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银行三季报亮眼,合规问题略显隐忧

博望财经恒心2023-11-10 18:48 大公司
被冠以“城商行”优等生的宁波银行,这场仗无疑是“打输”了,到底败在了哪里?
近期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三季报收官,其中宁波银行以总资产26702.28亿元位列第4。

作为国内首家挂牌上市的城商行,宁波银行实力自然不容小觑。前三季度,该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49亿元,同比增长12.55%;截至9月末,不良贷款率0.76%,上市15年来不良贷款率始终保持在1%以下,在A股上市银行中位居第一梯队。此外,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颁布的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中,宁波银行再度上榜,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财报背后的隐忧也不小,首当其冲的就属增长承压,其次个人消费信贷来势汹汹,拨备覆盖率居高不下也不容忽视。同时宁波银行旗下宁银消金因提供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本人遭顶格处罚,暴露出合规风险。

种种迹象引致浙商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等诸多券商“恐慌”,虽然在宁波银行发布三季报之后仍维持“买入”或“强烈推荐”评级,但将最高目标价下调两位数以上,以浙商证券为例,将宁波银行最高目标价下调17.19%至29.54元。

01

营利增速齐降,增长承压

宁波银行“高成长”的神话正在逐渐破裂。

曾几何时,宁波银行两位数的营收增速让同行羡慕不已,其中2021年同比增速更是达到了28%。转折发生在2022年,这年宁波银行营收增速大幅回落至个位数,仅为9.67%;2023年前三季度延续低增长,营收同比仅增长5.45%,不仅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而且分别较2021年、2022年同期的增速下滑了23.03个、9.76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宁波银行2023年三季度财报。

具体来看,宁波银行的营收主要包括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两部分,其中利息净收入主要通过发放贷款获得,而非利息收入主要包含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收益等。

近年来宁波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2021年更是达到了巅峰,当年实现非利息收入200.77亿元,同比增长51.50%,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38.04%,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2.62亿元,同比增长30.27%,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15.66%;2022年非利息收入随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下降而下滑,但2023年前三季度非息收入占比又上升至36.05%,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前三季度宁波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49亿元,同比增长12.55%,其中大零售及轻资本业务的盈利占比不断提升。此外,宁波银行总资产收益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2%和15.94%。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2021年下半年以来宁波银行营收同比增速下降的速度远超净利润同比增速下降速度,换言之,就是营收增长放缓,但利润却保持稳定,这或许可以由宁波银行越发重视非利息收入来解释。

另外,虽然宁波银行利润不断增长,但乏力感愈发明显。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18年至2022年这五年期间的净利率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9.81%、20.44%、14.58%、21.09%、17.99%,2023年前三季度再度下跌到12.55%,位于近年来最低,贷款利息这一单一盈利结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增长。

02

个人消费信贷来势汹汹,拨备覆盖率居高不下

宁波银行的资产质量看起来很完美。

截至2023年9月末,宁波银行资产总额26,702.28亿元,较年初增长12.85%;各项贷款12,167.84亿元,较年初增长16.33%;各项存款15,852.54亿元,较年初增长22.22%,其中个人存款增长44.08%,增量贡献达到43%。

三季度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76%,不良贷款余额为92.7亿元,虽然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上升了0.01个百分点,但持续远低于5%的监管标准,而且自2007年上市以来始终保持在1%以下。

资料来源:宁波银行2023年三季度财报。

整体的风平浪静并不代表部分也不存在风险,宁波银行来势汹汹的个人消费信贷应值得关注。

2017年以来,宁波银行在个人消费贷款方面倍加重视,即使是在疫情期间,也依旧没能阻挡扩张的步伐,规模在短短5年半时间里增长了超3倍,2023年6月末达到了2681亿元,占个人贷款总规模的61%;2023年三季度继续发力消费信贷,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个人贷款实现逆势增长,较年初更是实现两位数增长。

但最值得推敲的还属高企的拨备覆盖率。截至2023年9月末,宁波银行拨贷比3.66%,拨备覆盖率480.57%,均处于整个行业中较高的水平。

作为衡量银行对抗坏账能力的关键指标,本来拨备覆盖率高是好事。但万事都有个度,鉴于拨备可以用来调节利润,例如在利润情况较好的年份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未来业绩较差的年份时则减少拨备计提规模,从而达到平滑业绩曲线的目的,监管也明确要求,拨备覆盖率超过监管要求2倍以上,应视为存在隐藏利润的倾向,要对超额计提部分还原成未分配利润进行分配。宁波银行此前计提的拨备覆盖率一度超过525%,是监管要求的3.3倍以上。

03

合规问题重视度不高

除了财报中暗藏隐忧,宁波银行合规问题也日益暴露。

今年年初,宁波银行因违规开展异地互联网贷款业务、互联网贷款业务整改不到位、资信见证业务开展不审慎、资信见证业务整改不到位、贷款“三查”不尽职、新产品管理不严格等问题,被宁波银保监会处以罚款220万元。

当然,这并非宁波银行首次暴露合规问题。事实上,自2021年开始,宁波银行的罚单数量就开始激增,仅2022年一年合计被罚金额就超1500万元。但似乎宁波银行并不在意,因为多数违规均为重复性事项。

2022年4月11,因代理保险销售不规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违规向土地储备项目提供融资、非标投资业务资金支用审核不到位、房地产贷款授信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多次被罚,合计罚款300万元;4月21日,又因薪酬管理不到位、关联交易管理不规范等违法违规事项,被宁波银保监局罚款270万元;5月27日,再因非标投资业务管理不审慎、理财业务管理不规范等被罚款290万元。

再者,宁波银行旗下宁银消金也暴露出合规风险,更是因提供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本人遭顶格处罚。

10月31日,据央行官网近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宁银消金因提供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被央行宁波市分行处以20万元的罚款,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为2023年10月23日。今年7月,宁银消金还被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系2022年度未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目前已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据悉,宁银消费金融的前身为华融消费金融,2022年8月宁波银行从中国华融手中承接,并完成一系列更名、增资等动作。根据宁波银行2022年年报显示,2022年宁银消金总资产81.45亿元,净资产11.67亿元,营收6.13亿元,净利润2600万元,贷款余额71.83亿元。

虽然宁波银行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三季报,但暗潮涌动下也需谨防风险。

【本文为博望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并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博望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