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面馆和府捞面为了IPO放下身段,左手“降价”、右手“加盟”
在喧哗的北京朝阳商场餐饮区,你会看到这样一家门店:它的整体装修风格比较古典,有时会搭配书架、笔墨纸砚等,给人一抹古朴、肃静的书香气儿,乍一看还以为是书店,但它的招牌上,却写着“和府捞面”四个大字。
在这样的环境下,吃面这件事似乎也变得“高端”了起来。在这里,一碗面最高曾卖到60元,受到不少都市白领的追捧。
从创立至今,和府捞面10年已经融资13轮,最近一次是发生在2021年7月8日,融到了8亿元的E轮融资,创下面食餐饮行业的融资纪录,估值高达70亿元。
在此背景下,和府捞面的资本动作也备受关注。近日,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和府捞面”)再次传出IPO的消息。据自媒体“智通财经”2024年1月16日报道,有市场消息称,中式餐饮头部品牌和府捞面计划最快2024年来香港IPO,拟募资1亿至2亿美元。
这不是和府捞面第一次出现上市传闻。此前据“界面新闻”,早在2022年2月,和府捞面拟实施境外上市计划的消息就已不胫而走。
对于上市传闻,和府捞面并未回应。和府捞面这几年正忙于突破:开创多个子品牌、宣布开放加盟、将近5成会员产品价格打到30元以下……这碗高端面条,有多少资本故事可讲?
人均消费38.86元
7成以上门店在商业中心区
2013年,第一家“和府捞面”在江苏如皋开业。和府捞面主打“在书房里捞面”,门店装修酷似书房,这也是其视觉差异化的关键点。正因为和府捞面独特的装修风格,引发不少小红书上博主“打卡”。
从产品定价上,和府捞面主要走中高端餐饮路线,一开始就将目光锁定在年轻白领身上,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4年1月29日,和府捞面人均消费38.86元。价格最高的产品是原价108元的老字号蟹粉面。
来源:窄门餐眼 小程序截图
在供应链上,和府捞面投资近6000万建立15000㎡的“和府中央厨房”,用以满足未来1000+门店的基本运营。在餐饮行业工作的李先生表示,在中央厨房集中加工食材,能有效简化门店操作流程,提高标准化程度。
2022年,和府捞面新建落成近10万平方米的现代食品产业园,新工厂预计产能可满足70亿元的销售需求,支持和府捞面未来5-10年的发展需要。同时,向行业开放,为其他B端客户输出OEM/ODM代工厂生产业务。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自建供应链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口味的统一性,同时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此外,自建供应链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借助供应链优势,和府捞面近几年推出多个子品牌,包括和府小面小酒、财神小排档、和府火锅和她的面等,涵盖大排档、火锅、小酒馆等领域。
据“钛媒体”报道,和府捞面创始人李学林曾表示,在自给之外,和府捞面目前的供应链部门,已经在做一些B端的产业服务,向行业去做产能输出,例如供应五星级酒店的早餐面食等。
据公开数据,2021年,和府捞面日销售已突破15万碗面,年服务超5000万人次。全国店铺平均营业额为55万元/月,坪效达4800元/月,人效为5.5万元/月,处于行业头部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主打中高端,和府捞面在选址上,大多位于各大商业中心区。据餐饮数据查询平台 “窄门餐眼”,截至1月20日,和府捞面现有门店532家,且均为直营店。目前,门店覆盖80多个城市,一线城市覆盖率为45.49%,新一线城市覆盖率为30.08%。
其中,约74.81%的门店选址集中在商业中心区。业内人士表示,在商业区开店能保障客流量,迅速打开品牌知名度。
中烹协休闲餐饮委员会执行主席汪志刚表示,和府捞面的商业模式在于通过在商场大量铺设门店,提高市场占有率,以此获得上游供应链议价能力,摊平成本,获得盈利。
3年亏损超7亿背后
一边降价,一边开放加盟
2023年7月21日,绝味食品(603517.SH)的一则公告揭开了和府捞面的盈利“面纱”。需要说明的是,2015年,绝味食品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圳网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参与了和府捞面的A轮融资。截至2024年1月24日,绝味食品直接持有和府捞面4.47%的股份。
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和府捞面的营收分别为11.07亿元、17.32亿元和14.5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6亿元、-2.11亿元和-2.9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7亿元。
对于亏损的原因,绝味食品解释称,一方面是和府捞面处在扩张期,为占领市场份额加大了营销费用支出;另一方面,近年来受各地管控影响,公司物流及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提示到:“自建供应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建设周期长,管理难度大,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经验。”
同时,直营店也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业内人士表示,和府捞面绝大部分门店开在商场之内,门店面积大多在70-150㎡之间,所以,租金成本也不低。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客观来说,相比于加盟店,直营店的成本会更高。
在此背景下,2023年,和府捞面选择拓宽了价格带,加大30元以内产品的比重。
据和府捞面创始人李学林介绍,“(产品)整体调低了20%到30%”。目前,按会员价看,和府捞面20元-30元价格带的产品占比为50%,30元-40元价格带的产品占比为45%。
“窄门餐眼”显示,和府捞面客单价为38.86元。据自媒体“财经新知”,2021年该数据为50元。
来源:罐头图库
对此,江瀚表示:“和府捞面选择降价可能是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力。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降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口碑。”
“企业要做更大的市场,必须要往更密度的区域、更下沉的市场去开店。比如机场、高铁等地,但这样的场景所能承受的(价格是有限的),低价恐怕是一个大趋势。”张毅表示。
2024年1月16日,野马财经在“和府捞面微信小程序”上发现,和府捞面的菜品包括小吃、养生汤面、拌面、养生菜、养生茶。其中养生汤面中包括当归猪骨汤梅肉面、养生番茄汤梅肉面、台式红烧牛胸肉面售价分别为29元/碗、28元/碗和29元/碗。
来源:和府捞面 小程序截图
除拓宽价格带外,曾经,李学林表示“绝不开放加盟”,如今也“食言”了。
2023年12月22日,李学林称,未来和府捞面将正式开放加盟,进入“直营+联营”的经营模式。并给出了具体目标:未来三年,和府捞面将寻求“5000+事业合伙人”进行联营,至2026年,计划开设2000多家和府捞面门店。下一个十年,向2万家店的目标迈进。
“加盟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扩张市场,降低公司开店成本和风险。同时,加盟商拥有丰富的当地资源和经验,能够提高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江瀚表示。
换而言之,和府捞面描绘的未来,不只是通过线下门店直接触达消费者的中式连锁面馆,而是覆盖食材生产、运输和销售全产业链的供应链企业。
张毅进一步表示,“商业模式这一块,‘面馆们’主要的商业模式恐怕还不是靠门店的营收去赚利润,而是(赚)供应链的钱,风险低,利润高。”
和府捞面的“预制菜争议”
尽管2023年起,和府捞面开始拓宽价格带,但仍有近一半产品的价格在30元-40元之间。
据“艾媒咨询”研究报告,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式快餐价格的接受程度多在20元价格带。其中,43.7%的人预算金额在20元以下,85.2%的人可接受价格不超过30元。
因此,和府捞面的目标客群主要集中在有一定消费力、喜欢时尚尝鲜的白领消费群体。但这部分人群对于产品、服务质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但在黑猫投诉上,有消费者表示“2023年11月30日,在北京永丰悦界点和朋友吃完和府捞面的肥肠面后,上吐下泻。吃的时候,感觉面条非常硬。”
还有一位消费者表示,2023年6月30日,其在和府捞面点的一份长寿乡黑菜卤肉饭中,发现一块指甲,并要求和府捞面赔付订单金额。
此外,和府捞面还曾因食品安全问题冲上热搜。
早在2021年7月,和府捞面遭遇“老鼠门”,有一顾客在用餐区的桌子下方发现一只死老鼠,随后店员用一次性手套捡起来从用餐区递到后厨丢掉。最终,涉事门店闭店整改。
来源:大众点评 截图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和府捞面的服务跟不上白领们的要求,自然就会被抛弃。在小红书上搜索“为什么不吃和府捞面”,有网友发帖子称,在和府捞面点面时,看到服务员撕开料包直接往里面倒,好像是预制汤料。
据“中华网财经”,早在2023年,曾有和府捞面内部员工爆料称:“和陈香贵、马记永不一样,和府捞面的门店是没有拉面师傅和厨师的。面是工厂里出来的,浇头基本也是预制的,只需要加热,汤则是料理包加水兑出来的。”
不过,对于“预制菜”的争议,和府捞面并未进行统一回应。公开资料显示,一家名为四川美味源的综合调味品生产企业,正是和府捞面的上游供应商。该企业主要提供的是菌汤汤底、猪骨汤底、药膳汤料等料包产品。
对此,不少网友“破防”。在小红书上,有网友吐槽道,花四五十吃一碗面,竟然是预制菜。
业内人士表示,和府捞面选择拓宽价格带,也是在寻求更为广泛的客户群体来对冲被中产白领抛弃的风险。
来源:小红书 截图
和府捞面的临时服务员曾表示,“这里给的工资高,一小时30元,但要求也非常严格。客人离桌后,1分钟内必须收桌,后厨洗碗,3分钟必须出碗。”
业内人士表示,当下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绿色健康饮食,高价“料理包面”对于品牌来说,将会是很严重的打击。
究其原因,上述业内人士还表示,和府捞面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终端服务的不确定性,管理人员的压力加大,人员流动快,则会出现细节性的问题。
如此看来,和府捞面开放加盟,随着开店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对其管理水平也是一个挑战。
柏文喜表示,开放加盟也可能带来品控方面的问题,因为加盟商可能没有足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口味。为了确保品控,和府捞面需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和培训计划,并对加盟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监督。
从卖手机到卖面条
花14年打造估值70亿的面馆品牌
24年前,中国江苏的一个小伙儿在南通做手机零售生意,一干就是10年,生意风生水起之时,他敏锐地察觉到手机零售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
为了找寻新出路,2010年,他将目光转向“八竿子打不着”的食品行业。但曾经的创业团队提出反对声音,“从3C品类到食品行业,跨度太大了。”
“中式快餐与西式快餐相比,受限于复杂制作过程和非标准化工艺,市场集中度较低。”他给出理由,并坚持“卖面条”!这个拍板人,就是如今和府捞面的创始人李学林。
但李学林的目标从来都不单单是“卖面条”,李学林曾说:“我们不是在一个阶段谋发展,而是在大周期里做全球化的品牌”。
如今,和府捞面被传出赴港上市消息,2021年,和府捞面融到了8亿元的E轮融资,创下面食餐饮行业的融资纪录,估值高达70亿元。同样站在IPO门前的还有遇见小面。据“新浪财经”,连锁店遇见小面正在与银行商讨香港IPO事宜,可能筹资约1亿美元。
来源:罐头图库
2021年,面食赛道至少已发生约14起融资事件,兰州拉面、和府捞面、五爷拌面、遇见小面等品牌在2021年都连续获得不少融资,总金额超14亿元。
但2022年以来,“网红面馆们”融资正在降温。
据爱企查显示,“网红面馆们”很久没有再公布融资消息了。遇见小面和五爷拌面最后一轮融资停留在2021年7月,张拉拉和马记永停留在2022年初,和府捞面和陈香贵也从2022年8月后再未公布融资消息。
另一端,已上市的“面馆们”在二级市场也逐渐遇冷。老牌拉面味千中国(0538.HK)的股价自2019年中旬开始持续下跌,截止2024年1月31日,市值仅剩10.37亿港元,相比于上市首日接近90亿港元的市值,已跌去近9成。
云南米线品牌谭仔国际(2217.HK)上市首日市值41亿港元,截止2024年1月31日,市值仅剩15.62亿港元,已跌去6成。
据大数据研究与测评机构“餐宝典”,在2021年获得3亿元投资的五爷拌面,2022年的闭店率高达41.8%。
来源:罐头图库
在疫情的不确定性下,连锁面馆行业一度遇冷。
不过,2023年,连锁面馆行业有所回暖,且和府捞面表现较好。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中国粉面行业蓝皮书》显示,2023年全国全年粉面消费量达到近万亿的市场规模,其中和府捞面稳居中式面馆第一品牌。
“和府捞面选择这个时间点上市是因为中国消费市场在快速升级,面食作为比较传统的快餐食物,有较庞大的消费基础,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江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