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商标之争愈演愈烈,中国红牛再发声
红牛商标之争近7年,如今愈演愈烈。近日,“中国红牛被禁止生产销售”上了热搜,起因是泰国天丝集团拿出吉林高院和黑龙江高院关于红牛商标案的两个一审判决,行业媒体报道称,根据判决,中国红牛已经被禁止销售,在多个渠道被下架,引发热议。
事件发生后,中国红牛紧急辟谣,称公司生产销售一切正常,不实信息上热搜是网络水军抹黑,依据五十年协议,泰国天丝无权在中国经营红牛饮料。并且,中国红牛还特意发出了生产基地工厂车间的照片,以此证明工厂生产经营没有停工迹象。
「市界」注意到,目前在京东上搜索红牛,有来自中国的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也有来自泰国进口的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根据中国红牛经营方华彬集团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红牛销售额为121.97亿元,超预期完成年度目标计划的58.6%。2022年全年华彬集团总销售额为215.38亿元,但并未披露红牛产品的销售情况。
4月25日,泰国天丝发布声明回应称“‘五十年协议’不是华彬集团实施侵权行为的借口”,4月26日中国红牛再次发布回应,“十问泰国天丝”。问题主要聚焦在,泰国天丝算不算承认签署了《五十年协议》?泰国天丝凭什么在中国获取近百亿的利益?中国红牛生产红牛饮料不足28年,泰国天丝撕毁协议是不是公然违约?
(图源/中国红牛官网)
红牛商标拉锯战是从2016年开始的,多年以来华彬集团旗下的中国红牛与泰国天丝就“红牛”商标授权合作期限问题频繁对簿公堂,从目前双方的骂战看,双方丝毫没有握手言和的迹象。
在双方互相撕扯的这些年,中国维生素饮料已经大变天,东鹏特饮直接杀了出来,并且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目前公司市值超700亿元。去年东鹏特饮一共卖了85亿元,同比大增21.89%;今年一季度其营收再次实现双位数增长,一个季度卖了近25亿元。
猜你喜欢
年货市场新风向:多元化需求驱动品牌策略深度转型
春节临近,年货市场繁忙,线上线下融合,品质消费成主流,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碰撞展现新活力,商家需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年关将至食品消费再迎高峰,我国食品相关企业超127.2万家
年关将至,食品消费市场升温,企业扩产备货加强推广。电商平台推年货节,健康食品受热捧。全国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我国超127.2万家食品企业,山东最多,涉司法案件企业占2.11%。“千金难买我高兴”成为新消费理念,年轻人热衷为情绪买单
年轻人“花钱买快乐”成新趋势,追求物质与心理满足。《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成受访者为情绪价值消费。潮流生活相关企业超3.4万家,近五年增长显著,广东最多,涉及司法案件企业占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