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鸭”母公司德盈控股被对赌协议“赶着上市”?

野马财经飞 流2021-11-29 09:59 大公司
小黄鸭B.Duck游向港交所。

1992年1月10日,太平洋上的一场风暴中,一艘从中国开往美国的货轮被困,几个集装箱掉入海中,28800只小黄鸭就此开启奇幻漂流,一段时间后陆续在各个国家的海岸线上出现。这个“小黄鸭漂流之旅”的故事,成为后来无数人的创作源泉。

2013年5月2日,香港维多利亚港,一只16.5米高的巨型“小黄鸭”缓缓游来,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这只由荷兰艺术家霍夫曼创作的巨型橡皮鸭,从2007年开始已经到访过10个国家的12座城市。根据原本的计划,它将于5月2日至6月9日停靠在海港城海运码头,以供游人观赏。但仅仅坚持了12天之后,“小黄鸭”就因漏气而躺倒在维多利亚港。网友戏言,“小黄鸭累了,不想和愚蠢的人类玩了”。

8年之后,另一只“小黄鸭”来到香港,但它的目光对准的,已不是维多利亚港边上如织的游人,而是岸上的港交所。

这只小黄鸭叫B.Duck,从诞生到游至港交所门前,已经整整花了有16年。

“小黄鸭”再闯港交所

背后对赌协议压顶

前不久,B.Duck(小黄鸭)母公司德盈控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而这已经是其今年第二次冲击上市。

今年5月4日,德盈控股选择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6个月后(11月4日)该申请失效。仅仅一天后,德盈控股就迫不及待地再次递表。

那么,德盈控股为何如此着急上市呢?原来,它也是有“苦衷”的。

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4月,德盈控股引入Wisdom Thinker及万通作为其IPO前的投资人时,曾签订一份类似对赌的附加协议。协议中除了规定公司2021年和2022年的最低利润外,还设置了上市最后期限。

Wisdom Thinker由恒基地产(0012.HK)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李家杰全资拥有。根据附加协议,李家杰和万通要求德盈控股需于2022年4月14日前上市,否则须按每年8%总回报率进行股份回购。

说到李家杰,其父亲李兆基,与李嘉诚、郑裕彤、郭得胜并称香港富豪中的“四大天王”。2018年7月易居企业集团(2048.HK)赴港上市之时,李家杰作为基石投资者之一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更早之前,则是2010年据《东周刊》报道,李家杰联手内地多名包括马云、郭广昌等在内的资本大咖,合组财团共同收购香港TVB。

另一位股东万通,全称万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由李义基(持股51%)及何建寰(持股49%)全资拥有,这二位都是专业的投资者。其中,李义基是宝汇金融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何建寰汇丰金融服务(亚洲)有限公司等多家持牌金融机构工作,有超过15年的工作经验。

从股权结构来看,目前,创始人许夏林通过控股公司持股75.36%,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氏国际(0099.HK) 、SkyPlanner、李家杰、万通分别持股9.04%、2.1%、2.66%、1.34%。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7月,华侨城(亚洲)(3366.HK)刚斥资1.43亿元,战略性入股德盈控股,所认购股份共计约占公司的9.5%。之后,德盈控股将为华侨城集团提供包括知识产权许可及设计咨询等服务。这意味着,将有小黄鸭主题乐园将在欢乐谷得以呈现,这也是两家公司“IP+文旅”新模式的探索。

就目前来看,德盈控股主要有两大业务版块,分别是角色授权业务、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2005年,受“鸭子漂流之旅”的启发,德盈控股创办人许夏林设计创作了小黄鸭B.Duck形象。在2011年,德盈控股做起了IP授权的生意,借此扩大了B.Duck的品牌影响力。2015年,德盈控股又顺势开始了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

具体来看,在角色授权业务方面,德盈控股B.Duck家族的角色授权主要分为5种类型:商品授权、实景娱乐授权、内容及媒体授权、推广授权及设计咨询。至2020年底,德盈控股已开发超过22000个SKU以B.Duck家族角色为的产品。

在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方面,德盈控股主要通过香港及中国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包括天猫、京东、唯品会及HKTVmall等,提供B.Duck家族IP产品。目前,B.Duck家族角色于不同电子商务平台及社交平台录得累计逾1050万B.Duck粉丝订阅或追踪,累计有超过7.4亿次与B.Duck家族角色元素有关的各类内容的观看次数。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德盈控股的收入分别为2.01亿港元、2.43亿港元和2.34亿港元,净利润分别为986.2万港元、2410.2万港元和5454.8万港元,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397.4万港元、3285.6万港元和5983.6万港元。

对于2020年收入下降,德盈控股表示,主要因疫情影响了线上和线下产品销售。尽管如此,得益于成本端有效控制,公司净利润仍然实现了稳步增长。

(图片来源:德盈控股《招股书》)

从营收构成来看,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是德盈控股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约6成。2018年-2020年,该业务为公司带来收入1.37亿港元、1.61亿港元、1.35亿港元,占营收的比重为68.2%、66.4%、58%。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德盈控股的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收入规模为1.35亿港元,同比上一年度减少约2590万港元,下滑幅度16.1%。对于下滑的原因,德盈控股解释称,疫情爆发导致消费者开支下降,以及缩小线下销售规模。

2018年-2020年,德盈控股角色授权业务的收入分别为6382.7万港元、8163万港元、9803.9万港元,占营收的比重为31.8%、33.6%、42%,可以看到,公司角色授权业务的收入占比逐年增加。

受高度依赖单一IP困扰

事实上,“小黄鸭”已经诞生16年了,而新IP还没能独当一面。随着IP逐渐老化,“小黄鸭”已还能保持多久的市场吸引力?

目前,德盈控股对“小黄鸭”高度依赖,近年收入贡献高达八成。数据显示,2018-2020年,小黄鸭授权收入分别为5389.2万港元、6155.5万港元和7503.5万港元,占同期授权业务收益的84.4%、75.4%和76.5%。

自2017年起,德盈控股陆续创作了小黄鸭家族成员及朋友,推出了Buffy、B.Duck Baby、BathN Duck、Dong Duck等角色,但收效甚微。

(图片来源:德盈控股《招股书》)

就吸金能力而言,这些新角色与小黄鸭差距甚大。2020年,Buffy、B.Duck Baby、BathN Duck、Dong Duck分别实现收入783.1万港元、1345.1万港元、72.5万港元、13.6万港元,占据角色授权收入的8%、13.7%、0.7%、0.1%。

(图片来源:德盈控股《招股书》)

同时,这些新角色大多后劲不足,生命周期或许并不长。2020年,仅有B.Duck Baby的收入同比实现正增长,增幅约为72%。而Buffy、BathN Duck、Dong Duck的收入同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面对过度依赖单一角色的质疑,德盈控股也很困扰。为此,德盈控股提出了3个解决方案。首先是继续创造新角色,例如Buffy的朋友(即Cream、Mocha、Moses、及Butter),并配以营收和推广,持续维持与粉丝之间的认知度。

从以往实践来看,IP能否成为爆款,受多重因素影响。华强方特的“熊出没”、泡泡玛特的“Molly”等,都是爆火的超级大IP,但它们同样面临着依赖单一IP的问题。但相比之下,德盈控股面临的挑战更多。

例如,华强方特营收来源更为多样,不仅有自己的主题公园,还做特种电影、数字动漫等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泡泡玛特IP更加丰富,截至2020年6月底,泡泡玛特Molly、Dimoo、PUCKY等共93个IP,并且从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Molly的营收占比从89.4%下降至11.5%,逐渐摆脱了高依赖问题。

德盈控股业务仅集中在角色授权业务、电子商务等;小黄鸭家族成员及朋友共有25个IP,IP数量也明显不足,并且大多是围着小黄鸭做拓展,缺乏更多独立形象的IP,不利于公司打造IP第二增长曲线。此外,公司需要引入更多IP类型,包括自有IP、独家IP、非独家IP。

此外,德盈控股给出的另外两个方案是,使产品用途多元化。也就是说,利用小黄鸭家族角色,做出更多种类的衍生品。同时,开拓更多新市场,在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开拓业务。显然,上述方案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司收入,但能否从根本上解决依赖单一IP的问题,仍未可知。

目前来看,IP授权行业迅速发展,在给企业带来机会的同时,行业竞争也更为激烈。《2021年中国品牌授权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活跃在我国的品牌授权企业总数为586家,比上年增长8.1%;已经开展授权业务的IP为2182项,比上年增长8.8%;2020年全国授权商品零售额为1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不难发现,消费者如今面临更多IP可选,行业优胜劣汰趋势也更为明显。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只有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下审美的IP,才能从中脱颖而出。仅依靠过去打造的头部IP“啃老本”,或很难做到IP持续吸粉,而这就需要企业拿出更有力的解决方案。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