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预亏超2亿,同比盈转亏,海底捞不“香”了?
对于业绩下滑,海底捞解释称,主要归因于「啄木鸟计划」下部分门店关停及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发生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人民币2.55亿元至人民币3.27亿元。
8月14日,“火锅一哥”海底捞在港交所公告称,预计上半年收入不低于167亿元,同比减少不超过17%;净亏损约2.25亿元至2.97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9650万元。
对于业绩下滑,海底捞解释称,主要归因于「啄木鸟计划」下部分门店关停及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发生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人民币2.55亿元至人民币3.27亿元。
海底捞还表示,其将密切关注市场状况并调整商业策略及运作以减少负面影响。“亦实施积极措施控制租金及其他运营成本,严谨管理运营资金并运用信贷融资和股本融资手段,确保现金流稳健及现金状况良好。”
前不久,海底捞还因一则资本运作公告引发市场关注。回溯来看,7月11日晚,海底捞曾公告称,公司正考虑将Super Hi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下称“Super Hi”)的股份进行实物分派方式的分拆及以介绍上市方式于港交所主板单独上市之可能性。
海底捞董事会认为,分拆Super Hi符合海底捞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可使Super Hi的业务及海底捞的其余业务在其各自的地域范围内获得更好的发展,并将在独立的上市平台上产生增值收益。
二级市上,截至8月12日收盘,海底捞报收16.02港元/股,总市值893亿元,相比巅峰期近4700亿港元,市值已经蒸发超3800亿港元。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年货市场新风向:多元化需求驱动品牌策略深度转型
春节临近,年货市场繁忙,线上线下融合,品质消费成主流,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碰撞展现新活力,商家需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年关将至食品消费再迎高峰,我国食品相关企业超127.2万家
年关将至,食品消费市场升温,企业扩产备货加强推广。电商平台推年货节,健康食品受热捧。全国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我国超127.2万家食品企业,山东最多,涉司法案件企业占2.11%。“千金难买我高兴”成为新消费理念,年轻人热衷为情绪买单
年轻人“花钱买快乐”成新趋势,追求物质与心理满足。《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成受访者为情绪价值消费。潮流生活相关企业超3.4万家,近五年增长显著,广东最多,涉及司法案件企业占0.24%。蜜雪冰城再冲港交所,增长步伐放缓,“新故事”能否打动投资者?
尽管蜜雪冰城的初心坚定如磐石,但新茶饮行业的道路依旧漫长且充满挑战,在新茶饮已经高度内卷的现在,“雪王”想要争霸市场,还有一场硬仗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