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芙:被曝吃出活虫,屡屡换帅的玛氏中国,巧克力早已“不香”了
巧克力中还能吃出活虫子?近期,有媒体报道,辽宁某地有消费者在购买的德芙巧克力中吃出了虫子,撕开包装的时候虫子还在蠕动。该消费者表示,巧克力是从当地大型超市购买的,虽是打折促销的临期商品,但仍处于保质期内。该消费者向德芙品牌反映了此事,客服的回应是让其先封存产品等待,需要两个工作日才能解决。
德芙品牌所属方玛氏 (中国)有限公司对媒体回应表示,产品可能在仓储、物流过程中遭蚊虫叮咬,进而产生问题;若该事件属实,公司会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赔付。
据了解,德芙为玛氏公司旗下品牌,除了德芙之外,玛氏旗下还有士力架、M&M’S等食品品牌。
此前在“双十一”期间,也有消费者反映称,其在天猫超市购买的德芙巧克力产品出现了涨包情况,客服也告知其不要再继续食用该产品。
这位消费者还表示,据其了解,食品出现涨包,是因为其中有微生物分解的气体的导致的,属于食品变质的表现;但他购买的巧克力包装显示,产品仍处于保质期内。
有业内人士指出,巧克力出现活虫一般就是产品被污染了,是在生产环节或流通环节中出现问题都是有可能的。
而德芙巧克力的食品安全事件并非第一次出现了。从2004年开始,德芙被曾曝光过产品中有“绿头苍蝇”、“死虫子”等问题。
此前,玛氏公司曾对外表示,中国市场已是玛氏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是其发展“重点中的重点”。但它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并不理想。
虽然国内的巧克力市场几乎被国外大品牌所垄断,德芙和费列罗两大品牌占据着国内4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从2016年开始,德芙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开始显著下滑,同样下滑的还有玛氏旗下的M&M's、士力架两个明星产品。
年轻消费者们对巧克力食品的热情正在减退。现在,一谈起巧克力,很多人都会把它和“高糖”“发胖”联想到一起。CBNData的《95后线上巧克力消费研究》报告也显示,由于受体重管理和健康趋势,近两年来95后年轻人对巧克力的消费热情并不高。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中国糖巧市场正呈现持续下滑、萎缩的趋势,这与国内消费快速升级,人们对体重、颜值、大健康管理的重视相关,导致很多企业发展低迷;同时,企业们在创新升级、迭代的速度上,也赶不上消费升级的节奏。
近两年内,玛氏食品也在国内屡屡换帅。2019年7月,玛氏中国区总裁博易安退休,曾经担任玛氏巧克力中国区总经理及箭牌中国营销副总裁的麦伟坚出任玛氏箭牌中国区新任总裁。仅仅一年半以后,2020年12月,Larry Feng上任玛氏中国区总裁,麦伟坚离任。
朱丹蓬认为,德芙、士力架等国内消费者比较熟悉的巧克力品牌属于中高端品类产品,需具备非常强的品牌力才行,而德芙巧克力等外资品牌目前都面临着老化的局面。
目前,中端巧克力品牌主要通过商超、电商渠道销售,而歌帝梵、诺好事等则高端巧克力品牌则主要以礼盒装的形式在各品牌门店中销售。在朱丹蓬看来,中低端的巧克力产品的消费力正在逐渐减弱,品牌转向高端或者超高端产品是破局方法之一。“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高端巧克力产品需求会增加,同时,这种需求也在向‘全可可’产品过渡。”
猜你喜欢
年货市场新风向:多元化需求驱动品牌策略深度转型
春节临近,年货市场繁忙,线上线下融合,品质消费成主流,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碰撞展现新活力,商家需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年关将至食品消费再迎高峰,我国食品相关企业超127.2万家
年关将至,食品消费市场升温,企业扩产备货加强推广。电商平台推年货节,健康食品受热捧。全国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我国超127.2万家食品企业,山东最多,涉司法案件企业占2.11%。“千金难买我高兴”成为新消费理念,年轻人热衷为情绪买单
年轻人“花钱买快乐”成新趋势,追求物质与心理满足。《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成受访者为情绪价值消费。潮流生活相关企业超3.4万家,近五年增长显著,广东最多,涉及司法案件企业占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