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博股份前老板巨额套现离场,17亿“接盘”股民怎么办?

博望财经飞雪2024-07-01 18:28 大公司
股价坐“过山车”、市值蒸发近60%还不算,包括其17万股民、权威媒体、业界专家、相关律师乃至“吃瓜群众”等在内,无不对鸿博股份多份与英伟达签署的算力合同“爽约”深感“蹊跷”。

早在今年3月,《博望财经》就曾发文《A股公司跨界算力屡收“关注函”,“蹭热点”还是有“干货”?》指出“对于传统产业为主业的企业而言,在无技术、无人才、无供应链和客户资源等条件下,选择跨界‘玩’算力,风险很大。

文章发出不到3个月,被一众“大神”“小散”称为AI算力牛股的“鸿博股份”(002229.SZ),便因跨界“玩”算力而“栽了跟头”。

今年6月8日,鸿博股份发布《关于2023年年报的问询函回复的公告》。其中,该公司在回复深交所相关质询时坦承,其与英伟达前期签署的三份重要合同均难继续顺利履约。

身为当年印务龙头企业,成立于1999年的鸿博股份在其官网介绍称:“公司以安全印务为主营业务,是经国家保密局认定的秘密载体复制许可单位,拥有丰富的涉密产品生产管理经验,是中国彩票印刷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于2008年5月在深圳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上市以来,公司业务布局由单一安全印务发展为多种业务协同发展,完成了布局全国的战略格局。”

图源:鸿博股份官网

其还在官网进一步表示,该公司是中国体育彩票、中国福利彩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多家单位的定点印刷企业。由此看,作为当时能承揽这些“高端”印刷业务的公司,其“印务龙头”确非徒有其名。

图源:鸿博股份官网

在数字化全面到来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主业下行的鸿博股份,做出跨界热门题材“AI算力”转型布局的决策,也无可厚非。

然而,能抱得上英伟达“大腿”,却半道被这家全球市值神话创造者“放鸽子”,多份重要合同难以继续履约……,这对鸿博股份的17万股民来说,何止是“东窗事发”?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17万股民“团结就是力量”之下,着实“抽”到了鸿博股份见不得光的“丝”,也“剥”出了足以震动资本市场的“由尤改毛”前前后后,“潜伏”在鸿博股份“幕后”的一个个“茧”。

这对鸿博股份带来的“多维度冲击”,已远超遭英伟达“爽约”这么简单。那么,17万股民到底揭开了何等昔日印务行业龙头鸿博股份,鲜为人知的“家丑”与“内幕”?

01

昔日印务龙头由“尤”转“毛”,“尤氏家族”巨额套现是被80后“资本信徒”捡了漏?

距离6月8日公告发出十几天后,《凤凰网财经(风暴眼)》报道便揭开了鸿博股份的问题。

图源:微博热搜话题截图

或许,巨额套现“跑光”的尤氏一家7口未曾料到,资本面上鸿博股份早已引发一浪高过一浪的“风波”甚至“地震”。

6月25日,《华夏时报》发布的报道指出,“去年,鸿博股份作为‘算力概念股’,因英伟达合作而股价飙升,最高涨至45.29元,涨幅近7倍。但2024年其股价持续下滑”。

“腾讯自选股微信版|微证券”则显示,截至6月26日,鸿博股份股价已经跌至11.06元。而其年内股价跌超近七成,已成不争的事实。

图源:腾讯自选股微信版|微证券

那么,明明算力极为稀缺、“洛阳纸贵”的2023年抱到英伟达的“大腿”,为何不足一年的时间,计划就赶不上变化,以至于多份重要合同难继续履约,进而对鸿博股份形成“全方位”“大尺度”的重重“打击”?

股价坐“过山车”、市值蒸发近60%还不算,包括其17万股民、权威媒体、业界专家、相关律师乃至“吃瓜群众”等在内,无不对鸿博股份多份与英伟达签署的算力合同“爽约”深感“蹊跷”才是撩人神经的“关键”。

其中,各界尤为不解的是,由彩票等高端、高毛利印刷业务起家、身为印务行业龙头,缘何却悄然从“尤氏”改姓成了“毛氏”?

打开鸿博股份官网,映入眼帘的是其“辉煌”历史及发展谋局。但“博采众长,敢拼会赢”是否能赢市场、赢未来、赢得资本市场17万股民信心的重新提振?

图源:鸿博股份官网

啼笑皆非的是,在其首页稍停留几秒,自动滑出的另一幅“画面”,竟是鸿博股份对投资者保障自身权益、防风险的“温馨提醒”。

图源:鸿博股份官网

更让鸿博股份17万股民和业界“困惑”的在于,“尤氏家族”本可以凭厚实“家底”及“人脉”谋得新发展,但却为何上演了一场套现20亿(数据引自《长江商报》)离场的“大戏”?甚至,据《凤凰网财经(风暴眼)》报道,“更完整的统计,事实上,尤氏家族至少套现31亿元”。

“大戏”之疑点,并非按常理说也司空见惯的法人变更这般常规动作,而是其“改名换姓”背后“伴生”的巨额套现,是如何“实现”的?又是何以能“畅行无阻”的“潇洒而去”?

这里,暂且将英伟达“爽约”因由,埋个伏笔。先接续“尤氏家族”巨额套现背后,是怎样被一名80后“资本信徒”毛伟“捡漏”,方才令尤家“得逞”拿钱“离场”的。

《凤凰网财经(风暴眼)》报道的“版本”是,2020年前后,80后毛伟分别通过寓泰控股、辉熠贸易两家公司,以累计11.13亿的价格拿下了“尤氏家族”所持22.33%的鸿博股份。

图源:《凤凰网财经》

由此看,鸿博股份的“改姓”,相当于“尤氏家族”直接“亮码收款”11.13亿“真金白银”。而此前,“尤家”早已累计套现达14.3亿。

曾经的印务龙头,经由鲜为人知的资本运作,由“尤”改“毛”“更名换姓”,“轻松”完成鸿博股份从创始人“尤氏家族”,到被80后“资本信徒”毛伟认为是“捡漏”,进而成为实控人,完成了这家传统上市公司的“华丽蜕变”。

而这,不过是鸿博股份跨界“玩”AI算力热门题材风光无两、股价在去年甚至飙涨近10倍“故事”的开端。

02

跨界算力“失算”料在其中,“尤氏”为钱无可厚非,但“毛氏”真是“捡了漏”?

英伟达“放鸿博股份的鸽子”背后,实则“事出反常必有妖”。

因为,鸿博股份虽是昔日印务龙头,也被投资者奉为算力“新贵”,但其“何德何能”甚至比一些国内互联网大厂或“不差钱”的车企“大玩家”等,都能先行一步与英伟达签署多份合约?

通过仔细研读鸿博股份发布的这份公告的原始文件内容,真相或已大致显露。

图源:鸿博股份公告原始文件截图

在该公告原始文件第5页,即深交所对其进行质询的第三部分——“年报显示,报告期末,你公司分别与北京京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百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智算中心建设设备采购、AI 云服务签订重大销售合同,合同对应总金额分别为 99,968.20 万元、138,240 万元。”

“截至报告期末,北京百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尚有 138,240 万元合同款尚未履行,履约进度为0%。同时,你公司与紫光晓通科技有限公司就 AI 创新赋能中心所需部分设备签订重大采购合同,合同总金额为 49,405.94 万元,合同尚未履行。请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在鸿博股份分别就与北京京能、百川智能、紫光晓通的合作,结合合同签订时间、合同约定履约安排及最新履约进度等做了详细说明后,重点恰在于其紧随其后的“风险提示”。

图源:鸿博股份公告原始文件截图

公告原始文件“风险提示”内容原文为,“上述合同实际履行情况未能达到合同约定或原计划进度。合同金额较大且履行期限较长,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法律、法规、政策、履约能力、技术、市场等方面不确定性或风险,同时还可能面临外部宏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影响所带来的风险等,将可能产生合同无法正常履行的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至此,鸿博股份17万股民,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财经社区等,对鸿博股份这一曾有“金刚钻”方“揽得”高端印刷业务这“瓷器活”的龙头地位背后,进行了激烈讨论与各种调查。

事实上,博望财经在3个月前刊发的那篇文章中,有两段话或是鸿博股份“困境”背后的“实质性内因”。

“长远看,算力还会是伴随AI一路成长的超级风口吗?可以笃定的是,AI一定会持续走热,会在几乎所有产业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算力,会在芯片及算力的供需矛盾解决之后,变成一个新时代的‘传统产业’。届时,这些跨界算力的A股公司将如何走下去?去追逐下一个热点,还是ALL IN在这场跨界之中?”

文中,《博望财经》还试图再给“蹭”算力题材却无“真枪实弹”的上市公司提个醒:“追风口、跨热点的同时,能否同步实现AI算力布局的快速推进和具体落地?如果在跨界布局这个重大战略决策上,无法深入执行下去,那么……,外行真能吃下离不开核心技术和供应链强势资源所支撑的这口算力‘香饽饽’吗?”

放眼当下,未能吃到AI算力“香饽饽”的鸿博股份,与英伟达多份重要合同难以履约背后,或恰是因其有“蹭”算力的野心,却无“玩转”AI技术服务的实力。

此外,还有令人玩味的“一场戏”。梳理《长江商报》《华夏时报》《凤凰网财经》等多家权威媒体的报道可知,此次“困住”或说鸿博股份的“沦陷”,也并不只是因为缺乏AI技术能力这么简单。

03

主业低迷、增量难寻,押宝全栈AI,能“救”鸿博还是让股民少赔“碎银几两”?

印务主业低迷不足为奇。但80后新实控人毛伟,在从“尤氏家族”手中接盘鸿博股份之后,多篇对其作为年轻“企业家”的“宣传报道”,或让他真心感到自己“捡了漏”。

作为印务行业相关微信公众号,“包装地带”于2022年3月1日发布的题为《80后白手创业,如今实控“福建印刷第一股”》的“推文”中称,37岁入主A股上市公司鸿博股份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毛伟“成为河南省开封市自贸区开封片区首个民营企业并购A股上市公司的经典案例”。

事实上,在鸿博股份由“尤”改“毛”的前前后后,有关毛伟的类似“推文”充斥网络。而作为新实控人,这位80后“企业家”的确心心念念谋求鸿博股份的各种“新增量”“新曲线”。

而其之所以能在去年拿到英伟达大单,让“毛氏”一时“风光无两”、鸿博股价飙涨的背后,不过是有“贵人相助”。

图源:每经网

据《每日经济新闻》2024年4月20日相关报道指出,“鸿博股份能站上算力风口,正是因为英博数科的业务,周韡韡是该公司能够牵线英伟达的关键人物。”

该报道透露,“鸿博股份是中国彩票印刷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主营业务本与算力毫不相关。2022年8月,鸿博股份设立全资子公司英博数科,任命周韡韡担任英博数科总经理一职,全面负责英博数科的筹建、技术研发、团队建设、业务开拓等各项工作。2023年4月,鸿博股份又公告称,聘任周韡韡担任鸿博股份副总裁,负责公司在人工智能AI板块的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还在报道中称,“周韡韡也曾公开表态,是她先与英伟达接触。正是‘英伟达’三个字,开启了鸿博股份的算力‘大牛股’之路。”

图源:深交所官网

然而,笔者在深交所下载的鸿博股份于2024年4月20日发布的《鸿博股份关于解聘公司副总经理的公告》原始文件显示,“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核,公司董事会同意解聘周韡韡女士副总经理职务,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解聘后,周韡韡女士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本次解聘不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周韡韡女士持有公司 85 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0.17%。”

图源:鸿博股份相关公告原始文件全文截图

到底因何一纸公告便将“贵人”予以“解聘”,业界和坊间有多个版本。但对“四面楚歌”的鸿博股份来说,实际上,更严峻的挑战在于,这家早年印务龙头、去年算力牛股,早已处于无实控人状态。

据《华夏时报》6月25日刊文披露,今年2月28日,鸿博股份就低调发布公告称,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换言之,80后的毛伟作为行内人眼中的“资本信徒”,是要么可以“坚守”,要么可以随时“撤走”。

“东窗事发”后的6月21日,鸿博股份的互动平台上,其董秘却重点强调人工智能相关业务是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并且公司将会持续围绕通用人工智能全栈式服务商的市场定位集中资源和努力。“然而,对于具体的现况和未来的具体计划,公司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制定和公布。”

对此,已从怨天怨地到情绪渐趋平静、判断也恢复理性的投资者们,则顺势问及,鸿博股份子公司英博数科2023年度技术人员24人、研发费用582.27万元。“假设24人全部为研发人员,那么人均占有研发费用仅仅24.26万元,扣除材料设备等研发费用,预计研发人员的年薪不足15万元,为什么如此低廉?”

事实上,若就人工智能全栈自研的研发投入和团队规模而言,不管是互联网大厂还是忙于智驾或芯片自研等相关领域的企业,无不在投入和团队建设上称得上是“大巫”遇到了鸿博股份这样的“小巫”。

而从《华夏日报》对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的采访中可知,一方面,实控人缺位的现状可能会使一家公司的战略方向和经营决策缺乏明确的指导,进而影响到公司的主营业务。在缺乏有效的管理下,公司的主营业务可能陷入困境,跨界布局的新业务也可能无法带来预期的收益。

而另一方面,该教授直言,“鸿博股份目前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较大。实控人缺位、主营业务困境等因素,都使得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变数。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带来较大的投资风险。”

综上来看,主业下行、增量难觅、“贵人”被解聘、“捡漏者”也一如创始家族般“离场”……如此处境之下,却要ALL in全栈AI自研的鸿博股份,还有哪家资本机构会为其“输血”,或为其引荐“新贵人”?

因此,董秘口中有关鸿博股份及其子公司英博数科的未来发展战略,到底是能“救”鸿博股份,还是会让17万股民少赔“碎银几两”?个中答案或不言自明。

【本文为博望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并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博望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