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成立投资公司、喜茶4个月狂投5笔
“新品越来越多,用料也越来越丰富,现在奶茶都可以管饱!”
手捧一大杯粥状奶茶的琦琦是一名“奶茶重度爱好者”,每天能喝上一杯奶茶,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在“续命”。但离不开奶茶的她,却不会离不开哪一个品牌,她选择什么奶茶首先取决于口味,或是对新品的好奇和新鲜感,再就是价位,一般都不会选择30+的饮品。
此刻沉浸在奶茶美味的琦琦或许不会想到,为了迎合她“新款、低价”的偏好,她的茶饮“后宫”都已经卷成什么样了。
近日,一家深圳市美好自有力量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美好力量)悄然成立,主要进行创业投资。乍一看没什么特别,但它背后的控股公司是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后者也是奈雪的茶(2150.HK)的母公司。
也就是说,继喜茶、蜜雪冰城、茶颜悦色等新茶饮品牌之后,“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也挺进了创投圈。
新茶饮头部品牌纷纷开始在创投圈发力,原有赛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新茶饮又是如何在投资领域攻城略地?创投是否会成为新茶饮激战的“第二战场”?
亏了1.45亿,奈雪还要给别人钱
3月28日,奈雪的茶正式步入创投圈。这天,主要进行创业投资的美好力量正式成立,注册资本有1000万元。
不过,目前这位“新晋投资人”还没有参与到任何其他外部品牌的投资中。
据了解,奈雪的茶还没有过对外投资的经历。之前的多品牌战略下,奈雪的茶成立的主打二三线城市的台盖、梨山两个品牌也基本上是全资控股,而不是财务投资。
在成为“新晋投资人”之前,奈雪的茶还因另一个高光身份“新式茶饮第一股”备受关注。
2021年6月,奈雪的茶在港股上市,成为第一个上市的新茶饮品牌。创始人彭心、赵林夫妇被看作是有望成为中国排名前200位的富豪,一时间风光无两。
但上市之后,奈雪的茶股价表现却一直不尽如人意。上市首日就破发,收盘17.12港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3.9元)/股,跌幅为13.54%。截至4月2日港股收盘,奈雪股价仅为4.64港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77元)/股,市值仅为8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为65亿元),较上市首日已缩水24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95亿元)。
在美好力量成立的前几天,奈雪的茶上市首份成绩单也恰好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奈雪的茶收入42.97亿元,同比增长40.5%,但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亏损1.45亿元。奈雪的茶在2020年曾一度盈利,当年调整后净利润为1660万元。
虽然奈雪的茶拥有现金及等价物40.52亿元,但外界一度感到疑惑的是,奈雪的茶在没有解决自身造血问题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拿钱给别人?
喜茶、蜜雪等早已入局
作为新茶饮赛道目前唯一的上市公司,奈雪的茶营收数据和股价表现也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个行业的现状。但即便是行业面临不小压力的情况下,在奈雪的茶之前,喜茶、蜜雪冰城、茶颜悦色等诸多茶饮品牌也都先后入局创投。
拿到D轮融资估值涨到600亿元后,喜茶立马就摇身一变成了“金主爸爸”。而且,喜茶出手还相当密集,4个月发生5笔对外投资,时间间隔最长两个月,最短只有一周。
2021年7月,喜茶进行了第一笔投资,是对精品咖啡品牌Seesaw,投资金额过亿。后来,喜茶相继投资主营燕麦奶的野生植物YePlant,预调酒品牌WAT,以及茶饮品牌和気桃桃。最新的一笔投资是在2021年11月,对象是新茶饮品牌野萃山,喜茶持有其60%股份后,成为第一大股东。
图源:罐头图库
可以看出,喜茶通过投资,不仅继续加注茶饮赛道,还不断渗透到咖啡、低度酒、燕麦奶赛道。
喜茶方面表示,茶饮行业市场空间广大,不同细分赛道的机会依旧巨大。喜茶不做VC投资(一般指风险投资),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市场机遇做主动布局。
有接近喜茶的消息人士表示,喜茶投资的主要逻辑就在于对品类的拓展和供应链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消费者逐渐迷上磕燕麦和咖啡的CP,星巴克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燕麦咖啡卖出了6200万杯。而喜茶投资的野生植物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为全国第二大to B燕麦奶供应商。
图源:罐头图库
有分析认为,喜茶入局燕麦奶市场,无疑是将自己与咖啡市场从供应链上进行关联,加之野生植物创始团队在咖啡赛道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了喜茶跨界的广度与深度。
与喜茶拓品牌和保供应链的思路类似,去年12月,主攻下沉市场的网红连锁奶茶品牌古茗参与了乳品品牌“认养一头牛”的B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认养一头牛”还被传出已经有IPO上市打算。
此外,还有的品牌则通过投资进行价格上的“互补”。
去年10月,蜜雪冰城入股了一家主打珍珠奶茶的广东本土茶饮品牌——汇茶。与蜜雪冰城3-10元的低价策略不同,汇茶的价格区间在10-15元。
同年7月,茶颜悦色入股湖南本土的鲜果茶品牌果呀呀。果呀呀20-30元之间的定价,也高于茶颜悦色15元-20元的价格区间。
内卷加剧,投资是好出路吗?
像奶茶爱好者琦琦一样,新茶饮的消费者绝大多数品牌忠诚度都不高,随时会被新的品牌吸引。这也就导致了,新玩家不断涌入这一赛道,尤其是各种中、低端价位品牌扩张更为迅速。赛道本就拥挤,再加上疫情因素,消费力还在减弱,整个行业都面临不小压力。
不久前,喜茶和奈雪的茶相继降价,推出多款低价位产品。例如,喜茶点单界面中已看不到“3”字头的产品,20元以下产品占据整个产品数量大约38%,最低价位饮品仅售8元。头部品牌已打价格策略,竞争压力可见一斑。
消费品领域独立营销专家陈轩对财经十一人表示,目前新茶饮行业一定程度上已经在经历存量搏杀了。一家公司推出新品后,往往很快被抄袭模仿,产品是同质化的;饮品的价格弹性也很高,消费者忠诚度低,图个新鲜,也就是说,“便宜”“折扣”的确对消费者有吸引力。“茶饮陷入价格战是迟早的事。”
消费市场的压力必然会迅速传导到投资市场。一位茶饮类品牌投资部人士曾向媒体表示,除了价格之外,还需要拓宽品类。如果没有赚钱的能力,就会被资本抛弃。如果没有好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心,也会很快被消费者抛弃。所以这也就是各茶类品牌在自身财务都需要担心的情况下,仍纷纷变身VC的原因。
图源:罐头图库
那投资是新茶饮的好出路吗?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新式茶饮、咖啡等等,都是新生代参与程度比较高的消费品。现在很多资本都围绕新生代的核心需求和诉求布局。所以不难看出,在新生代主流人群不断扩容的节点下,无论资本端还是产业端,对于这一类的一些细分市场都非常看好。新式茶饮在对外投资时,选择比较擅长的新式茶饮领域。从整个契合度、匹配度及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方面,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新的出路也意味着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有分析指出,新消费头部品牌面对同行业在创投圈的“内卷”,势必要更快速布局产业链,稳固生态。但这也增加了自身投资资金回笼的时间。如何平衡战略布局与投资回报,成为新难题。毕竟目前的新消费品牌,并没有一家能够成长出像腾讯、阿里那样的大体量,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来布局投资,等待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