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鞋王”达芙妮没落:上半年净赚4480万港元,靠卖地扭亏
8月25日晚间,达芙妮国际公布的2021年中期业绩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40万港元,同比减少77%;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480万港元,去年同期股东应占亏损约为1.41亿港元。
8月25日晚间,达芙妮国际(00210)公布的2021年中期业绩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40万港元,同比减少77%;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480万港元,去年同期股东应占亏损约为1.41亿港元。
今年上半年,达芙妮国际能够扭亏为盈主要与其售卖资产有关。据业绩公告披露,达芙妮国际上半年经营盈利7470万港元,主要是因为中国福建莆田市荔城区政府有关土地征收而出售土地及物业获得一次性的收益。
公开资料显示,达芙妮国际成立于1987年,于1995年在港交所上市。年报数据显示,2008-2012年,达芙妮的门店曾一度从2849家增至6881家。巅峰时刻,达芙妮曾经被称为“中国鞋王”。
不过近年来,达芙妮国际似乎有些没落。从2015年至2019年间,达芙妮频频关店,而且年均关店达到1000家以上。
到了2020年8月,达芙妮国际更是宣布退出中高档品牌的实体零售业务(包括中国大陆及台湾),并关闭旗下所有其他品牌业务销售点。
从频频关店到退出中高档品牌的实体零售业务背后,似乎与达芙妮国际连年亏损不无关系。2015年开始,达芙妮国际一头陷入亏损泥沼,此后多年都未能翻身。
根据同花顺数据,2015年-2020年间,达芙妮分别亏损3.79亿港元、8.19亿港元、7.34亿港元、9.94亿港元、10.7亿港元、2.42亿港元。
曾经红极一时的“鞋王”达芙妮,在连年亏损背景下选择向“轻资产”模式转型,但在转型的道路上能否重新突围,或许仍需要时间来检验。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年货市场新风向:多元化需求驱动品牌策略深度转型
春节临近,年货市场繁忙,线上线下融合,品质消费成主流,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碰撞展现新活力,商家需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年关将至食品消费再迎高峰,我国食品相关企业超127.2万家
年关将至,食品消费市场升温,企业扩产备货加强推广。电商平台推年货节,健康食品受热捧。全国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我国超127.2万家食品企业,山东最多,涉司法案件企业占2.11%。“千金难买我高兴”成为新消费理念,年轻人热衷为情绪买单
年轻人“花钱买快乐”成新趋势,追求物质与心理满足。《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成受访者为情绪价值消费。潮流生活相关企业超3.4万家,近五年增长显著,广东最多,涉及司法案件企业占0.24%。蜜雪冰城再冲港交所,增长步伐放缓,“新故事”能否打动投资者?
尽管蜜雪冰城的初心坚定如磐石,但新茶饮行业的道路依旧漫长且充满挑战,在新茶饮已经高度内卷的现在,“雪王”想要争霸市场,还有一场硬仗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