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回潮,美元基金“瓜分”中国AI科学家
“对于创新科技和商业模式,风险投资人态度很少处于中间地带!要么对新技术和模式充满想象和憧憬,认为新技术和模式可以改变现有格局,是未来趋势,愿意为未来买单。要么在真金白银支持一段时间没有达到投资人预期后,很快走向另一极端,认为新技术离成熟和市场太远亦或认为新模式压根是伪需求,于是纷纷离场,只留少数几个投资人还在坚持”。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盛希泰把风险投资人对待创新的态度进行了生动的概括。
去年当投资人为元宇宙、虚拟偶像争论不休时,随着商汤及创新奇智上市,“沉静”两三年的人工智能重新回到投资人视野。曾几何时人工智能创业潮远超现在的元宇宙和虚拟偶像,被誉为继蒸汽机、内燃机、互联网后的第四次生产力革命。然而巨额吞金背后AI技术商业落地并未像预想中进展顺利,并且除了少数作为技术供应商的公司略微盈利外,90%的人工智能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AI技术“落地难”、“盈利难”,迟迟望不到头的投资人在2019年动摇了,有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甚至彻底逃离了人工智能领域。
当AI四小龙上市时间一拖再拖,争议也越来越多时,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去年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集体“闯关”IPO,9家人工智能企业在A股或是港股提交了上市申请。其中估值吓退众多投资人的商汤科技在2021年倒数第二天成功登陆港股,春节前5天由李开复博士亲自挂帅的创新奇智顺利成为“AI第二股”。
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企业融资共计247起,融资总额达549.9亿元,B轮之前的初创项目投资总数占到53.4%,并且包括地平线、图达通、Momenta、涂鸦智能在内的11家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去年获得超10亿元融资。此外,去年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数量比2020年高出了35.7%,并且略好于2019年,时隔三年后人工智能领域又慢慢热起来,底层技术以及AI新应用场景上的新突破悄悄开启了人工智能创业和投资的下半场。
01 人工智能投资回潮
融资中国举办的2022(第11届)资本年会上,复星全球合伙人、复星创富联席董事长、管理合伙人徐欣从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相结合的角度对科技投资进行了解读:“科技发展在过去近三十年中以超指数形式影响我们的信息系统和生活,当下我们已迈入工业产业转型4.0时代,工业活动正在被计算机模拟所驱动。好的科技投资出现在时间、地点和人都正确的节点,因此需要灵活的方式进行精准匹配。技术产业和金融有条共振曲线,其中科技创新、场景创新、金融创新缺一不可,风险投资行业就像行走在黑暗森林中的猎人,找到好机会就要开枪”。
对于科技投资而言,投资进入的时间节点至关重要!根据Garter技术成熟度曲线,科技跟人一样都有生命周期,科技Idea落地时要做概念化验证、测试、找到客户,然后新技术开始兴起并受到资本关注。然而新技术一般成本较高并且技术稳定性和成熟性有限,因此在经济成本达不到理想效益情况下产业是不会用的,所以新技术热闹一阵之后往往会进入幻灭期。幻灭期并不代表新技术没有生命力了,而是创业和投资趋于冷静不再内卷,创业项目潜下心来好好做研发并与客户慢慢磨合,不断打磨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最终将新技术融合到产业中,改变原有产业生产格局。
如果说元宇宙和虚拟偶像去年正处于Garter技术成熟度曲线第一阶段话,那么AI人工智能则是慢慢穿越幻灭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1.AI技术上不断突破
近年随着人工智能算法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阅片、病毒测序、药物设计之外,人工智能技术有了新的突破。2021年人工智能领域迎来“高光时刻”,佛蒙特大学和塔夫茨大学研究团队创造出迄今为止第一个可自我繁殖的活体机器人,该机器人不仅能生孩子,还拥有自我修复基因。
此外,2021年科学家报告了一种能与人类进行竞技辩论的自主智能体,这个演示表明人工智能开始具备参与复杂人类活动的能力。《自然》杂志还发表了一项结构生物学最新研究,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的神经网络Alphafold2预测的蛋白质结构能达到原子水平的准确度。
2.AI技术渗透到各领域
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曾在2020年表示:“AI是创新工场很强的标签,但时至今日AI不在是我们的一个投资方向,而是重要的投资工具和赋能手段”。有的人眼中这段话被解读为就连创新工场也认为AI尚离商业化落地存在距离,不再投资AI项目了,但其实这句话的价值在于李开复博士提前洞察到国内AI创业企业所经历的蜕变过程,即AI创业企业经过Garter技术成熟度曲线第一阶段,从概念向技术落地之后正迎来第二阶段——从技术到应用的跨越。
通过对人工智能细分赛道融资情况统计可以看到,提高生产自动化的智能机器人、提高线上化办公效率的数据服务、数字化医疗、半导体芯片、自动驾驶等近年来热门的投资领域均与人工智能技术密切相关,就连当下如火如荼的元宇宙和虚拟偶像无疑也是如此。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像互联网一样,渗透到各个领域为其赋能。
02 美元基金押注国内AI
今年刚一开年深势科技就抢到了人工智能融资头彩,获得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源码资本、启明创投领投,老股东高瓴创投、经纬中国继续加码,此外该公司早期投资人也是圈内有名美元基金和双币基金。依靠“AI+分子模拟”技术深势科技在国内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这家人工智能公司能够顺利获得美元基金青睐是偶发事件还是美元基金其实早就“盯上”了国内AI创业公司,看好国内AI技术未来发展?融中财经对2021年国内AI创业公司融资情况进行了统计,美元基金对中国AI科学家的热衷程度确实超出了我们最初设想。
从美元基金2021年对中国AI创业项目投资情况来看,除了对地平线、图达通、Momenta、涂鸦智能在内的11家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继续投信任票外,对国内AI初创项目支持力度同样不可小觑。与之前投资情况相比,美元基金对人工智能领域更具颠覆性的技术和应用显示出超高热情。
以深势科技为例,通过自创的“多尺度建模+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该公司突破性地实现了多尺度分子模拟中精度与效率的统一,解决微尺度工业设计难题,解放研发工作者生产力。
在精度求解原子间相互作用过程中会遇到两难选择,即使用经验立场法时往往快而不准,使用量子力学法时往往准而不快,还伴随“维数灾难”的风险。深势科技在效果上不仅保持了量子力学的精度,还将分子动力学的计算速度提升了至少五个量级。在药物、新材料研发等需要通过大规模计算保证精度情况下,人工智能结合分子模拟在计算方法上的突破,正在催生新一代研发体系。
由于不同应用领域在算法和技术路径上存在差异,国内人工智能创业项目主要围绕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几个技术相对成熟的垂直领域,并在视觉领域涌现出AI四小龙,在智能语音领域诞生了引领行业的科达讯飞。
计算机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成为人工智能创业红海后,过去两年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多以战投为主,早期创业项目融资案例明显减少。现阶段随着AI底层算法和技术上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人工智能领域开始涌现新的颠覆性创业项目。此外,由于中国AI技术在国际上领先,有人才、技术、市场三重优势,美元基金积极押注国内AI人才和创业项目预示了国外资本对AI技术的信心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03 中国AI科学家凭实力说话
今年春节刚过,2月10日美国国家工程院公布了新增院士名单,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博士凭借其在多媒体计算领域的杰出贡献与领导力入选了该机构的外籍院士,同时入选的还有伊隆.马斯克。美国工程院是工程学界顶尖学术机构,是美国四大国家学术机构之一,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领域专家的最高专业荣誉之一。
张宏江博士发表过近四百篇学术论文,曾获2010年IEEE计算机学会技术成就奖和2012年ACM多媒体杰出技术成就奖,并在2020年入选全球计算机科学和电子领域H-index排名前1000科学家。此前,张宏江博士曾是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现为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并且是还是源码资本的投资合伙人。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上目前处于什么水平?去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公布数据显示,人工智能排名前十的国家,美国得分66.31分,中国综合得分50.6仅次于美国,另外几个国家分别是韩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新加坡、以色列、日本、法国。
春节前两天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与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2022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AI 2000,该报告指出美国入选AI 2000学者及提名学者人数最多,有1,146人次,占比57.3%,超过入选人数一半以上。中国排在美国之后,位列第二,有232人次,占比11.6%。而AI 2000入选学者中华人学者有595人,占到入选学者总数将近1/3。此外,从各国AI学者流动性对比情况来看,来中国谋求发展的AI科学家越来越多。
2017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首次发布中国区“35岁以下创新35人”青年科技人才榜,35个获奖青年科学家中有19人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相关。而这也被称为中国青年科学家的首次集体亮相,并让西方世界开始关注中国的这群在计算上极具天赋的青年天才科学家。
三年后包括深势科技创始人张林峰在内组成的一只由中美科学家组成的团队获得被誉为计算机界诺贝尔奖的戈登贝尔奖(ACM Gordon Bell Prize)。值得骄傲的是这个8人研究团队中,有7名都是华人,这7名华人中5位是北大人。
在编程与计算上,国内涌现了多位颇有建树的青年“天才”科学家,很多都是令国外羡慕的别人家孩子。譬如深势科技创始人张林峰因参加省队的物理竞赛,在高三上学期初就被保送北大。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习期间,张林峰同时进修了数学、物理、计算机三个专业课程,在科研方面成果颇丰。毕业后张林峰同时获得美国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最终选择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并获得该校应用数学系博士学位。张林峰目前研究方向涉及统计物理、分子模拟和机器学习及其在化学、生物、材料等方向的应用。
数学考验的是人的逻辑能力、数学思维、聪明才智,换而言之数学能力是一个极需天赋的学科。因“韦神”走红北大的数学天才们开始受到关注,与“韦神”韦东奕齐名的刁晗生12岁就拿下了华罗庚金杯少儿数学邀请赛个人金牌,18岁就在第46界IMO上一战成名。
无论教学还是人才培养上,北大在数学领域可谓人才济济。其实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大学之一,1988年就成立了人工智能领域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2002年就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智能科学系,2007年最早建成了本、硕、博完善培养体系。2020年11月起,人工智能领域全球著名学者,多次荣膺计算机视觉和图像科学领域最高奖项——马尔奖的朱松纯教授归国担任北京大学人和清华大学两所高校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除各高校外,各大厂也为中国AI科学家和人才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作为知名的当属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一般博士毕业生年薪大概在60-80万元,而华为在2020年因为以201万高薪聘用了钟钊备受争议,但入职仅过两年华为就骄傲的晒出了这位年轻科学家取得的重大成果——带领团队攻克了AutoML算法,解决了如何用算法实现手机超越单反拍照效果这一棘手难题,并在世界上一次将AutoML大规模商用,而钟钊今年不过31岁,是个地地道道的90后青年AI科学家。
在学术培养和商业化落地双重推动下,中国在AI科学家和人才培养上,实现了70、80、90后三代同堂的蓬勃景象。
今年1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主席题为《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文章,文中鼓励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对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机会,《自然》杂志一篇对中国当前AI发展现状分析文章中科学家们表示,中国对人工智能的追求不仅是与美国的一场国力竞赛。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在医疗、交通和通信领域取得进步,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根本性突破的国家可能会决定其未来的方向,并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当下人工智能行业情况很像一条微笑曲线。过去几年中国在人工智能研发方面的巨额投入以及技术上的积累和突破经过周期性沉淀后,技术在向应用方向发展,并不断与其他技术和学科交叉,涌现新的投资和创业机会。
猜你喜欢
特斯联艾渝受邀出席Web Summit:亟需通用智能体统筹所有智能体协作
近期,有着科技界奥林匹克之称的Web Summit在葡萄牙里斯本落下帷幕。李彦宏:大模型已基本解决幻觉问题 发布超级有用AI技术
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发布AI技术iRAG和秒哒,iRAG解决图片生成幻觉,秒哒实现无代码编程,助力打造数百万有用应用,称智能体为AI应用主流形态,将迎来爆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