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排名垫底,国资入主,将帅调整的新安银行能否重装出发?

财富独角兽恒心2025-02-19 15:48 大公司
新安银行成为业内第一家地方国资控股的民营银行。

新安银行成为业内第一家地方国资控股的民营银行。

这也是尾部民营银行的一个缩影。

据官网显示,新安银行成立于2017年,是原银保监会批准的安徽省第二家法人银行,注册资本20亿元,由安徽省南翔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金彩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华泰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中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四家民营企业联合发起设立,民营企业持股100%。

但近年来新安银行的股东结构发生了重大变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资的入股。2024年11月,金融监管总局正式批准了新安银行的股权变更计划,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受让新安银行原股东持有的30%、11%、10%的股份。至此,安徽地方国资将持有新安银行51%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这一变更意味着新安银行将成为我国首家由地方国资绝对控股的民营银行。

新安银行此次股权变更的背景是民营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诸多难题,包括市场竞争加剧、业绩增长乏力、资产质量恶化等。“覆巢之下无完卵”,新安银行近年来面临着严重的业绩下滑和经营压力增大的问题,其2023年的经营数据尤为惨淡,不仅资产规模大幅下滑,净利润也同比减少了71.76%,在18家民营银行中排名垫底。

此外,新安银行还面临着董事长与行长频繁变动的问题,这一变动对其稳定经营和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成立之初,新安银行董事长为孙晓,行长为周燕,尽管董事长一职较为稳定,但行长几经变更,且长期处于空缺状态。自2020年7月前任行长退休离任后,新安银行的行长职位一直由董事长代管,这一状态持续了长达三年的时间。

毫无疑问,这种行长职位的长期空缺不仅影响了新安银行的正常运营和决策效率,也加剧了其内部的管理混乱和风险。

易主国资股东的新安银行,未来的路在何方?

01

业绩排名垫底,存款利率下调引发争议

作为安徽省首家民营银行及第二家法人银行,近年来新安银行面临着严重的业绩下滑和经营压力增大的问题。

截至2023年底,新安银行的资产规模已降至192.91亿元,同比下滑8.37%,这一数据在18家民营银行中排名最末。与资产规模缩减相对应的是,新安银行的负债规模也同样呈现下降趋势,总负债为168.9亿元,同比下滑9.72%。这种资产和负债的双重缩减,显示出新安银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正逐渐减弱。

在营收方面,新安银行同样表现不佳,2023年营收为3.26亿元,同比增加仅0.02亿元,增幅为0.47%。虽然营收略有增长,但这一增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反映出新安银行在业务拓展和盈利能力上存在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新安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了10.87%,而手续费收入则连续多年亏损。与此同时,营业总支出却大幅增长至2.8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4.76%。

在宏观经济下行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新安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大幅下降,而营业支出却大幅上升,导致净利润严重缩水。2023年,新安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了1.13亿元,降至0.44亿元,降幅高达71.76%。这一数据在民营银行中排名垫底,显示出新安银行在经营上的严重困境。从收入结构来看,新安银行的收入主要依赖利息收入,利息净收入占营收的比重高达80%以上。

除了营收和利润下滑外,新安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在恶化。截至2023年底,新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同比增长0.12个百分点至1.67%,拨备覆盖率同比减少16.7个百分点至151.62%,逼近150%的监管红线。这些数据表明,新安银行在贷款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不良贷款率上升,拨备覆盖率下降,使其资产质量面临巨大压力。

此外,新安银行的信用减值损失也在激增。2023年,新安银行的信用减值损失达到1.91亿元,同比激增169.57%,占营收的58.7%。这一数据反映出新安银行在贷款和投资方面面临的巨大风险,也进一步压缩了银行的利润水平。

在业绩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新安银行还试图通过下调存款利率来降低成本。然而,这一举措却引发了储户的强烈不满。2024年10月以来,新安银行宣布将“心安存系列360天”和“心安存系列360天02期”两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下调100BP。储户们认为,这两款产品是五年期定存产品,银行在存续期内无权下调利息。而新安银行则称,这两款产品为一年期滚动定存产品,年化收益率下调是合理的。这一争议不仅损害了新安银行的声誉,也进一步加剧了储户对其的不信任感。

02

易主国资股东,掌门人或将不久后变更

在此背景下,新安银行易主国资股东。

新安银行的股东结构在近年来发生了重大变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资的入股。这一变更不仅改变了新安银行的股权结构,也对其未来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4年11月28日,金融监管总局正式批准了新安银行的股权变更计划,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受让新安银行原股东持有的30%、11%、10%的股份。至此,安徽地方国资将持有新安银行51%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这一变更意味着新安银行将成为我国首家由地方国资绝对控股的民营银行。

国资的入股被看作是新安银行寻求突破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新安银行而言,国资入股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国资的加入有望为新安银行带来更多资源和政策支持,提升其市场信誉和抗风险能力。然而,这一变更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不同股东间的管理理念、战略目标等差异可能影响银行决策效率,以及如何在新的股权架构下保持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等。

此外,新安银行近年来还面临着董事长与行长频繁变动的问题,这一变动对其稳定经营和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自2020年7月前任行长退休离任后,新安银行的行长职位一直由董事长代管,这一状态持续了长达三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新安银行一直没有正式任命新的行长,导致银行的经营管理层出现空缺。这种行长职位的长期空缺不仅影响了新安银行的正常运营和决策效率,也加剧了其内部的管理混乱和风险。

直到2023年9月,新安银行才正式任命原三湘银行副行长胡鸿志为行长。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胡鸿志的任期并未持续太久,便在2024年初传出离职的消息。这一突如其来的离职事件再次给新安银行的管理层带来了动荡和不确定性。

另据《华夏时报》报道,2月12日,新安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原董事长孙晓辞去董事长职务系“因正常到龄退休”,而拟将接任董事长一职的季星云“任职还在监管审批,目前尚未收到监管批复文件”。另就空缺已久的行长一职也将由国资股东委派的消息,上述负责人回应称,目前还没有官方消息。

不管怎样,新安银行新领导班子肩上的担子可不轻,至于未来如何破局,尚需市场给出答案,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博望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并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博望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