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轮砸了80亿,国家队又进场了
最近,上汽亲儿子,智己汽车宣布获得超80亿元的B轮股权融资,又一笔近年来造车领域的少数巨额融资。
智己汽车成立于2020年12月,是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的“新势力”,注册资本高达100亿元。其中,上汽集团出资54亿元,持有54%的股权;张江高科与阿里巴巴各出资18亿元,分别持有18%股权。
而品牌名“智己”取自《周易 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意在用智慧周全万物,勤奋探索,定义、创造、实现时代所驱、用户所需的智慧出行。
颇为显眼的是,智己汽车在本轮融资着重宣传了自己的“新生代大厂国家队”的身份。
智己汽车是业内首个如此直接宣传的车企,给自己主动贴了个标签。背后含义很明显,首先是作为上汽集团新能源转型的排头兵,是资源足、实力强的“车二代”,宣传文案也写了“上汽集团技术All in、资源All in、服务All in智己汽车”。
其次,投资方是国家队,并且是“持续看好”。
本轮的投资方是众多银行系。领投机构是中银金融,跟投机构包括交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还包括临港集团,上汽投资这些国资。
智己汽车的上一轮即A轮融资,同样是国家队居多。30亿融资由交银集团旗下股权投资平台交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交银资本)领投,上汽集团继续追加投资;同时还引入了工银投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知友创投、上海国资国企综改基金、中信证券投资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
但本轮融资另有一大变化是,引入了科技企业:宁德时代、Momenta、清陶能源。这意味着本轮融资的阶段,需要更多的企业战略合作,也意味着智己汽车进入更为重要的产业落地阶段。智己汽车的A轮投后估值已高达300亿元,B轮的投后估值尚未透露。
新能源造车的融资分化
企业的融资宣传海报的术语是颇有讲究的,一般彰显的是企业当前状态,以及奋斗方向。此番造车竞争节点之下,智己将“国家队”、“大厂”置于空前的宣传高度,背后有其考量。
当前造车势力的融资更加依赖国家队资金输血。
事实上,在当前整体资本环境出现调整的情况下,目前新能源整车对于市场化资金来说吸引力并不高。回溯近一两年拿到大规模融资的车企,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市场化创业者,主要是拿的中东土豪的钱,另一派是像智己汽车一样的“新生代大厂”企业,拿的是更多是国资。
比如,重庆阿维塔在2023年8月完成30亿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近200亿元。参与投资的资方包括:长安汽车、南方资产、两江产业基金继续追加投资,并引入重庆产业母基金、交银投资、广开控股等国有资本。
而东风汽车旗下的岚图汽车,在2022年11月完成45.5亿元的A轮融资,项目投后估值接近300亿元。投资方依然聚集了较多的国资背景平台,包括联合领投方国企混改基金和中银资产,跟投方工银投资、农银投资、交银辕憬等三家国有资本,武汉经开基金、湖北高质量发展基金、中鑫高投三家地方国资等。
此前,广汽的埃安也获得过大额融资。2022年10月,广汽埃安以17.72%的股权共募得182.94亿元资金,刷新国内新能源整车行业最大笔融资纪录,参与资方多达53家,国资更是占了半壁江山,其投后估值达到1032.39亿元。
这些“车二代”背靠传统车企,能拿到国家队的大额融资。但反观市场派的造车新势力,募资艰难,续命钱更多是由中东土豪出资。
典型的如蔚来,在去年的五个月内,蔚来连获中东“金主”近30亿美元投资,将蔚来再度从“ICU”中拉出来。
去年11月,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与中国电动车生产商华人运通商讨投资事宜,可能以30亿美元的估值投资至少2.5亿美元,约18亿元。
去年8月,命悬一线的恒大汽车也拿到了总部位于阿联酋迪拜的纽顿集团约5亿美元战略投资,另还有6亿人民币过渡性资金将分三笔到账,总计约42亿。
还有“后进生”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宾理汽车。其官方宣布,于去年10月与总部位于沙特阿拉伯的投资集团Al Faisaliah Group Holding Company(AFG)签署了投资及战略合作备忘录。
从近年来出现的融资中看,国家队和市场派的资金方显然在分化。国资作为当前市场环境的出资主力,已日益显现出其地位。作为起步就以国资为背景的“车二代”智己汽车来说,在本轮资本角逐中显然更具融资优势。
其次,国自动驾驶的落地运营与政府密切相关。有业内人曾告诉我,由于现在的自动驾驶技术主要是走得都是车路协同路线,就需要与当地政府密切配合。近年来,自动驾驶科技的造血能力主要来自与政府合作的城市落地运营项目。百度、华为、小马智行、蘑菇车联等,都纷纷打入“国家队”,以获得更多城市的自动驾驶落地运营权。
智己汽车在这个造车竞争白热化的关键节点大力宣传自己的背景,就显得非常关键。站好“国家队”,就是给外界以信心,给竟对以威慑。
“卷”交付,价格下探至21万元
尽管众多资源倾斜,智己汽车的发展长期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况。作为上汽集团ALL In新能源的转型尖兵,2023年,智己汽车的交付情况还没达到自己的预期。
智己汽车推出的是三款中大型纯电高端车型:智己LS6、智己LS7、智己L7。从全年看,智己汽车累计销售38253台,同比大增665%。尽管增长迅猛,但智己距离其在年初设立的4.5万辆目标,仍有一定距离。
交付量增长的一大要点要归功于其去年爆款车型LS6的拉动。数据显示,智己LS6于2023年10月份上市,首月销量为3627辆,而11月、12月销量则攀升至8156辆、9878辆,登顶“中大型纯电SUV”销量第一。
而智己LS6能够突围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价格下探,已经下探至21万元起。智己此前的L7和LS7两款车型,均定价在30万元以上,锚定智驾高端市场,但一直未能打入第一梯队,单款车型销量长期徘徊在千辆左右。而同属中大型纯电高端车型中蔚来的ES8,累计交付量已超过6.5台。
价格下调,大势所趋,虽然有损其高端市场的定位,但收获单一车型交付过万的门槛,实现品牌成立三年多来实现的最佳成绩,也是生死一搏。尤其在比亚迪“卷王”的攻势下,再不上量就晚了。
2024,淘汰赛加剧
刚开年,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就在开工信中写道:“2024 年将是车市最卷的一年,卷价格、卷产品、卷服务、卷流量。”何小鹏也说了,2024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是淘汰赛的第一年。
因此,还在牌桌的玩家正在抓紧造血、融资。
目前,业内最振奋人心的是理想汽车。上个月,理想公布了2023年全年财报,全年营收1238.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一口气填平了之前五年的累计亏损。至此,理想汽车,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之后全球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在融资上,除了智己汽车的该笔80亿融资,上个月吉利旗下的纯电豪华超跑汽车路特斯拿下开年最大IPO,市值690亿。
去年9月,洛轲智能宣布获得魏桥创业集团的10亿美元战略投资,约合人民币70亿元。成立于2021年,这家造车新贵已经获得红杉中国、腾讯、IDG资本、启明创投等一众知名VC/PE鼎力支持。
去年2月,吉利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极氪完成超50亿元融资,估值达到948亿,随后也公开提交了IPO招股书;
而无法造血、募不到资的车企已经撑不下去了。
高合汽车在今年开工第一天宣布将停工停产6个月,此前已延期发放1月工资、取消年终奖和全员降薪。随后,有一部分高合员工被遣散或主动辞职,高合充电站、充电桩安装、APP端充电功能暂停服务。
创始人丁磊在2月22日现身上海总部,对坚守的员工说,公司翻身的窗口期最多3个月,他会拼尽一切努力把公司救活。第二天的直播中,高合公司高管承认公司资金链紧张,向车主、同事致歉,但强调高层没有跑路。现在,高合还在想尽一切办法自救,包括与长安汽车洽谈收购。
面对行业激烈的竞争,让人震惊的是,近期苹果也宣布将放弃探索了十多年的造车项目,将团队转向生成式人工智能。李想发文表示这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
在除了“卷”价格,造车新势力们还在卷全球交付量。
进入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全球市场的表现愈发抢眼。有业内人士称,随着出口量的激增,预计一场围绕价格和渠道建设的“双卷”大战将在2024年展开。因为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阶段,价格往往是消费者最为敏感的因素之一。
对于今年2月才开始迈出进军海外第一步的智己汽车来说,显然已经落后了许多。据悉,2024年,智己的L7和LS7两款产品,将率先进入墨西哥、中东、南美、东南亚市场;2025年,LS6、L6这两款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也将加入出海阵列,并向包括欧洲、澳新等在内的发达市场进行布局。
而出海的战略就是依靠母公司上汽集团的体系能力。渠道上,上汽旗下MG名爵的经销商体系当中“好中选优”为智己建设渠道,形式将包括店中店、独立展厅、城市展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