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8轮的企查查冲刺IPO,同质化和侵权会成“绊脚石”吗?

野马财经刘俊群2024-01-04 09:14 大公司
388元、1800元的会员,谁在买?

一位工作了20多年的刘律师回忆道,刚开始工作时,想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比登天还难。因为,这完全取决于公司想不想给你资料,每次要材料还得看当事人脸色。

在律师们收集资料的焦虑越来越大时,“企查查们”带着海量的数据信息来了,一度“拯救”了不少打工人的头发,同时也开辟了商业查询市场的先河。经过了9年的发展,如今,企查查要冲刺IPO了。

近日,商业查询平台企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企查查”)向江苏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来源:江苏监管局 截图

不过,这距离企查查真正上市还有一段时间,“辅导备案登记到上市的时间因公司而异,通常还需要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

若上市成功,企查查将会通过资本市场助力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不过,其数据生意也伴随了一些关于“侵犯隐私”“侵犯著作权”的争议。这些争议又会对企查查IPO产生什么影响?

靠数据赚钱,已获8轮融资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征信一词最早来源于《左传·昭公八年》,这句话意思是,君子说话有根据,因此祸不及身。由此可见,征信是一个从古至今就被关注的话题。

2013年3月15日,《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自此商业查询行业有法可依。2014年2月,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后改名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线运行。

2014年3月,企查查创立,成为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同年,天眼查等平台紧跟其后创建。这些平台以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数据基础,同步中国裁判文书网、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等公开信息,逐渐成长为国内第一批商业查询平台。

如今,9年过去了,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企业信用大数据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2年,企查查、天眼查分别以42.32%、38.63%的市场占有率位居企业信用大数据应用市场第一、二名,其他“查查”公司合计占有不到20%的市场份额,市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不过,商业查询平台的打法大同小异。一般以爬取公开数据为主,将数据进行整合后,主要面向企业客户(ToB)、和政府客户(ToG)、一般用户(ToC)。

据新闻网站“国际在线”报道,企查查的盈利模式为:to C的大部分服务基本免费,更深的服务是定制会员,用户需要购买会员资格或充值、付费后才能使用特定服务;盈利点多数在B端,通过给专业机构提供服务,从而收取服务费。

在企查查的软件界面上,可以看到,平台全部服务包括场景应用、知识产权、司法大数据、信用大数据、特色机构、创投库、全球服务、产品中心等。

截至2023年1月3日,企查查官网显示,VIP会员一年收费388元,SVIP会员一年收费1800元。近几年,企查查还以“权查查”“企服服”等新品牌面向用户,尝试开拓商标代理、记账代理等业务。

无论是企查查还是天眼查、或者百度旗下的爱企查,购买会员服务的用户画像并没有明显区别,主要包括财法税的专业人士、金融行业(银行保险券商)、及各行业商务销售。

“发现网”曾援引业内人士观点提到:企查查、天眼查、启信宝等对企业信息的公示内容基本相同,而收入基本来自付费用户,这恐怕正是此类企业发展的瓶颈所在。

来源:企查查 官网截图

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陈雷律师和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韩若君律师都是“查查们”的用户。他们提到,在日常工作中,会使用此类网站作为辅助获取、调查信息的工具。平台的股权分析、监控功能,及对企业财产线索的深度挖掘,均能够有效地帮助律师们快速、高效地分析案情。

据新媒体平台“九派新闻”,企查查用户已达4亿+,汇集了国内市场中的80个产业链,8000个行业,6000个市场以及5亿的全球企业数据,数据累计查询调用超10万亿次。

从融资历程来看,截至目前,企查查已获8轮融资,累计融资额数亿元。2015年,公司收到的第一笔投资是险峰投资的220万元。2019年,企查查获得万得投资、兴富资本数亿元C轮融资,C轮战略融资完成后,企查查估值超30亿元。此后,企查查于2020年获国方创新、元禾辰坤、兴富资本的D轮融资;2023年10月,获得中信证券的D+轮融资,但最新的估值未有透露。其中,中信证券也是企查查此次冲刺IPO的辅导机构。

同质化竞争,靠什么破局?

“查查们”发展多年,各自的特色却不够明显。打开企查查与天眼查的软件界面,两者不仅颜色相近,呈现的核心内容、布局、数据的可视化呈现也有相似之处,在企查查搜索框上方显示“查企业、查风险、查招标”,天眼查则显示“查公司、查老板、查关系”。

之前双方还曾因“三查”广告语打过官司。2019年7月,天眼查运营方金堤公司称企查查长期有意冒用其品牌广告语“查公司、查老板、查关系”,起诉企查查“不正当竞争”,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520.45万元。

2020年4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企查查(运营方朗动公司)作出禁令,要求其在任何场合不能再使用天眼查的“三查”广告语及容易引起混淆、误认的类似用语, 并赔偿天眼查(运营方金堤公司)200万元及合理开支16.74万元。

但企查查也不是吃素的,同年6月29日,企查查在官方微博发布"关于起诉天眼查不正当竞争的公告",称已向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天眼查涉嫌“不正当竞争”提请民事诉讼,并索赔500万元。

当日晚间,天眼查在官方微博回应"企查查起诉事件"称:“不要贼喊捉贼,已准备反诉。”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目前只公布了民事裁定书,驳回了天眼查方对管辖权提出的异议,对案件的具体判决情况并未公布。

而之前两者与“三查”广告语有关的纠纷还有“下半场”。企查查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于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于2021年公布了二审裁定书,二审裁定书显示,2021年10月29日,天眼查主动向法院提交申请书,申请撤回了对企查查的起诉。两者之间的“战争”才暂时熄火。

来源:天眼查、企查查APP截图

面对公开的信息源头、没有明显区别的技术、同样的数据,各商业查询平台如何能够避免同质化,找到差异化竞争路径?

对此,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同质化竞争”是互联网产品一直以来的通病。同一类产品形态的商业模式几乎雷同。企业要从商业模式、创新、资金实力及变现能力等方面拉开距离。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则从更具体的角度给出建议,企业信息查询平台需要明确定位和特色,比如就某一特定领域的企业信息查询、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数据分析服务等。其次,平台也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例如,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第三,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可以通过合作联盟来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第四,企业信息查询平台需要优化用户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最后,企业信息查询平台需要持续关注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

为“侵权”交学费

野马财经在企查查上搜索,核实其相关司法案件,发现其曾与东方报业有限公司、南方日报社、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等9家传媒类公司,存在“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纠纷。

以与南方日报社的纠纷为例,该报社发现企查查在未取得其授权的前提下,擅自在企查查上使用了《顺德村改样本:首个千亩园区诞生记》等94篇作品。该行为侵犯了南方日报社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企查查辩称,注明了文章来源,读者能够知道文章源于南方日报社,企查查没有主观故意。

最终,法院要求企查查赔偿南方日报社每篇文章2500元,合计23.5万元。

对此,陈雷律师表示,“转载”本质上是对作品的一种复制和传播行为,受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控制,应当明确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否则就构成侵权。如果转载他人文章标明来源,仅仅是不构成署名权的侵犯,但未经许可的网络转载行为仍侵犯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如果是“转发”本质上是对文章链接的分享,不属于侵犯著作权的情形。

不过,野马财经注意到,输了官司后,企查查已经不直接复制转载媒体文章了,而是会通过第三方链接跳转到媒体原文。在“热搜榜”板块中,基本展示100字左右的快讯内容,均非署名文章。最下方标明:快讯所涉信息、数据可能来源于第三方,仅供参考。

来源:企查查APP 主页截图

此前,“发现网”等媒体报道,天眼查、企查查等商查企业被质疑其存在的“媒体属性”是否有僭越之嫌。

对此,有商业查询行业人士认为,平台的资讯属于“企业监控”的功能,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和做新闻无关,内容是综合于各大媒体的。

不过,一旦信息出错影响蛮大的。2019年5月5日,企查查向用户推送了“蚂蚁微贷公司新增清算组成员应君”的信息,引发外界关注。蚂蚁金服和阿里巴巴同时澄清,称该信息为2015年的历史信息,2016年初,蚂蚁金服已向工商部门提交终止清算,处于正常经营的状态。

随后,蚂蚁金服、蚂蚁微贷将企查查告上法庭。2020年4月29日,杭州互联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企查查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企查查运营方朗动公司赔偿60万元,并消除影响。

此外,企查查还曾因匹配错误,被告侵犯名誉权。

武汉中科锐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发现,创始人、法人代表高茂华,在企查查上被标注为中财实业法人,并且曾被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作出限制消费令的裁定。

中科锐择认为,企查查仅凭借法人同名同姓,作出错误关联判断,造成中科锐择法人被误认为是失信被执行人,使公司名誉受到损害,因此向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随后,企查查提起了管辖权异议,一审裁定书中显示,法院驳回了企查查该异议,关于该名誉权诉讼目前未有新进展。

而这并不是企查查第一次因“同名同姓”错配信息引发纠纷。北京创新永盛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的王杰曾因为类似的事情将企查查送上法庭,并最终胜诉。

也并非所有人都选择麻烦的打官司,也有用户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请求企查查停止继续展示涉及本人隐私信息”“企查查冒用本人手机号作为企业联系人”等。其中,一位网友表示,“涉及本人的债务诉讼已经终结。法院已没有展示,但企查查仍在平台上展示,涉及侵犯本人隐私。”

来源:黑猫投诉 截图

对于企查查是否侵犯个人隐私权?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陈雷律师和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韩若君律师均认为,企查查、天眼查已获得企业征信机构备案,有资格收集企业信息,如按照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公开方式展示某企业的自然人股东信息,属于“适当处理”,并不违反法律规定。但应注意,对于其关联该自然人股东投资的其他企业信息、向公众进行“自身风险”“周边风险”或“预警提醒”等提示,涉及到对公开信息的再加工。

韩若君还认为,如果其将个人信息错误地进行关联,甚至基于错误信息作出相应的建议及报告等会对个人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可能损害个人的信用评价、社会评价,可能会超出“合理处理”的法律界限。

滋生灰色产业链:删一条信息要3000元?

企查查们对风险信息的持续曝光,也让部分企业、个人想方设法想去删除信息,这种需求背后也滋生出一条灰色的产业链。

12月21日,野马财经在淘宝、闲鱼等多个购物平台上发现,“删除撤销企业司法纠纷、信用修复”的购物链接;也有视频号打着“专注企业信用修复”的旗号,同时留有联系方式。

来源:淘宝、闲鱼截图

在该视频号上,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删除企查查上关于历史被执行人、历史限制高消费等信息,删一条是3000元;行政处罚类的信息,删一条是3860元。同时,删帖公司还会与客户签署合同,删除多条可以打包、打折。

但根据已有案例可知,这类业务有真有假。“真业务”有2种,一种是从源头上通过当事人或者委托人申请不宜公开(比如司法判决等),也就间接解决了“查查们”抓取信息的问题;另一种则是通过搞定“查查们”内部人来隐藏信息。但经过踩坑总结教训,目前收费删除信息都是各大商业查询平台的红线,不能碰,一旦被发现,会被严重处罚甚至开除。

另外一些则是一些外部的骗子,打着删除商业查询平台信息的名义,诈骗b端企业和个人钱财。

投诉、纠纷会影响企查查IPO吗?

“此类纠纷涉及到公司的知识产权和数据保护问题。如果企查查无法妥善解决这些纠纷,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声誉和投资者信心。”江瀚表示。他认为,企查查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规避这些纠纷,例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数据使用、建立完善的纠纷解决机制等。

尽管存在一些纠纷,但沈萌对企查查上市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对于数据服务仍有更多的需求可挖,特别是结合大数据和AI技术,对于客户一侧,更深刻、精准的数据分析也能提高业务附加值,不少用户愿意为此付费。

张毅也认为,数据可以变现很多产品,产品可以延伸出很多商业逻辑和商业模式,这是一个突破或者尝试。

江瀚认为,企查查选择在现在启动上市,表明公司对自身的发展前景和资本市场环境有信心。

他强调,如果企查查可以顺利上市,未来的造血能力关键还是看数据的可持续性,这些商业模式的延伸,都是基于数据能力的变现。

如果成功上市了,有了融资渠道的企查查无疑在“查查们”的竞争中将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整个商业查询市场的格局都将再次发生变化。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