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与技术落地共振,盈利能力提升,新开普还能高飞吗?
正值AI智能体元年,概念股新开普赚足了眼球。
2025年AI智能体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市场规模方面,据《百家号》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或引用,生成式AI市场预计从2024年的209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322亿美元,年增长率达53.7%,这种迅猛增长的趋势反映了生成式AI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医疗、金融、媒体等领域;AI智能体整体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47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4.8%,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智能体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加速并行,包括新开普等国内外企业深度布局,推出具备多模态交互、自主决策能力的智能体产品,覆盖医疗诊断、物流优化、智能家居等场景。行业应用持续深化,2025年被视为AI智能体商业化元年,并据全球领先的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的预测,到2028年,将有15%的日常决策被自动化,推动企业生产力提升。
搭乘AI智能体行业东风,新开普再一次走进公众视野。
进入2025年3月,3日新开普股价报收11.29元/股,14日最高价达21.66元/股,股价上涨了近92%,此后尽管有所回调,但仍较年初有很大的上扬。截至发稿前,股价收于15.58元/股,市值达到74.22亿。

来源:百度股市通
众多AI智能体概念股,新开普为何能脱颖而出?
01
智慧校园龙头地位稳固,AI驱动二次转型
据官网介绍,新开普是国内高校信息化龙头公司,自2000年创立至今,始终纵向深耕聚焦智慧校园领域,专注于校园管理信息化、教育教学信息化解决方案建设,坚持以技术产品创新为核心,并采用聚焦、相关多元化发展的T型战略,基于多年来在高校场景积淀的优质产品、科技服务及运维服务能力,复用中台技术,横向拓展相关多元化市场应用场景,如K12、中职、企事业、农业、水务等领域,实现了聚焦与相关多元化的平衡。
同时,新开普还依托从硬件、电路模组、操作系统到平台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软硬件一体化产品创新体系,以及涵盖需求、设计、开发、制造、集成、运维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推动客户数字化转型,目前已发展成为智慧校园、智慧政企与农水综合服务商。

新开普在智慧校园领域保持领先地位,高校一卡通市占率超40%,服务全国1400余所高校,续约率超90%。据2024年半年报显示,新开普核心业务包括智慧校园应用解决方案(占比50.23%)、智慧政企解决方案(22.20%)及运维服务(17.26%)。2024年新开普加速AI技术融合,推出自研“星普大模型”,通过SFT+RL技术实现与DeepSeek-R1相近的推理效果,算力消耗仅为后者的1/20。基于此模型开发的“小美同学”AI助手已落地湖南科技大学等场景,单校客单价明显提升,显示出较强的场景穿透力和商业模式创新。

在智慧校园业务中,新开普通过中台框架的数字基座、开放平台、低代码平台等,助力学校业务数字化转型,打造全用户、全终端、全场景覆盖的智慧校园服务生态。2024年上半年,K12智慧校园业务新增客户52个,中职智慧校园业务新增客户30个,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此外,新开普布局智慧政企领域,中标华为、特变电工等头部企业项目。这种多领域渗透策略,有助于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AI技术驱动下,新开普推出涵盖校园全场景AI助手、智能体创新平台、私有模型定制开发与部署等核心模块的智慧校园AI解决方案矩阵。例如,VR数控教学智能体、水电能耗智能体等产品已实现商业化落地。同时,新开普通过自建AI团队(牛津大学博士领衔)与外部合作(如蚂蚁集团、郑州大学教育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持续强化技术壁垒。
02
业绩修复与财务韧性,在承压中寻求突破
就最新财报来看,新开普盈利改善与结构性挑战并存。
2024年前三季度,新开普实现营收5.70亿元,同比微降0.84%,但归母净利润达1037.5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42.99%。这种营收微降而利润大幅提升的现象,揭示了新开普当前的经营策略调整。

归母净利润的修复主要得益于两大举措:一是通过供应链优化和技术国产化替代,硬件产品毛利率有所提升;二是建立项目里程碑式收款机制,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提升,坏账准备率有所下降。这种盈利模式的优化,反映出新开普在现金流管理上的显著进步。然而,营收增长乏力暴露出新开普核心业务增速趋缓。
从分季度财务指标看,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1.65亿元,同比增长4.45%,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270.38万元;第二季度营收约1.74亿元,亏损幅度有所收窄;第三季度营收2.31亿元,同比下降3.2%,但归母净利润达2969.99万元,同比上升。这种季度波动反映出新开普在成本控制与收入结构上的调整压力。

由于第四季度通常迎来传统项目的集中交付与结算,新开普有望在此关键时期迎来业绩的显著提振。
就智慧校园业务板块而言,高校市场的部分重点项目有望在第四季度完成最终验收并确认相关收入,特别是那些前期已投入千万级别的项目若能顺利收尾,将直接为其营收和利润指标增添亮色;同时,新开普持续深耕的K12与中职市场所积累的客户储备,也有望在四季度逐步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在智慧政企与农水业务领域,新开普此前已与海信、欧派等优质企业达成合作的数字证卡服务及运营解决方案项目,将在第四季度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预计将为其收入规模贡献可观的增长点。
03
技术浪潮中的机遇与挑战,有望建立千亿级生态平台
AI智能体概念的持续发酵,为新开普带来显著的市场关注。
从行业政策看,教育部“教育数字化2.0”计划推动智慧校园中台建设,新开普作为标准制定参与者有望持续受益。2024年AI教育服务订单新增超4000万元,星工场智能体平台支持私有化部署,适配高校、政企等多场景,2025年AI服务收入预计增长200%。此外,新开普布局智慧水利、燃气数字化计量等新领域,2025年3月新设农水智慧装备子公司,拓展物联网业务。

从技术竞争格局看,市场上存在三大竞争力量:科大国盾等头部厂商依托算法优势聚焦通用模型开发;垂直领域玩家如新开普以场景化应用切入,构建行业知识图谱;硬件厂商如海康威视通过设备集成提供解决方案。新开普的竞争优势在于“场景+数据”双轮驱动,已积累众多高校的业务数据,构建教育领域专用知识库,形成迁移壁垒。
然而,新开普长期增长还需解决两大核心问题:一是技术落地能力,需加快AI产品从高校向中小学、政企客户的渗透,如北京、南京等地中小学已试点DeepSeek大模型,新开普需跟进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策略;二是现金流管理,需改善应收账款周转及区域收入集中度。
展望未来,作为智慧校园龙头,新开普若能保持技术敏感度与战略耐心,有望在教育、企业服务等领域建立千亿级生态平台,博望财经将持续关注。
猜你喜欢
“双面”豆神教育:6年亏掉52亿,60交易日暴涨300%,前实控人持续减持,5.86亿股解禁将至!
蹭上AI概念的豆神教育暴涨容易,暴跌也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