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铺子:三季度增收不增利,高端零食还香吗?

野马财经徐长卿2022-11-02 10:02 大公司
存量竞争时代,“高端故事”如何讲下去?

“跟着嘴巴投资”是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一直信奉的理念,同样认可这一理念的还有巴菲特,他结合自己的美食爱好与投资偏好,坚定地选择最有投资价值的“嘴巴股”,创下市值千亿美元的伯克希尔。

良品铺子(603719.SH)从武汉的一个小店面起家,到如今坐拥3000多家门店,只用了16年。据其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良品铺子全年实现营收93.24亿元,同比增长18.11%。逼近百亿的数据创下历史新高,且近5年实现翻番。

不过,良品铺子增收不增利特征明显——10月31日,良品铺子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03亿元,同比增长6.61%;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完成2.87亿元,同比下降8.84%。但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前三季度,良品铺子研发费用达3811.47万元,同比增长56.36%,接近去年全年投入。

图源:罐头图库

早在2018年开始,良品铺子就逐渐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但其营收和净利润却并没有明显的上扬,创新研发为何不见成效?

存量竞争时代,制胜点在研发

“如果全国各地好吃的东西都放在一起卖,生意肯定不错。”上海久久丫连锁企业董事长顾青曾这样说。

只是一句普通的话,却走进了刚刚离开科龙的杨红春的心中。凭借生意人的直觉,外加对美食的热爱,味觉发达的“天赋异禀”,杨红春锁定了自己创业的零食赛道。

2006年8月,杨红春在武汉广场对面开设了第一家良品铺子——名字取自于“做良心品质,大家的铺子”。

6年后的2012年,良品铺子的店面突破1000家,建立了物流中心,并且布局电商。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走得稳稳当当。

彼时,中国休闲零食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凸显了“跟着嘴投资”的重要性。同时,零食消费场景化特征加强,三只松鼠也在这一年成立。为适应消费者需求,各大品牌开始全品类生产,并且深耕线上线下渠道。

零食赛道逐渐拥挤。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杨红春意识到,产品创新是最大痛点。他认为,差异化竞争的“护城河”必须是研发创新。

2018年,良品铺子更换LOGO在业界引发讨论。杨红春也公开回应:“LOGO升级,拉开了良品铺子品牌升级的序幕。”

那么,良品铺子又是如何进行升级呢?

自2018年以来,良品铺子逐渐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2018年-2021年,投入研发经费分别为2081万元、2736万元、3372万元、3966万元。

纵然是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叠加疫情反复的影响的2021年,当消费品牌的可持续成长成为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的难题时,良品铺子依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这一年投入的研发经费同比上升17.64%。开发产品上市86款、储备47款,针对细分需求展开深度研发和产品创新。

良品铺子在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3811.47万元,同比增长56.36%,接近去年全年投入。与此同时,良品铺子实现了肉脯生产自动化、三减技术及无糖技术、低GI低碳水等先进食品营养健康加工技术。技术的突破对高端零食的细分人群产品研发形成有效支撑。

图源:良品铺子官方网站

零食赛道创新不易,同质化严重

可以看出,如今,创新成为良品铺子不断修炼的内功,只是零食赛道的创新并不容易。

有行业人士分析,对于零食新品类,虽然首发品牌会有一定优势,但这个赛道并没有形成高准入的竞争壁垒。只要一家品牌从新品类里获益,其他商家就会一拥而上,来分食这块蛋糕。

营销专家路胜贞曾对“氢财经”表示:“休闲零食行业的创新空间无非是包装、口味和产品形态三个方向的变化。但在休闲食品市场化及其充分的状态下,每个食品品牌的创新都会变得非常困难,即便有所创新也会立刻引来一哄而上的模仿,导致创新红利很快消失,有时巨大的研发投入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以周黑鸭为例,卤味食品的一大杀器就是食品过期,夏日炎炎的卤味产品暴露在空气中,会加速腐败。2012年,周黑鸭率先推出气调包装产品,打破卤制品市场以散装和真空装为主的局面,推动卤制产品保鲜升级。2014年,周黑鸭的包装进一步创新升级,可以更长时间留住产品的独特风味,也便于携带和赠礼。

再如,甘源食品拥有蟹黄味瓜子仁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同行业休闲食品公司纷纷推出类似产品时,甘源蟹黄味瓜子仁也不断失去着“蟹黄味”产品的独有性。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中国休闲零食的整个创新分级以及迭代的空间还非常大。通过对国外相关行业的观察,我们从整个产业链的完整度,到整个种植、加工的环节,再到渠道分销等来分析,中国休闲食品领域可提升的空间还是存在的。目前,整体上,中国的休闲零食领域,几个巨头都是以代工为主,因此,整体的一个创新升级,以及迭代的红利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2020年财报中,良品铺子曾表示:“随着新进入休闲食品行业的企业和品牌增加,如果不能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和差异化竞争优势,可能将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近几年来,良品铺子的研发投入增速一度有所放缓。2019年、2020年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31.5%、23.22%,到了2021年,这个数字下降至17.64%。虽然今年前三季度这个数字有所回升,但从研发投入来看,2021年良品铺子研发投入总额仅占营业收入的0.43%,研发人员的数量为165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45%,其中绝大部分是本科学历。今年前三季度,良品铺子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提升至0.54%,但反观盐津铺子研发投入占营业总额比例常年保持在2%以上的成绩,良品铺子还是略显逊色。

与此同时,在研发投入的金额上来说,三只松鼠在2021年的研发支出为5754.37万元,盐津铺子也在这年投入研发费用5519.02万元万元,相比之下良品铺子显然有一定差距。

近年来,不乏有市场人士给其贴上“轻研发、重销售”的标签。

对此,良品铺子表示,营销费用比重相对较高、研发费用占比相对较低是大众消费行业的普遍现象。随着消费者需求日趋多元化,大众消费行业整体研发投入也逐渐增加,加强产品研发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

市值缩水超200亿,高瓴减持

“高端故事”如何讲下去?

2017年,高瓴资本先后两轮投资良品铺子,累计投入8.21亿元,合计持股11.67%,是当时的第三大股东。

资本的加持一度让良品铺子站在了聚光灯下,2020年,良品铺子登陆A股市场,被冠以“高端零食第一股”。此后的一年时间内,良品铺子一度摸高至87.24元/股,是A股零食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

近年来,良品铺子在产品质量上频频翻车。2021年3月,还因“鸡肉肠生蛆”事件登上微博热搜。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食品安全方面的投诉屡见不鲜。

与此同时,资本对良品铺子的关注度正在逐渐下降。

截至11月1日,良品铺子报收29.8元/股,相比2020年8月的87.24元/股的高点,股价早已腰斩。目前,其总市值119.5亿元,距离市值巅峰时的近350亿元,如今缩水超200亿元。

2021年2月24日公告显示,良品铺子股份解禁的一年中,高瓴开启了两轮四次减持。截至2022年1月17日,高瓴累计减持591.18万股,占良品铺子总股本的1.47%,持股比例降至7.51%。三季度,珠海高瓴天达、宁波高瓴智远分别减持良品铺子195.77万股、108.08万股,持股数环比降幅分别为34.76%、34.67%。珠海高瓴天达持股比例1.64%,宁波高瓴智远持股0.91%。

与此同时,机构的撤退速度也是惊人。持有良品铺子股票的基金,已从巅峰时期的81家跌至今年一季度的3家,分别为天弘中证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A、华夏中证500指数智选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A、华夏中证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A,合计持有良品铺子269.43万股。三季度,珠海高瓴天达、宁波高瓴智远分别减持良品铺子195.77万股、108.08万股,持股数环比降幅分别为34.76%、34.67%。

前有同质化严重的现状,如今又面临资本市场的低迷。良品铺子应该何去何从?

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品质把控尤为重要。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副教授王鹏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表示,“仅仅依靠‘贴牌+代工’的生产模式,没有掌握到核心的竞争力,带来的就是盈利能力和口碑的大幅下降。”

其次,持续创新,提高技术壁垒也是关键。2021年,良品铺子也正推动休闲零食行业朝健康化、营养化、功能化转变。例如在儿童零食市场,起草制订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与此同时,还开发并掌握了新型膨化技术等19项技术创新项目。截至2021年末,良品铺子申请的专利数共计121项,已授权专利90个。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