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做VC,2年赚了20亿

融中财经张威2023-12-26 14:55 大公司
西工大正在孵化越来越多的硬科技创业企业。

到高校中寻找项目,如今已成为众多投资机构的共识。

以西安为例,与此前陕西的科研成果开枝散叶到东部地区有所不同的是,随着近几年创投力量的发展,西安,这座西北古城正在吸引着大批VC的聚集。

究其原因,不仅是西安的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制造等产业快速发展,还在于西安有着强大的高校教育资源,孵化出了一大批硬科技项目。

科技的优势到底如何才能转化成产业财富?西北工业大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根据《陕西日报》今年2月的报道称,在“三项改革”的带动下,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近两年科技成果转化收益近20亿元,其中西北工业大学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已为地方贡献税收超4亿元。2022年,西工大121项知识产权评估作价2.03亿元,新增20家成果转化企业,作价金额和新增企业均实现翻一番。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近期,砺芯慧感对外宣布完成A轮千万元的融资,本轮融资由陕西空天科创天使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扬州启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双领投,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跟投。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一家综合性传感器制造及应用服务商,砺芯慧感是依托西工大机电学院“薄膜温度与压力传感器” 相关技术转化成果成立的公司,也是西工大孵化的众多项目之一。

去年2月才刚成立的砺芯慧感,借助西工大在“薄膜温度与压力传感器”项目上的科研成果,攻克了诸多中高端智能传感器芯片在加工制造方面的难题,其中包括微传感器制造工艺、特种封装技术等,一跃成为国内首家量产薄膜铂电阻的企业。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一枚小小的薄膜铂电阻传感器芯体,凝结的是整个团队近20年的科研成果。砺芯慧感总经理、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罗剑坦言,“砺芯慧感的产品硬核,技术高端。设备实现了远程控制,24小时不间断。”以薄膜铂电阻传感器为例,它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生物医疗等领域,仅国内市场需求每年就达3亿支。在这款传感器诞生之初,此前的30多年都是被国外垄断。如今,砺芯慧感突破了关键生产工艺,使得传感器不仅满足了国际标准,实现了国产化替代,而且在生产成本上,比国外降低了20%。

随着国内首条覆盖常温、超低温、超高温薄膜铂电阻自动化生产线的快速建成,砺芯慧感将在产能扩充上进一步发力。砺芯慧感方面表示,此次千万元的融资将用于建设年产千万支薄膜温度敏感芯片自动化生产线,研制、生产出更多更先进的传感器芯片,力争到明年,年产能达1000万支,进一步提高砺芯慧感的市场竞争力。

硬核西工大


砺芯慧感获得融资,让站在其背后的西工大再次受到了广泛关注。

作为一所“低调”的985,西工大自诞生以来,就注定了其不凡的血统和深厚的底蕴。

西工大诞生始于1938年,当时国立北洋工学院、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在汉中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也就是西工大的前身。1946年迁至咸阳,1950年更名为西北工学院。1952年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组建华东航空学院。1956年从南京内迁至西安,华东航空学院西迁与其合并,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1956年,西北工学院和西安航空学院合并成立西工大。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在哈尔滨组建,1966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1970年并入西工大。至此,经历过一系列的迁址、合并、组建之后,西工大正式开启了新的篇章。

经过80多年的发展,西工大不仅是我国从事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大学,也是“国防七子”之一。

西工大的航空、航天、航海的“三航”学科业界知名,也是其主力学科,在此基础上,西工大形成了以材料、机电、力学的“3M”学科群,以计算机、通信、控制的“3C”学科群,同时还有以理科、人文社科学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更有工程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10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

西工大注重科研创新,尤其是科研贡献突出。根据其官网介绍,西工大建有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深度参与了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专项的科研攻关,包括翼身融合大型客机缩比试验机顺利完成首飞试验,“飞天一号”火箭冲压组合动力试验成功等。

西工大还因培养了诸多人才被誉为“总师摇篮”。据不完全统计,在西工大33万多名校友中,有50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和67位将军、51位两院院士。在航空领域,以杨伟、唐长红等为代表的约半数以上的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出自西工大。在航天领域,无论是“航天三少帅”中的张庆伟和雷凡培,还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等,均来自西工大。航海领域,同样有大批西工大校友活跃在船舶工业、水中兵器行业的重要管理岗位与核心技术岗位上。

热衷搞孵化


如今,借助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卓越优势,西工大孵化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尤其是盛产“高精尖”项目。

根据西北工业大学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工大资管)官网显示,已有独资控股的企业10家,成果转化参股企业近50家,市场估值超500亿元。

有国内“军工涂料第一股”的华秦科技就是西工大孵化的典型企业之一,可以说西工大是华秦科技的摇篮。

华秦科技的创始人折生阳不仅毕业于西工大的铸造工程专业,还担任西工大的教育基金会理事,同时也是另一家具有西工大背景的企业铂力特的实控人。而华秦科技的首席科学家周万城和总经理黄智斌同样毕业于西工大的铸造工程专业,其他核心高管,包括副总经理李鹏、技术部部长翟影、技术部部长助理王婕及阮兴翠、质管部部长姜丹、生产部部长豆永青,均来自西工大的材料学及材料工程专业。

除了华秦科技的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西工大外,华秦科技早期技术积累也是通过西工大实现的。

早在1996年,华秦科技就联合西工大开展特种材料的研究,双方联合设立了“高温隐身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联络与合作机构。西工大主要专注隐身、伪装、防护等技术的基础与前瞻性研究,而华秦科技则侧重竞争性、直接应用型的技术开发以及实际应用。根据华秦科技此前的招股书显示,华秦科技已获授权的40项发明专利(含国防发明专利)中就包括来自于西工大转让的部分专利。

成立于2012年的迪泰克,也与西工大有着深厚的渊源。迪泰克是由西工大介万奇教授团队发起成立,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核集团等多家股东共同出资创办的企业。据介绍,迪泰克的主要产品是以碲锌镉为代表的第三代核辐射探测与成像半导体晶体材料、器件及模块,主要用于安检设备、核医学仪器、医用和工业CT等领域,其碲锌镉空间探测芯片搭载于“神舟”系列飞船多次升空。

根据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迪泰克共有4次融资经历。2018年5月获得陕西工研的天使轮融资,2020年12月获得核建产业基金和国投高新的Pre-A轮融资,2022年获得盈峰资本A轮融资。今年2月,迪泰克顺利完成由中科创星领投,陕西金资、镭融基金等跟投的近亿元B轮融资。

因诺科技成立于2015年,其创始团队也是来自西工大的研究团队。因诺科技董事长呼卫军是西工大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的博士,CEO赵勇则是西工大自动化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硕士。

依托西工大在飞行控制专业的技术优势,因诺科技自主研发“无人机+无人机场+后台软件”智慧空基飞行机器人,打造了国内唯一从前端智慧机器系统到后端行业大数据处理的无人化巡查整体解决方案与平台。

因诺科技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多轮融资。具体来看,2016年11月,成立仅一年的因诺科技完成了由深圳汇通纵横、协同创新、中科创星等投资的数千万元。2017年8月,国中资本、中海资本、福建创新投现身因诺科技的A轮融资,共出资2500万元。2018年至2020年,因诺科技实现盈亏平衡,销售收入首次破亿。同时期,完成了A+、A++及两轮战略融资。2022年8月,因诺科技获得陕西金资、曲江金融投资以及首正德盛的B轮融资,2023年1月完成了由弋盛投资、坤辰资本等C轮融资,今年7月,因诺科技获得深圳魏桥国科的近亿元融资。

除了上述这些企业外,道博新材是西工大复合材料构件先进制造技术团队的成果转化公司;羚控科技是西工大无人机特种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转化企业……西工大的孵化企业范围涉及航空、航天、航海、材料和制造等多个硬核领域。

西工大的投资模式


从西工大孵化的项目来看,其投资模式大致呈现三大特点。

首先是押注优质项目,通过早期介入获得丰厚收益和回报。

以铂力特为例,在2011年成立之初,工大资管出资1040万,持有铂力特26%的股权。2016年,工大资管在培育了铂力特5年之后,以1.03亿元的价格将6%的股权转给了西高投。2019年,在铂力特上市后,工大资管陆续减持,到2022年第二季度末,累计获利9.65亿元。换句话说,工大资管以1040万原始出资为计,换来了超10亿元的回报,11年间盈利高达120倍。

其次是西工大投资更青睐具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企业项目。

公开数据显示,在高校对外投资行业占比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到西工大的44.44%,领先于哈工大(37.5%)、郑州大学(19.05%)、兰州大学(25%)、厦门大学(40.91%)等在内的多所院校,仅次于南京大学(52.63%)。

不仅如此,西工大投资更偏爱具有学术背景,尤其是押注于西工大的“教授天团”。在西工大的对外投资项目中,绝大多数的项目创始人和高管团队,都具有西工大的背景,即从西工大毕业或者是长期在西工大工作的教授。一位西安投资人此前表示,“相对于普通创投机构的风控模型,工大资管或许‘轻松’的多,无论是教授的科研水平还是个人诚信,用同事的身份都已经测了几十年。”

此外,工大资管虽然由西工大全资持有,但西工大在近几年持续优化科转模式,引入了外部产业力量和外部基金力量,成立了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在孵化和投资项目上更为多样和灵活。空天院不仅直投了一批包括远航真空、天回航空等在内的优秀企业,也发起了第一支规模2.5亿元的陕西空天云海创投基金。在直投和基金投资的作用下,根据公布的陕西2022年度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名单中,带有西工大色彩的有35家企业入选,其中包括A档7家。

正如西工大资产公司副总经理台炳龙介绍,“我们瞄准‘卡脖子’技术,培育硬科技企业,依托学校强大的工程化系统集成能力,科技园探索‘人才-技术-产业-资金-政策’全要素服务体系,在技术成熟度3级左右介入转化链路,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跨越死亡之谷,转化了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孵化了一批硬科技企业。”

如今,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背景下,西工大正在孵化越来越多的硬科技创业企业,依托西工大的科研力量和研发实力,让更多的科创项目、科创企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