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物栖完成近3亿元PreA+轮融资 构建智能物联网核心技术底座

博望财经博望财经2022-05-10 10:28 大公司
由南京麒麟、中科先进、中科图灵、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赛富等联合投资。

5月10日,智能物联网平台的技术变革者与引领者——中科物栖宣布完成近3亿元PreA+轮融资,由南京麒麟、中科先进、中科图灵、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赛富等联合投资。中科物栖是中科院计算所面向人机物互联网(IT3.0)时代布局的重要产业化公司,引领芯片和操作系统技术创新,应用在海量的物端设备,实现物理世界、信息空间和人类社会的三元深度融合。不久前中科物栖入选了工信部2021年物联网示范项目,是上榜机构中唯一拥有“芯片+操作系统”双核心技术的企业,显示了国家层面对万物互联基础设施的底层核心技术的重视以及对中科物栖硬核科技实力的认可。

工信部2021年物联网示范项目公示

中科物栖创始人兼CEO张磊博士表示,中科物栖致力于成为人机物互联网的“Wintel”与“双A”,为更广泛的物端设备装上“大脑”,实现真正的人、机、物自由互联和深度融合。他透露,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智能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应用场景与业务拓展。

中科先进基金管理合伙人艾洋表示:“大消费场景的核心技术一定能诞生世界级的企业。中科物栖瞄准广阔的万物互联场景,创新芯片和操作系统,链接人机物,服务中国巨大的制造业和消费升级需求,技术壁垒和市场天花板都极高。投资中科物栖恰逢其时。当前的世界环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也让科研国家队出身的中科物栖显得更加稀缺。”

芯片和操作系统是信息生态的技术基石。以Wintel(微软和Intel)和双A(谷歌安卓和ARM)为基础,构建了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信息生态。在人机物互联网时代,这一范式依然高效。

中科物栖通过创新基于RISC-V的端侧智能芯片和人机物空间操作系统,将计算机系统做到拇指大小、并内置于海量设备,从而实现海量终端设备的低成本智能化和人机物自由互联,已被应用在家居、医疗、运动、健康、融媒体等多种场景。

据悉,中科院于2012年启动信息技术先导专项,“海云计算”战略开始实施,这是中科院在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IT3.0研发方面的重大布局。由陈云霁博士、陈天石博士带领的团队,深耕“云计算”,研究面向服务器的加速芯片,后创办了寒武纪公司。张磊博士和王元陶博士带领的团队深耕“海计算”(即物端计算),研究面向海量终端设备的本地加速和互联互通,取得多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2018年,在中科院计算所的大力支持下,张磊博士、王元陶博士等带领的物端计算团队创办了产业化公司——中科物栖,英文名Jeejio(音似“寄居蟹”),寓意物栖技术栖息于万物之中。

据了解,中科物栖曾于2018年完成天使轮3000万元融资,由赛富、中科图灵领投,联想创投、中科创星及中科院创投等跟投;于2019年完成1.5亿元PreA轮融资,由中科先进领投,赛富、中科图灵、中科院创投、伏羲基金、中科创星、联想创投跟投。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