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股市和房价走势,散户和机构分歧再度加剧
截至9月23日,A股已经连续第44个交易日突破万亿成交额,打破了2015年牛市中创造的连续43个交易日的记录。而有数据显示,即便是机构主导市场话语权的今天,散户仍然是A股成交的重要力量,个人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仍然占据了半壁江山,情绪和预期是影响其交易活动的重要因素。
近日长江商学院发布了新一季度的《2021年投资者情绪问卷调查(CKISS)》。报告显示,在市场的结构化和震荡趋势更加明显的三季度,散户和金融业受访者对A股、港股、房价走势的预期延续了上一期的分化,散户相对更悲观,金融业则相对乐观,而且这一趋势?变得更加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占据权重更大,目前投资者整体的预期形势依然主要由散户主导,这也让本期投资者情绪整体更趋谨慎。
在本次调查中,约61%的受访者认为A股会上涨,其中散户和金融业分别为54.5%和81.4%,比上期下降了4.8个百分点,其中散户的影响更明显,下降6.8个百分点,金融业上升了1.5个百分点。
对于港股,约有42.4%的受访者认为接下来会上涨(散户和金融业分别为35.3%和65%),比上期上升了2.1个百分点(散户下降2个百分点,金融业提高15个百分点)。
面对持续加码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受访者对房价的上涨预期再次回调,约55.6%的受访者认为未来房价会上涨(散户和金融业分别为48%和79.7%),比上期下降了6.9个百分点(散户下降了9.6个百分点,金融业提高了1.7个百分点)。
过去半年来,国内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此次报告中金融从业者和散户对市场的不同期望值,也反映了二者对过去半年来国内政策调整的不同解读。在本次调查中,投资者依然关注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52%的受访者认为“如何提升创新能力”是对投资影响最大的因素。关注民营经济地位的受访者从上期的34%上升到了本期的39%;关注国企改革的受访者从上期的35.8%上升到了本期的37%。这些变化,很可能都和最近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有关。和散户不同,金融从业者更加关注中美关系、中西关系这些外部因素。
长江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教授、副院长刘劲教授
在报告发布会现场,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刘劲还提到了今夏以来展开的教育行业调整和“双减”政策。他指出,该政策的目的是积极的,希望借此减缓中产阶级家庭之间的内卷,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家庭的生育积极性。但在经济相对疲软的状态下,关闭、取缔大量教育机构带来的经济和就业的压力一样需要考虑。
猜你喜欢
“果链一哥”立讯精密要换赛道?或许在为这盘“大棋”布局
如果未来苹果推出智能汽车,立讯精密会不会有机会成为苹果汽车的供应商?对于立讯精密来说,或将进一步绑定苹果,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