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一控股“ 更名记 ”
在经历了多次更名后,海尔地产先后去掉了“地产”和“海尔”两个标签,曾经的“海尔地产”变成了如今的“君一控股”。
尽管如此,海尔地产依然摆脱不掉“海尔”的影子,被打上了海尔集团的烙印。另外,频繁在土地市场亮相,更意味着海尔地产的房企属性没有改变。
在青岛首次集中供地中“大放异彩”后,海尔地产在第二批集中供地中再次“斩获颇丰”。
9月8日-10日,青岛迎来第二批次集中供地,首个土拍日共有市北、李沧、城阳区的33宗地块出让。其中,金茂和海尔组成联合体,斥资32.7亿元,连摘5宗地块。
作为青岛本土房企,青岛君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尔地产)在土地市场的表现一直颇为活跃。
图片来源:卓易数据
四个月前,5月12日-14日,青岛首次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共成交60宗地,25家房企吸储317万平方米,其中海尔地产吸储34万平方米。
19年多次更名
在海尔地产成立之前,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表示:“海尔将以本业为主,不准备投资国内房地产行业。”
2002年,海尔地产正式成立,不久后放出豪言:3年16倍,5年30倍,用6年时间超过万科。
然而,2005年海尔地产销售额只有2亿元;2007年,海尔地产只有三个限价房项目和三个中档商品房项目。
2007年,有19年房地产业工作经验的卢铿加盟,再加上海尔集团的加持,海尔地产得到快速发展。
从2009年开始,海尔地产连续实现倍速增长,迅速跻身全国百强行列,海尔地产也在此时更名为“海尔地产集团”。
由于楼市降温,2013年,海尔地产业绩开始倒退,连续两年销售额都只有50亿元左右。
图片来源:海尔地产官网
2018年,海尔地产销售额为288亿元,排名第94位,当年万科销售额已达6067亿元,是海尔地产的21倍。
在同一年,海尔地产提出“产城融合”生态圈模式,并将名称变更为青岛海尔产城创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所有地产项目将“海尔地产”改为“海尔产城创”。
然而,海尔地产的业绩并没太大起色。克而瑞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海尔地产分别实现179.7亿元、230.1亿元销售全口径金额。
2021年4月,海尔地产再次更名,由“海尔产城创”变更为“君一控股”。经过多次更名,如今的海尔地产已经没有了“海尔”和“地产”的痕迹。
“地产”标签
实际上,近年来海尔地产在有意的去地产化,寻求多元化发展。
2016年,迫于去化压力,海尔地产以23.5亿元的价格将海尔澜山公馆项目、青岛罗兰公馆项目、泰安桃花源三个项目卖给金科。
数据显示,2015年7月以来,海尔地产撤出对外投资达26家。近3年是海尔撤出对外投资的高峰期,已撤出对外投资企业达18家。
在经历了2018年的“去地产化”更名之后,海尔地产开始倾向于合作开发项目。
2019年12月,海尔地产将青岛浩中房地产有限公司50%股权出售给融创;2020年,中国金茂以1800万元收购海尔地产3个青岛项目公司60%股权。
截至目前,在海尔地产对外投资111家企业版图中,有88家处于在业、存续状态,其中持有100%持有股权的仅47家。
也许是想彻底摆脱“地产”标签,今年4月,海尔地产名称由“海尔产城创”变更为“君一控股”,看起来已经不像一家房企。
不过,在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1-7月青岛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中,君一控股(海尔地产)以77.8亿元的销售额位居金额榜单第三名。
另外,从其在土地市场的表现来看,海尔地产始终没有摆脱房企的宿命,需要及时补仓才能维持企业的长期发展。
“海尔”烙印
除了去地产化,海尔地产一直在试图甩掉“海尔”的标签,从数次更名便可窥知一二。
不过,尽管表明上看海尔地产去掉了“海尔”的痕迹,但实际上“海尔”的烙印已经深深的刻在海尔地产的身上。
更名之后,海尔地产股东序列并未发生变化,依然由青岛海云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
图片来源:天眼查
据天眼查显示,海尔集团为青岛海云创投资的大股东,持股49.46%;青岛海创客管理咨询企业(有限合伙)持股35%。另外,张瑞敏、梁海山、周云杰3人各持股9.03%、3.71%、2.79%。
除了股权关系,在海尔地产的管理层中,存在很多其他“海尔系”企业的高管;同时,一些海尔地产高管也在其他“海尔系”企业任职。
IP Global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分析称,海尔地产不是上市公司,不涉及公众股东,并非蚕食地产平台利益。此举目的,更像是海尔集团为了合理分摊人力资源成本,或者税收筹划,把一些集团高管分摊到成员企业,这是一般集团公司的通常做法。
除了“海尔系”高管掌权外,在成立之初,海尔地产一直背靠海尔集团这颗大树。在之后的发展中,海尔地产的融资始终没有摆脱海尔集团。
据天眼查显示,作为出质人,海尔地产历史股权出质次数为46次。目前有效状态的股权出质次数为7次,其中5次质押给海尔财务(由海尔集团公司及其所属成员单位共同出资组建)。
不过,尽管海尔集团对海尔地产给予厚望,但这家跌宕起伏19年的青岛房企,距离当年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远了。
猜你喜欢
碧桂园发布业绩预警报告:利润介于45亿元至50亿元
8月18日早间,碧桂园发布盈利预警公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核心净利润介乎约45亿元至5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2亿元介乎下滑约67.1%至70.39% ;千亿市值房企辟谣8月底破产传闻
8月16日晚间,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龙湖集团”)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近日,有人在社交平台恶意散布“龙湖将于8月底破产”等谣言,对我司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