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沙皇”病逝,给两个儿子留下千亿商业帝国
“认准的路就一定要走下去,看准了的事就一定要办成功。”从苏南张家港市一个小村落的普通农民,成长为铸造中国最大民营钢铁企业的奇人,沈文荣心中一直秉承着这样的信念。然而这样一位“铁人”,终究还是没有跑过时间。
6月30日,沙钢集团在官网发布讣告,董事局主席沈文荣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8岁。
来源:沙钢集团官网
在沈文荣的带领下,沙钢集团从一个最初投资45万元的车间,发展为了连续15年进入世界500强的民营钢铁巨鳄。2023年,沙钢集团年营收超1500亿元,总资产2574.08亿元,年产钢能力超4000万吨。
沈文荣是如何打造千亿钢铁帝国的?他的去世,又给后人留下了哪些挑战?
千亿“沙钢”是怎样炼成的?
沈文荣出生于苏州市沙洲县,当地居民以棉花种植为生。其自幼家境贫寒,父亲英年早逝,兄弟姐妹6人与母亲相依为命。受此影响,中学时期沈文荣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依旧辍学回家干起了农活。
转机出现在沈文荣通过半工半读考取中专,这让其有机会进入当地轧花厂当钳工。彼时,轧花厂想发展经济,但却受到钢材紧缺的困扰,为了解决问题,轧花厂决定集资筹建轧钢车间,而厂里表现突出,受到厂长赏识的沈文荣,就成了车间的负责人之一。2年后,车间炼钢试产成功,沙洲县钢铁厂就此诞生。
1984年,38岁的沈文荣被县政府任命为沙钢厂厂长,其自此开始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事后来看,对于不同时期的钢铁市场,沈文荣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敢想敢干。哪怕是遭到多数人的质疑,沈文荣也总能力排众议,而他的发展思路,大多都能帮助沙钢在面临十字路口时,做出正确选择。
比如,沈文荣刚当上厂长时,沙钢还是个小厂,远不如本地的其他“老大哥”。此时沈文荣的想法是,找大厂不愿做,小厂又做不好的产品,先在江苏、甚至全国做出知名度。
于是,沈文荣开始收缩产品线,全力将窗框钢树立为拳头产品。4年后,沙钢窗框钢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60%,并且积累了过亿元的“第一桶金”。
此时,沙钢已经初具规模,但相比国内外钢铁巨头还是稍显稚嫩。在这个阶段,沈文荣的宗旨是“把所有的钱用在技术引进上”。
1988年开始,沈文荣陆续斥巨资从英国、德国、美国等地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扩产,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帮沙钢将产能提上千万吨级。而最出名的技术引进,当属斥资16亿元,买下欧洲老牌钢企蒂森克虏伯子公司的整条流水线。当时仅是要从欧洲运回来的设备,就重达25万吨。那些年恰逢国内基建热潮,沙钢的投资回本很快,其也就此跻身国内一线钢厂。
来源:Pixabay
而在沙钢已经具备和国内其他巨头掰手腕的实力后,面对怎么“花钱”的问题,沈文荣给出的答案是同业并购+多元化布局。
一方面,沙钢集团先后将江苏淮钢特钢、河南安阳永兴钢铁、江苏鑫瑞特钢、江苏永钢集团、无锡锡兴钢铁、东北特钢等无法适应竞争的老牌国有钢铁公司收入囊中。这既是政策提倡的方向,也符合钢铁行业规模经济、越“大”越强的发展趋势。
如今沙钢集团控股的两家上市公司,沙钢股份(002075.SZ)正是江苏淮钢借壳而来,目前市值84亿元;抚顺特钢(600399.SH)则是沙钢在参与东北特钢重整中的收获,目前市值106亿元。
另一方面,沙钢在非钢产业进行了诸多探索。
其中仅金融板块,沙钢集团就投资了银行、保险、期货、小贷、证券等领域;此外,沙钢集团还通过沙钢投资间接持有矿产开发巨头藏格矿业(000408.SZ)17.21%股份;通过参股上海金浦等股权投资基金、江苏民投等地方产业投资公司,将自己的能量辐射到金海通(603061.SH)、联动科技(301369.SZ)、唯万密封(301161.SZ)、伟测科技(688372.SH)等公司,涵盖半导体、贸易物流、地产、文体娱乐等各领域。
沈文荣在多个阶段的选择,最终成功让沙钢集团净资产越过千亿门槛。而他作为沙钢集团的掌门人、持股29.32%的大股东,也拥有了不菲的身家。2023年胡润百富榜中,沈文荣以385亿财富排在第118位。
培养多年,两位“二代”已接班
与给沙钢规划发展蓝图类似,沈文荣在两个儿子的成长路线上,也有自己的坚持。
大儿子沈彬出生于197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会计学专业,毕业后前往英国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2004年留学归来后,沈彬起初一直和“钱”打交道,曾先后在外贸公司、香港一家船舶公司做财务,进入沙钢后,也是从财务基层,一路升任财务负责人。
大企业中,财务岗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包括华为孟晚舟、新浪曹国伟、万科郁亮、京东许冉在内,很多业内知名大厂的CEO都有过“管钱”的经历。这与财务岗既需要了解各业务线情况,又需要参与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和执行有关。
至于为何没有一毕业就进入沙钢,沈彬曾解释称,自己在香港船舶公司工作时,一度很惬意,做好分内的事情就有充裕的时间喝茶、旅游,不想回到沙钢。后来受到老一辈沙钢人精神的鼓舞,才想回来为沙钢尽一份力。
来源:罐头图库
2010年,沈彬被选为党委书记,主管集团的干部人事管理,自此又开始与“人”打交道。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37岁的沈彬成为沙钢集团董事长,正式接过沈文荣的衣钵。而从时间上来算,沈彬毕业后在财务、人事岗位上历练的时间都是6年,或许冥冥之中,沈彬的成长就是这样被沈文荣刻下深深的烙印。
与沈彬不同,沈文荣的二儿子沈谦虽然也是在和“钱”打交道,但走的更多是金融而非管理路线。
英国留学毕业回国后,沈谦随即进入沙钢,并被派往沙钢新加坡分公司担任市场开发处高级经理。这段经历让沈谦对大宗商品贸易产生了极大兴趣,而沙钢本就以敢于尝试新工具闻名,一直是期货市场的积极参与者,这就给沈谦提供了磨炼和发挥的舞台。
与贸易进行深度接触的同时,沈谦还涉足股权投资领域。目前其是沙钢投资的副董事长、总经理,还在金浦产投、上海国方、金浦医疗等多家私募基金担任董事。
目前看来,与哥哥沈彬相比,沈谦在集团管理方面的参与明显更少。其既不在沙钢集团董事局,亦不在沙钢集团控股任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只是在与投资相关的项目上偶有露面。“接班”的重担,更多还是落在沈彬肩上。
并购南钢被截胡,
行业内卷下面临挑战
虽然沈文荣将沙钢带到了国内第一民营钢企的高度,也借助集团的资源为两个儿子铺好了路,但沙钢作为时代洪流中的一份子,难免会受到行业变化的影响。
钢铁属于产业链中游行业,上游原材料主要涉及铁矿、焦煤等,下游需求则主要依靠房地产及基建拉动。
上游方面,由于我国铁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部分的含量)相对较低,钢铁产业对外依存度一直很高。而近年来,受环保、通胀、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铁矿石、焦煤、燃料价格持续高位震荡,给钢铁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压力。
同时,下游的房地产及基建投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一定程度上拖累了钢材消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1年-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持续增长,2021年-2022年则连续两年回落,2023年同比持平,供给趋于平稳。
成本提高,收入增长却难以保证,沙钢股份营收、净利润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沙钢集团2023年收入、净利润也分别同比下降9.7%、60.41%。
来源:沙钢集团债券2023年年报
在此背景下,行业内的并购整合或者多元化转型成为了头部玩家常见的选择。然而面对此前自己有过成功经验的领域,沙钢最近却多次遇阻。
其中与中信“争抢”南钢一案最为知名。2022年,复星准备变卖旗下南钢联合股权,沙钢集团成为了第一个签订框架协议的“接盘方”,连高达80亿元的诚意金都已经支付,然而转过年来,中信集团旗下新冶钢公司却截胡了这笔交易。
沙钢和南钢分别是江苏省第一和第二大钢铁企业,此次收购对沙钢而言意义重大,沙钢一怒之下甚至起诉了复星,但挣扎过后还是以南钢集团支付补偿款,沙钢退出交易而告终。
此外,沙钢2021年一度积极参与安阳钢铁混改,并与安钢签订了意向协议。但双方并未有下一步进展,最终安阳钢铁花落河南国资。
而在沙钢折戟的同时,仅2023年,包括中信特钢、“宝武系”、“建龙系”等在内的沙钢主要竞争对手,都或多或少有兼并整合的新动作。
来源:罐头图库
事实上,这些并购,尤其是南钢一案,也暴露出了沙钢的一些“短板”。沙钢对降本、效率的极致追求令南钢部分人员感到压力,而且仅从上市公司角度看,沙钢股份、抚顺特钢无论是员工平均薪酬,还是高管薪酬都不及南钢股份,南钢股份原本还是国企。
不过,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沙钢表面上的低薪资也不是绝对的,民企对优秀、创新人才的激励反而会更强,有些两极分化,不能完全从上市公司披露的薪资得出沙钢战斗力不行的结论。而且沙钢作为民企,也有自己的优势,通常能在变局中找到机会的,都是组织比较灵活的企业。
沈彬也曾表达过类似的说法。其坚称沙钢不是家族企业,并表示公司在用人方面非常开放,完全根据个人业绩决定升降。“我认为在沙钢,不存在什么接班的概念。我们在人才梯队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高层、中层、基层方面的人才衔接都很完备。”
但张毅也表示,随着大基建时代的更迭,钢铁行业目前确实有供给过剩的现象,企业的日子不是很好过。即使沈文荣留下了千亿资本,“二代”们的路也很难一帆风顺。
来源:Pixabay
在张毅看来,任何一个行业如果一直沿用原有的思路,发展注定是会遇到天花板的。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如果还想继续深耕这个领域,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现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船舶工业、机器人等很多领域发展都很迅速,钢企如果能生产符合新兴领域诉求的产品,会是重大的突破口。可以说粗钢产能过剩,但钢铁行业并没有产能过剩,就看沙钢的接班人,能否实现这个突破,找到新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