尚存压力,亦有优化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郑州银行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其对公贷款中,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率由2023年的6.48%升至9.55%,或意味着银行在这一领域的风险敞口依然较大。

图片来源:郑州银行2024年度报告

尽管郑州银行通过加大贷款审核力度、提高风险准备金计提等措施加强了对房地产贷款的风险管理,但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47%的同比增幅表明,该领域的风险有必要持续关注,尚需加强相关贷款风险管理,避免形成更大的资产质量压力。

郑州银行虽然正在加强对多个行业贷款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力度,但不同行业的资金周转、经营波动和偿债能力差异较大,或可能使得贷款违约的风险进一步上升。

截至2024年末,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69.23亿元。为改善资产质量,郑州银行有必要持续推进不良资产的清理和处置,通过与专业资产管理公司合作、优化不良资产的处理流程,提升不良贷款的回收率和资产利用效率。

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尤其是如何通过多元化业务、加强零售业务的布局和提高零售贷款比重,来减少对传统企业贷款尤其是房地产贷款的过度依赖,或将是郑州银行未来有效提高资产质量、降低风险敞口的重要一环。

郑州银行若能在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及优化贷款结构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其增长潜力亦有望得到释放。

其不良率和不良贷款规模,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其在贷款投放、风控评估及风险管理措施上面临一定挑战,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环境和市场波动时,如何精准识别和管控风险是关系银行长期稳健经营的重中之重。

当然,房地产相关的不良贷款风险、对公贷款中的行业集中性风险以及整体资产结构不均等问题,需要中长期系统性改革予以实现风险化解。但这个过程,也不可避免地会制约郑州银行稳定盈利和快速发展。

因此,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优化资产配置,提升盈利模式的多样化,加强零售贷款和消费金融的布局,或将有助于郑州银行纾解盈利压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为转型升级提速。

03

消费贷占比不足5%,管理层变动后如何影响未来零售转型进度及成效

根据郑州银行2024年年报,从其零售信贷的相关指标看,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业务在该行整体贷款组合中的占比显示出结构性差异。

图片来源:郑州银行2024年度报告

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例为4.42%,在个人贷款中占比为18.85%。而信用卡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为0.92%,在个人贷款中所占比例为3.91%。

图片来源:整理自郑州银行2024年度报告相关数据

从银行业务定位角度来看,消费贷款和信用卡业务作为现代零售银行的核心产品,在郑州银行的业务中依然处于边缘地位。两者合计仅占银行总贷款的5.34%,这一比例表明该行仍倚赖于传统的抵质押贷款类型个人贷款。

其信用卡占比为3.91%,在其个人贷款结构中处于最低水平。这样的结构或可能对郑州银行在吸引客户、留存客户以及业务创新,尤其是零售转型等方面带来一定挑战。

从业务协同的角度看,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之间本应具有较强的交叉营销潜力,但郑州银行年度显示,二者合计占个人贷款的比例为22.76%,协同效应或难以得到充分释放。

尤其在当前零售转型加速,消费金融和数字化进程提速的行业背景下,郑州银行零售业务的结构性问题或可能成为其转型升级需克服的挑战。

然而,鉴于零售业务对银行的盈利贡献在当前金融环境下变得日趋重要,特别是对面对持续息差收窄、盈利压力较大和市场需求变化挑战的郑州银行而言,或有必要从战略定位、资源配置和产品创新等方面着手,提升消费金融业务的占比,并优化整体零售贷款结构。

因为,在金融消费需求多样性、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潮流下,强化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等零售业务,对任何一家城商行都有着必要的战略意义,对于银行长期发展亦至关重要。

郑州银行零售转型的结构性挑战,尚需要组织架构与业务战略的同步革新。

过去几年,该行经历了多次高管变动,2024年重要的调整则是李红的上任。作为新任行长,李红曾在邮储银行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银行管理经验,她将如何带领郑州银行加快零售业务转型升级,我们暂且静观其变。

【本文为博望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并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博望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