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周紫光在管基金年内全线浮亏,押注新能源回本“遥遥无期”?

财富独角兽吴理想2025-04-07 10:38 大公司
两只基金一个6毛钱、一个4毛钱,未来它们谁能率先回到面值呢?

清明小长假前,内地公募基金因指数跌跌不休而获利回吐,不过凭借此前累积的收益,多位公募名将还是实现了在管基金多数飘红,但中信建投的周紫光是个例外。

2022年一战成名的他,继2023年全年遭遇滑铁卢外,2025年到目前再遇业绩黑洞。数据显示,截止2025年4月2日收盘,他目前在管的四只基金近两年下跌均超过40%,2025年到目前也是全线下跌,表现最差的就是中信建投智享生活。

另外,中信建投低碳成长混合的最新净值增长率也在-11%的水平线上,同样在同类基金中排名较为靠后。公司的另一主动权益主将栾江伟已经实现了在管基金全线飘红,周紫光的业绩为何如此不堪呢?

01

中信建投智享生活疑风格漂移失败

“成也新能源,败也新能源。”这句话用在周紫光身上极为合适,当当初那批新能源公募种子选手早已转战新能源时,周紫光似乎还在执着地挖掘新能源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从中信建投智享生活近期的重仓股变迁上可见一斑。

从该基金的历史沿革来看,中信建投智享生活成立于2020年11月4日,除去2021年实现全年大约31%的涨幅外,从2022年开始该基金持续逐年下跌,同类排名也长期在靠后的位置徘徊。从基金经理来看,周紫光作为首发基金经理一直管理到现在。

从最新公布的该基金年报可见,组合中排在前二十位的公司占比都大于等于1.5%,特别是排在前四的股票天合光能,德业股份,晶澳科技,阳光电源,无一例外都来自新能源产业链的公司,而且它们的占比都超过了6.5%.但是从2025年到目前的涨幅来看,这其中仅有德业股份出现小幅上涨,剩余的三家公司年内均出现下跌。

再看从五到第十位的重仓股名单,基金经理周紫光配置的公司包括了贵州茅台、阿特斯、青岛啤酒、晶科能源、宁德时代、学大教育。这其中股王茅台年内微涨但宁王宁德年内跌幅接近10%,两者的正负效应基本相抵。

但关键在于作为光伏组件和储能领头羊的阿特斯,这家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年内跌幅已经超过了20%。在它后面,另一家科创板公司晶科能源的跌幅也超过了10%。此外,前十组合中表现最好的是年内涨幅超过20%的学大教育,但是它在组合中的占比仅仅约为2.70%。

再看最新年报中的隐形重仓股,它们分别是时创能源、奥马电器、三只松鼠、上能电气、比亚迪、立讯精密、航天电器、胜宏科技、欧菲光、立高食品。这里面也不乏成长赛道中的领军龙头,但它们在二级市场多表现差强人意,例如立讯精密最新年内的跌幅已经约为13%。

新披露的年报中,周紫光并不回避投资失误:“产品运作上,持仓以消费和新能源为主,虽然在前三季度某些阶段取得了相对较好的表现,但进入四季度之后由于新能源仓位的拖累就明显落后于市场整体。我们认为新能源行业已经见底,但市场希望的V 型反转还没到来;消费方向整体偏弱,个别细分方向如悦己消费较好;也看好科技方向,但因为此前偏好投资于产业在量产之后的成长期阶段,因此错过了很多产业早期的重大投资机遇。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大多数资金更加偏好空间大、高增长阶段的新兴产业方向,我们现在的持仓无论大多数不具备这样的特征,因此表现相对较弱。”

02

全市场风格中信建投低碳成长

全押新能源亦遭遇挫折

从基金的定义来看,智享生活主要投资于智享生活主题相关的证券资产,似乎本应更偏于人工智能而非新能源。那么对比来看周紫光管理的中信建投低碳成长,该基金的契约定义为“在严格控制投资组合风险和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力争为基金份额持有人获取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再来看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基金契约中约定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7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20%+恒生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10%”,也就大体代表着该基金是一只更偏全市场风格的产品。但从二级市场的实战配股情况看,它却比中信建投智享生活更接近于一只全市场非主题类的产品。

先从去年12月31日时的十大重仓股组合来看,除去与智享生活重复的五只新能源产业链的股票外,另外的五只重仓股分别是上能电气、钧达股份、中信博、福莱特、福莱特玻璃,基本也都和新能源有或多或少的关联。再从年内同期的走势来看,除去第一大重仓股德业股份年内上涨约为8.5%外,剩余的重仓股均在年内下跌,特别是阿特斯、中信博、上能电气的年内跌幅都超过了20%。

再看最近刚刚披露的该基金的2024年年报,排在前十五位的重仓股被配置占比都超过了1%,处于隐形重仓位置的五只股票分别为爱旭股份、禾望电气、聚和材料、时创能源、协鑫科技,同样都是隶属于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公司。这其中有三只股票年内同期都出现了股价上涨,特别是祥鑫科技的涨幅接近了50%,但问题在于它的占比仅仅约为1.45%。

从分年度的成绩来看,这只成立于2021年12月的基金经历了冰火两重天,成立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2022年排在了2556只基金中的第10位;但此后的几年却跌入谷底,均在同类产品中排在倒数之列。这也导致了反映基金长跑实力的年化收益极为难堪。同时间段,该基金的年化收益接近-22%,在同类的2468只基金中排在了第2398位。

在2024年基金年报中,周紫光虽然没有直面亏损但坦诚了会转变:“新能源行业整体进入相对低增速阶段,投资机会偏向阶段性和周期性,我们在看好排产上行的阶段景气周期外,也关注供给侧改革的落地效果,同时看好光伏BC 和锂电固态电池等新技术方向。此外,我们将会根据市场变化,改变过去的投资范式,在产品合同规定的投资范围内,寻找空间大、高增长阶段的新兴产业方向去配置;虽然成长性行业天然波动较大,我们也将尽力控制回撤,努力减少长周期暴涨暴跌的走势。”

当前,上述两只基金一个6毛钱、一个4毛钱,未来它们谁能率先回到面值呢?

【本文为博望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并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博望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