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尔是个好公司吗?牙科是个好生意

一点财经廖阳勇2022-03-31 09:36 大公司
口腔医疗服务被公认为好赛道,这是一个千亿级市,从各研究机构普遍测算年复合增长率为9-11%之间。

3月22日瑞尔港股上市首日市值超80亿港元。   这是距A股“牙茅”通策医疗上市25年后,第二家主板上市的国内口腔医疗机构。   在2021年瑞尔集团、牙博士医疗、中国口腔医疗集团三家都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   瑞尔今年1月其实已是第二次提交,其曾于去年7月首次递表,但招股文件已于去年年底失效。   这次上市,更多像是瑞尔为了完成对赌协议所设的目标,而做的无奈之举。   毕竟目前瑞尔财报并不好看,导致开盘即破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短期市值。   俗话说“金眼银牙铜骨头”,口腔医疗服务被公认为好赛道,这是一个千亿级市,从各研究机构普遍测算年复合增长率为9-11%之间。   然而瑞尔近三年却持续亏损,2019至2021财年共亏掉17亿,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让人不禁怀疑,行业应该是好行业,但公司可能不是好公司?

Image

毛利率将近通策一半

瑞尔目前的亏损,主要原因是上市前的多轮股权融资,均为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其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随着其估值提升,造成利润表上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019至2021年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占亏损总额62%。   2019至2021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99 亿元、-1.65 亿元、0.70 亿元。这一部分亏损的原因是毛利率偏低。   近三年瑞尔集团毛利率分别为15.2%、10.1%和24.1%,营收规模和薇美姿(“舒客”牙膏)接近,毛利率却不及其一半。   这完全不符合人们对牙科暴利的认知,在消费医疗和口腔相关行业都属于较低水平。医美普遍毛利率在50%以上,而眼科也普遍在40%以上,口腔行业平均毛利率为41%。

Image

瑞尔目前的盈利能力不足,可能问题出在其成本结构和业务结构。  高端定位配备高薪牙医,牙医紧俏拖累成本表现,人力占比超行业水平  消费医疗行业有三大主要成本,人力成本、耗材成本、销售费用(营销推广)。   按对医生的依赖程度由低至高,分别为植发、轻医美、眼科、整形和牙科。诊疗标准化程度越高,对医生的依赖程度相对越低。   而牙科的高值项目如种植牙和正畸,高度依赖于医生的专业技术和经验。然而,目前我国牙医数量仍存在较大缺口。   2019年我国口腔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为24.5万,8年CAGR为11.2%,增速不低,但如果想赶上韩国的水平,我国牙医仍需新增45万人。

Image

培养一个口腔执业医师,至少需要6年,而成为独当一面的牙医需要10年左右。   成熟牙医是稀缺资源,例如全国掌握种植牙技能的牙医占比约20%,因此医生议价能力更强,也导致口腔人力成本占比高于眼科、植发。   而且设立一个牙科诊所,只需要约100-150万起始资金,在各类诊所中属较低水平,牙医自立门户的门槛不高。为了不让好牙医流失,各口腔机构高薪养医的做法也很普遍。   截至2021年9月,瑞尔拥有882名牙医,平均执业年限为12年,对比牙博士373名牙医平均执业6年,可见瑞尔注重抢占优质医生资源,来支撑其高端定位,但也必然导致其人力成本更高。   瑞尔集团2021财年雇员福利开支占收入38.6%,是最大的成本/费用项目,这一比例在消费医疗都处于较高水平。   但和可恩、牙博士不同,瑞尔花在营销推广上的费用占比很小,间接说明专业稳定的牙医团队起到了作用,可以靠口碑和复购引流。

Image

Image

牙椅单产不及牙博士

牙椅单产是衡量口腔医疗机构的经营效率的核心指标,通策医疗和瑞尔牙椅单产都是120 万元/台,而牙博士牙椅单产为210万元。   主要差异来自于业务结构。牙科业务主要分为四大类:种植、正畸、儿童齿科及综合服务项目。其中种植牙科业内单价8千-2.2万元,隐形正畸价格2-6万元,是高价项目,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   牙博士2020年正畸和种植的毛利率分别为54.3%和61.5%,均比综合服务的48.4%毛利率高。

Image

瑞尔集团旗下瑞尔齿科和瑞泰口腔分别定位高端和中端市场,价格水平分别比三甲医院高25%和10%左右。但是业务收入结构上,种植和正畸两大高值项目占比不高。牙博士因为主打种植牙,2020年毛利率达到55.5%。   虽然种植体集采已成定局,但耗材成本占比种植牙收入仅20%,主体成本仍为人力和房租摊销等,集采对价格冲击小,可能反而导致种植牙毛利率上升。   所以如果瑞尔不想办法提高种植和正畸的收入占比,扭转低毛利率,就很难摆脱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Image

Image

口腔行业连锁化优势不明显

口腔医疗普遍采用连锁扩张来跑马圈地,以期乘着市场高速增长的东风成为行业头部。2017年底,瑞尔集团定立了2025年千店计划,但截止上市前共计运营111家诊所/医院,仅完成十分之一目标。   扩张的主要障碍还是医生资源问题。瑞尔的医生主要靠挖,体现在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始终是集团前五大供应商之一。而通策医疗背靠“杭州口腔医院”老公立改制而来的医疗品牌,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医生供应。   此外,牙科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依赖医生手工操作,难以标准化,可复制性差。同时耗材成本占比平均为15%,向供应商压价对利润作用有限。因此连锁经营的成本优势、管理优势并不明显。   这也体现在行业集中度上,目前口腔医疗CR5不足9%,是高度分散的市场。口腔医疗民营化程度很高,民营规模占比70%,仅次于医美,导致这个市场很早就进入红海,竞争激烈。

Image

就算是拥有近2000张牙椅的龙头通策医疗,上市25年,也只占2.4%的市场份额,仅49家机构,主要分布在浙江,说明口腔医疗的全国连锁化道路并不好走。   大部分的口腔集团都有很强的地域性,像小白兔主要在西安,中国口腔医疗主要在温州,恒伦在太原,可恩在山东,蓝天在广西,华美口腔在成都等。   其它全国性的竞争对手如欢乐、佳美和拜博等也有15至25年的历史,连锁扩张结果均不及预期,对比眼科,口腔连锁化率偏低。   瑞尔集团选择了全国连锁这样一条不好走的路,还要抢时间抢先机,所以对资金需求很大,否则也不会选择对赌后流血上市。   总之,瑞尔目前由于医生成本高,高值业务占比低等原因,导致毛利率远低于行业均值。   虽然2021年调整净利后勉强盈利,未来连锁化的道路也注定坎坷。上市破发是预料之中的事,短期内市场可能不会看好瑞尔的前景。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