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亏掉175亿,销量抵不上“蔚小理”一年,威马汽车能够实现“弯道超车”吗?

博望财经恒心2022-06-02 19:01 大公司
一向主打性价比的威马汽车能否借助上市缓口气,频现“质量门”无疑是为上市增添了极大变数,能否成功上市尚需试产给出答案,我们拭目以待。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6月1日,曾与“蔚小理”并称“造车四小龙”的威马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威马汽车”)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海通国际、招银国际、中银国际为其联合保荐人。

资料来源:威马汽车招股说明书。

在国内造成新势力方兴未艾的2015年前后,“四小龙”相继成立,但不同的是,理想、小鹏均已在“港+美”两地上市,蔚来甚至实现“港+美+新”三地上市,但威马汽车却仍被资本市场拒之门外。

事实上,威马汽车上市的“野心”早已萌生,怎料命途多舛。

早在2018年,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沈晖就曾表示,“将寻求海外上市的可能性”,但关于上市的消息一直处于静默状态,直至2020年才开始筹备科创板上市,立志成为“科创板汽车第一股”,虽2021年初上海证监局公告已表示威马汽车已具备辅导验收及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条件,但仍“折戟”,倒在了递交上市材料的阶段。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有券商分析师表示,“威马汽车并非个例,一众车企也曾在科创板碰壁,此前吉利、哪吒、零跑以及东风等整车企业相继中止了科创板上市进程。”他指出,“因为科创板上市核心门槛是技术与财务,对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拥有较高要求,同时还会考量商业模式落地和企业发展前景。”

但这丝毫没有消减威马汽车上市热情,此次IPO威马汽车由科创板转战港股,就是最好的回应。

若此次威马汽车成功上市,将成为继蔚小理后第四家在港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获百度、李嘉诚家族青睐的威马汽车有何“魔力”?“造车新势力”鲜艳外套下仍延续采用传统经销商模式?在二级市场整体低迷的当下选择上市,是坚守最初的执着,还是缺钱的无奈之举?涉及的商业秘密纠纷,会成为其成功上市的“拦路虎”吗?

01

凭借电动SUV领域的建树而备受资本青睐

基于用户对电动汽车及智能技术愈发青睐、利好政策和政府支持、电池技术持续改进、扩展及推进充电基础设施,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仍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电动汽车的销量约270万辆,并预计2021年至2026年将以25.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于2026年达到830万辆。此外,电动汽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比例由2016年的不足1%上升至2021年的近12.8%,并预计于2026年达到36.2%。

按车型类别划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又可分为轿车、SUV和MPV。得益于空间宽敞、安全性、实用性及功能性良好,SUV(运动型多功能车,通常可容纳至少5名乘客)是所有车型类别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电动SUV销量由2016年的576辆增长至2021年的8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319.3%,并预计2026年销量将达到350万辆,自2021年起复合年增长率为36.5%。此外,2016年电动SUV仅占中国电动汽车总销量的0.3%,2021年占比提升至27.5%,并预计2026年进一步提升至42.5%。

资料来源:灼识咨询报告。

按2021年电动SUV销量及截至2021年底电动SUV累计销量计,威马汽车分别以3.2万辆、7.7万辆位列中国主流市场首位。

资料来源:灼识咨询报告。

凭借身处高景气度新能源赛道以及在电动SUV领域的优势,威马汽车备受资本青睐,投资机构阵容豪华。

据企查查显示,2016年以来威马汽车已完成10轮融资,融资金额合计约350亿元,投资机构更是涵盖红杉基金、钜派投资、线性资本、百度、腾讯投资、太行产业基金、中国诚通以及李嘉诚家族等一众明星机构。

资料来源:企查查。

但值得一提的是,获得百度投资的前提是威马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必须采用百度所提供的平台,不可以做自己的自动驾驶。威马汽车于2021年4月上市的威马W6正是搭载了百度Apollo智能驾驶系统。

股东及持股方面,IPO前,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王蕾夫妇合计持股30.82%,雅居乐集团、百度分别持股6.46%、5.96%。

资料来源:威马汽车招股说明书。

02

三年累亏破百亿,IPO或为无奈之举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实现营收分别为17.62亿元、26.72亿元和47.43亿元;净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175亿元;经调整亏损分别为40.4亿元、42.25亿元和53.63亿元。

资料来源:威马汽车招股说明书。

相同的是,造车新势力“增收不增利”的魔咒同样再次发生在威马汽车身上;不同的是,威马汽车的“病症”似乎更加严重。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近年来威马汽车销量虽然在增加,但规模依旧不大,与“蔚小理”相差甚远。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分别交付1.28万辆、2.19万辆和4.42万辆,累计交付仅8万余辆。要知道,“蔚小理”仅2021年的销量均在10万辆左右。也就是说,威马汽车三年总销量不敌蔚小理一年。

“病根”或源于威马汽车所采取的重资产前置战略。

虽然2019年之前威马汽车也曾试图走“互联网直销”之路,将直营和授权模式相结合,但伴随时任战略规划和执行工作的副总裁陆斌的工作调动,又重回传统经销商模式的“老路”。真可谓是披着“造车新势力”的外套,干着传动车企的事。

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销售成本久居高位。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销售成本分别是27.88亿元、38.35亿元和66.9亿元。

对于销售成本增加的原因,威马汽车解释称,“源于电动汽车销量增加”。换言之,威马汽车卖越多,成本压力越多,亏损也就越大。

若按净亏损与销量进行换算,威马汽车平均每卖出一辆车就亏损约22万元,减少销量或源于止血。

对于一家身处持续巨额亏损的企业而言,现金储备显得尤为重要。

截至2021年底,威马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2亿元,与2019年的4.36亿元和2020年的18.44亿元相比,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与蔚小理相比,无疑相形见绌。据各家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蔚来、小鹏和理想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高达554亿元、435.44亿元和501.60亿元。

若以2021年亏损额82.06亿元估算,这点现金储备都支撑不了半年,加之短期有息负债超20亿元,因此威马汽车急需融资补充流动资金。但如今投资热情骤减,二级市场持续低迷,年内“蔚小理”股价均有所下滑,小鹏年内更是腰斩,威马汽车此时赴港上市或为无奈之举。

03

频现“质量门”,消费者投诉不断

质量问题是车企的命门,威马汽车却视而不见,频现“质量门”。

以2020年最为严重,彼时威马汽车接连被爆自燃事件。

对此,威马汽车回应称,初步调查系电池问题,提出立即更换高质量宁德时代电池的方案,并愿意赔偿经营者的损失。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由于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的电芯存在质量问题,威马汽车自愿找回几乎全部受影响的1282辆电动汽车,以更换电池。受此因素影响,威马汽车于2020年就此次召回向用户支付的赔偿净额约1.15亿元。

另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威马汽车还涉及商业秘密纠纷、知识产权纠纷。

吉利集团指控威马汽车侵犯其商业秘密,申请赔偿21亿元及其产生的相关诉讼费用(商业秘密纠纷)。在向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提起的其余诉讼中,吉利集团主张拥有威马汽车所持有的27项注册专利及两项专利申请的所有权,并向威马汽车申索赔偿116万元及其诉讼费用(知识产权纠纷)。截至目前一审审理均已结束,但相关法院尚未做出判决。

笔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威马汽车”,会检索到283条投诉量,投诉原因主要集中在“质量缺陷”、“欺诈消费者”等。

据一位名为“米周不姓米”的消费者投诉中显示,“为掩盖威马汽车电池连续自燃严重安全缺陷千方百计诱骗用户上门‘保养’,实则暗地里对电池进行‘阉割’锁电,大批用户实际续航严重缩水,续航虚标成分达70%。被识破后,威马拒绝承认相关事实,无视广大用户切实反映诉求,半年来用户通过各种渠道沟通无门,1月10日173名威马车主忍无可忍在3天内自发联名对威马汽车公司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威马主动负起安全责任,弥补重大安全缺陷,赔偿用户损失,积极回应用户合法诉求。迄今为止公开报道点击量已累计超过1000万次,但威马公司仍毫无回应,反复愚弄糊弄监管部门和消费者。”

资料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当然,遇到质量问题的不止他一位消费者,还有一位消费者反映称,“才买4个月的威马ex5 400续航即客行就出电机故障需要换”。

一向主打性价比的威马汽车能否借助上市缓口气,频现“质量门”无疑是为上市增添了极大变数,能否成功上市尚需试产给出答案,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博望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并注明来源博望财经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博望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