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能源:销售主力奔奔E-Star停订,因交付问题,半年已停订三次
长安汽车旗下微型电动车奔奔E-Star再次暂停收订。暂停订单收取原因为上游原材料短缺的影响及整车和零部件产能限制,奔奔E-Star车型交付周期较长,为避免给新下订用户造成较长的交付等待。
6月30日消息,长安汽车旗下微型电动车奔奔E-Star再次暂停收订。暂停订单收取原因为上游原材料短缺的影响及整车和零部件产能限制,奔奔E-Star车型交付周期较长,为避免给新下订用户造成较长的交付等待。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奔奔E-Star第一次暂停收订。早在2021年年末,长安新能源就曾暂停收订E-Star部分车型和E-Rock车型的订单。2022年4月,长安曾暂停收取奔奔E-Star国民版车型订单。而暂停收取的原因均为原材料短缺导致订单积压,产能不足问题。
此前,长安奔奔E-Star还陷交付风波,有准车主反映,其订购的车发了近3个月仍在“发运中”。
作为长安汽车旗下的微型电动车,长安奔奔E-Star最早于2020年4月13日上市,其中国民版上线于2021年1月15日。在长安的新能源车型里面,长安奔奔E-Star也处于销售主力。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1-5月长安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5.16万辆,市场占比2.7%;其中长安奔奔E-Star销量为4.13万辆。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中国汽车商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增长显著,新能源汽车成亮点
在汽车整车出口方面,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出口了442.7万辆汽车,同比增长29.1%,占汽车整车出口总量的69.1%。比亚迪才是一次真正的“国运级”突破
在全球所有产业中,汽车产业都称得上是规模最大,对一国经济影响最深远的产业之一。是比亚迪助力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夺回了国内市场的主导权,并有望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汽车工业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新能源车辆总数突破3000万大关,驶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2024年末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年度新注册1125万辆,增幅51.49%。市场快速增长得益于技术突破、基础设施完善及消费者环保意识提升。现存相关企业超138.2万家,2024年新增33.5万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