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基金经理,逃离消费股
一级市场消费投资依然火热,二级市场的基金经理却在脱坑认错。
近日多家公募基金发布半年报,根据上海证券报,有长期坚守消费的基金经理在半年报中进行了深刻反思,明确转向成长风格。从多只主投消费的基金近半年的业绩表现看,其净值并未如预期那般,实现较大幅度上涨。
今年以来,不论在A股、港股还是美股,不论是餐饮、新消费还是新零售,多只去年热门股票迎来较大幅度调整。海底捞、呷哺呷哺两大餐饮龙头,股价较年初高点分别下跌了60%和70%,泡泡玛特、名创优品、完美日记这三只近年来被视为新消费标杆的企业,股价分别较年初高点回调了45%、59%和78%。
事实上,近半年一级市场的这股消费投资热,与去年泡泡玛特、完美日记等公司上市后股价优异的表现有很大关系。去年泡泡玛特和完美日记上市首日分别收涨79%和75%,按照市销率PS计算,分别达到35.2倍和15.6倍,在平均市盈率约30倍,市销率只有3、4倍的消费行业,这样的估值足以令一级市场疯狂。
但随着二级市场的消费泡沫逐渐消退,不断投出单店估值过亿和百倍PS的一级市场,也要考虑未来还有谁会接盘。
百亿基金经理认错:不再坚守消费
鹏华基金陈璇淼目前管理5只基金,总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其过去的投资风格以重仓消费股为主,在她的管理下,基金鹏华外延成长过去5年总收益达205%,但最近半年和3个月的收益只有-6.7%和-11.72%,排在3000多只同类基金的倒数20%。
半年报上,陈璇淼罕见认错,她表示,二季度此前高位的消费股开始回落下跌,而景气度持续超预期的新能源、半导体、军工股价大幅上涨。而通过已经公布的上市公司一季报和陆续公布的半年报预告,可以观察到几个现象:
一是大众消费疲软,白电在国内的天花板趋近,白酒啤酒之外的食品板块在高基数及社区团购/社区生鲜店的冲击之下,展现出比较弱的经营状态。
二是高端酒产业环境仍在,但增速相对于此前五年显著放缓,次高端白酒的全国化使部分个股仍处于高速成长期。
三是医药中能够看长的赛道越来越少,持仓更加拥挤,医保局的集采使市场对于一切在国内医院销售的药品和耗材产生长期的担忧从而使股价不断下跌。
在否定此前重仓的消费行业的同时,陈璇淼却罕见坚定看好成长方向。她分析称,一是新能源展现出超预期的快速渗透,下游需求超预期,中游景气超预期,上游价格超预期,乘用车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自主品牌崛起,带来一系列长期投资机会。
二是半导体全球的供不应求尽管带动了价格的周期性变化并不长久,但是产品供不应求导致的国产替代却是永久性的,她表示看好模拟芯片和半导体设备十年十倍的增长空间。
三是军工由于装备的更新,展现出超高景气及相关公司业绩超预期,航空产业链的繁荣带动相关公司业绩高速成长。
陈璇淼最后总结:“尽管本基金过去五年大部分的投资收益来源于消费股,基金经理会尽力抛弃此前的舒适区,勤勉尽职,买入当下时代最具成长性的资产。而目前成长性最强的资产已经逐步明朗,本基金会加大成长性资产的配置,摆脱此前投资低换手的习惯,尽力为投资者创造绝对回报。”
事实上,像陈璇淼一样悄悄转型的基金经理可能不在少数。近日,A股连续30多个交易日成交破万亿元,根据上证报,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市场成交金额连续多天过万亿元,机构或在进行一定的调仓换股。
“大家目前还是很看重行业的景气度,消费等行业景气度大概率疲软,目前还不是加仓的时机。未来成长风格或将仍占优,但是部分标的由于涨幅较快,估值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现在对自下而上选择个股的要求更高了,一些业绩好,景气度的细分行业龙头值得重点关注。”
VC炒高的消费,还有人接盘吗?
一级市场消费投资热到发烫,根据投中数据CVSource,今年以来餐饮和快消领域已经完成293笔私募股权融资,融资总额超过34亿元。
投资人蜂拥至长沙等地追抢消费品牌,餐饮领域的创业公司估值水涨船高。近日新获美团龙珠投资的墨茉点心局,至今只在长沙开了20多家店,却在拿下5轮融资,平均下来单店估值超过1亿元。此外还有估值超过100亿元的文和友,被传投后估值超过60亿美元的元气森林,以及百亿美元估值的喜茶。
单店估值破亿、P/S 10倍起步已经成为餐饮消费的常规操作,但在二级市场,消费品牌的估值却在回归理性。
消费、餐饮公司的增长大多依赖于门店、零售等线下渠道的布点,增长较为缓慢,所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并不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包括食品、纺织品等快消股和一些餐饮股的市盈率普遍在20倍上下浮动,虽然好过金融、地产,但相比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的想象空间不大,所以主流VC过去很少把注意力放在消费,很多不缺现金流的餐饮老板也不考虑找VC融资或者IPO。
但过去两年形式发生了变化。首先是移动互联网红利消失,加之头部互联网公司估值普遍偏高,不论是滴滴、蚂蚁还是小红书、知乎,一二级市场已经几乎没有套利空间。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些细分领域的头部消费企业,却在二级市场得到热捧。首先是2018年底赴港上市的海底捞,IPO时将近1000亿港元的估值已经不低,上市后一路走高,今年2月已经达到4500亿港元。在海底捞的带动下,呷哺呷哺股价走高,太二酸菜鱼等餐饮企业也纷纷赴港上市,甚至带高了逻辑相近的喜茶、瑞幸等茶饮、咖啡连锁品牌的估值。
而在2020年,新消费概念首次登陆二级市场,市场的追捧程度大大超过投行和业内此前已经算是“超乐观”的预期。泡泡玛特发行价定于38.5港元,将近20倍的P/S已然很高,但开盘后直接暴涨100%,最高时股价超过100港元;完美日记发行价10.5美元,首日大涨75%,P/S达到15.6倍,今年最高时更是突破25美元。
但在今年2月达到高点之后,餐饮和新消费股票在二级市场的神话快速破灭。以上面提到的海底捞、完美日记、泡泡玛特三家为例:
海底捞目前股价31.2港元,总市值1700亿港元,相比高点回调超过60%;
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目前股价5.56美元,总市值只有35亿美元,相比高点回调近80%,相比发行价近乎腰斩;
泡泡玛特目前股价59.7港元,总市值840亿港元,相比高点回调约45%,已经低于上市首日的收盘价。
即使考虑到蓝筹股和中概股今年以来整体表现不佳,消费股的表现依然远差于平均水准,各版块中只是略微好过遭到毁灭性政策打击的教培行业。而部分近期上市的餐饮和消费公司,其上市表现也已经受到行业影响。
今年7月上市的奈雪的茶发行价为19.8港元,上市首日收跌13.53%。目前奈雪的茶股价已经降至12.7港元,相比发行价下降36%,其目前的股价已经与上市前最后一轮私募股权融资时的价格相差不到20%。
餐饮、新消费的估值越来越高,散户、基金经理这样的接盘人却越来越少,对于追捧消费的VC来说,困难的日子可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