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归来,江湖还在:但商管IPO如何讲出新故事?
等待了六年,A股的大门终是没有向万达商业管理集团(简称“万达商管”)敞开。但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酝酿半年的融资新计划,却在港股市场有了新进展。
8月24日,据证监会行政许可大厅披露的信息显示,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在8月20日递交《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审批》材料,目前的进度跟踪状态显示为“接收材料”。
若此“接收材料”获得受理,万达商管此后将可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进入IPO实质阶段。顺利的话,后期会以珠海万达商管为主体在香港上市。该消息一出,“万达商管IPO融资最高达60亿美元”的消息不胫而走。对此,万达集团方面表示,不予回应。
这是万达在资本市场百尺竿头里行进的第一步,对打破融资僵局无疑是积极信号。还记得2017年,万达遭遇了史上最强一次“滑铁卢”,海外的飞速扩张,加之突然而至的资金问题,让万达付出惨烈代价。彼时,所有面向万达的信贷窗口全部关闭,为了筹措资金,王健林忍痛抛售资产。
据业内人称,当初卖文旅和酒店项目给富力时,对方当场压价,气得王健林在合作签约发布会现场的休息室里怒摔杯子,认为富力是在全世界面前出他的丑。尽管王健林很快予以否认,但那段时间,他和万达都的确是掉进了至暗深渊。
不过,断臂求生后,这两年万达似乎活过来了。万达商管转型轻资产,重新找到上市通道。王健林本人也不再避讳出席集团活动,今年更是频繁露面。一度在网络上“销声匿迹”的王健林正在重回大众视野。
这一次,万达能卷土重来吗?
曲折的商管IPO
“万达商业是万达的核心企业,什么都能丢这个不能丢”,在万达集团内部,商管集团一直被王健林寄予厚望,其旗下最著名的项目就是万达广场。也正因此,2014年第一次登陆港交所后,常年低迷的万达商业股价,让王健林觉得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不能对不起我的朋友和股东,所以我们一定要私有化。”
2015年9月,万达商业就启动了内地IPO程序,向证监会报送了招股书。2016年9月,万达商业在港股退市。据《财新》援引知情人士说法,当时王健林执意私有化,是为了在A股借壳上市和IPO排队两条腿走路,确保尽快上市。“但适逢监管趋严,对房地产企业来说两条路都非常困难。在申请A股IPO的排队名单中,万达商业的排序持续倒退。”
2018年初,腾讯控股作为主发起方,联合苏宁云商、京东、融创中国与万达商业在北京签订战略投资协议,计划投资约340亿元,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
万达要求投资者在2021年12月31日或万达商业上市前,禁售万达商业股份,同时承诺对方2019年净租金收益不低于人民币190亿元,否则投资方有权要求现金补偿;以及需在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在内地、香港或其他地区上市。
同年,万达将商业板块正式更名为“万达商业管理集团”。按照计划,万达商管最好在今年上市,最晚也不能超过2023年10月31日。不过,王健林对于回归A股有些许执着,直到今年3月才撤回了A股IPO申请,并且首次接受国资入股。
2021年3月29日,万达商管集团与珠海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王健林也宣布将启动万达商管旗下轻资产平台的上市。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万达或许等不起了。连年下降的业绩让万达的偿债压力不断加大,上市融资迫在眉睫。据其披露的数据,截至2020年末,公司总负债2874亿元,资产负债率51.11%,手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06.48亿元。
A股IPO难获进展的条件下,如果能登陆港交所,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此外,去年以来,内地房企旗下的物业管理公司和商业管理公司在香港市场掀起IPO热潮。2020年华润就曾拆分物业和商管上市,华润万象生活上市募资120亿港元,迄今已大涨135%,市值最高时近1200亿港元,这也给万达点燃了希望。
观察香港资本市场多年,汇生国际融资总裁黄立冲告诉AI财经社,香港的上市规则一直都很稳定,企业想IPO不能说容易,但也不算太难,只要能满足一系列合规的要求。
“但万达已经来过一次香港了,当时的股价表现不是很好,市场估值也不高,那么现在房地产商管行业在香港已经不像以前这么受欢迎了,我估计这次发行的市盈率高低要取决于商业模式吧。”在他看来,目前还不好判定是否会超过之前的上市情况。
国资阵场,万达回来了
把时间回拨到四年前,一轮监管,给万达上了昂贵的一课。短短15个月内,万达通过资产转让,清除了2158亿元的负债,比2017年年中总债务减少了三分之一。
老王破釜沉舟卖货的时候,不禁令许多人担忧万达的前景。但现在回过头去看,如果没有当年的资产转让,万达也很可能陷入当下房地产行业的金融监管中。
走出风暴中心后,万达低调了许多,不仅不再喊“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类似的口号,历年年会上王健林曾经深情演绎过的《一无所有》《西海情歌》《向天再借五百年》《霸王别姬》等经典名曲,也再也未曾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不过,细心的人也会发现,近年来王健林的露面机会在逐渐增多。除了拜访各地外,在万达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时,他还戴着小红花,出现在了人民大会堂表彰大会的现场。更重要的是,蛰伏了5年之后的王健林,迎来了他的最大利好,万达真正的“白衣骑士”——珠海国资委。
2021年3月29日,身着一身黑衣西装的王健林,出现在了珠海国资委的签约现场。由王健林亲自宣布,珠海国资委出资30亿元战投入股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同时珠海万达商管也将落户珠海横琴。
某种程度看,万达被珠海国资委“选中”,虽说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毕竟,前有华夏幸福王文学、苏宁张近东的鲜活案例,他们无一不给万达以深刻的启发——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终结了。
有了珠海国资的站台,围绕珠海万达商管的融资好消息,这才开始纷至沓来。
不断有媒体报道称,超过20家投资者对珠海万达商管新一轮融资展现出兴趣,筹资规模或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承销商为中信证券、瑞士信贷和摩根大通。
近日,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称,亚洲私募股权公司PAG将在万达轻资产商管新一轮融资中投资约28亿美元。若消息属实,万达商管上市前总融资额将高达约60亿美元,这几乎是公司最初融资目标31亿美元的两倍。
珠海国资委能战投万达,也是有缘故的。珠海国资给万达布置了一个“作业”,上市后,万达将与珠海国资协同进行战略投资和并购,并在横琴设立万达广场合资持股平台,开展商业广场等类型资产投资及管理、试点开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创新业务。
实际上,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格局中,珠海对比深圳、广州相对缺乏亮点。珠海亟需大型的招商引资项目,这也是和万达一拍即合的原因。而万达商管招股书中曾披露,该公司落户横琴后,预计将为珠海贡献大量税收。
有了国资委这根定海神针之后,万达的上市进程明显加快了很多。评级机构们开始有了不同的表态。今年8月2日,惠誉对万达评级进行上调,确认万达商管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为BB+。
对外引资重整之外,万达内部也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一系列对内重组。上市在即,高管团队的调整速度也开始加速。过去两年来,万达集团一些核心高管陆续出走,王健林曾经的左膀右臂吕正韬、曲德君也先后离开。万达商管的上市重任,落在了万达的老员工齐界身上。
齐界,是王健林多年以来的老搭档,本就是万达集团总裁,也深谙万达商管模式。而接管集团工作之前,他的重心一直在商管平台。如今他重新执掌大连万达商管,出任万达商管总经理一职,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上市工作。
伴随着国资站台、评级稳定、券商机构“撑腰”、老将“出马”,万达的上市故事越来越多被资本市场放大。
万事具备,只差“上市”东风。
拿什么讲好新故事?
不同的是,这一次万达是以轻资产服务之姿回到舞台中央的。
早在2015年时,为了符合A股的上市条件,万达开始逐步剥离房地产业务。从商业地产公司,变身为商业地产管理公司。轻资产战略,成为万达近几年的发展主旋律。
梦断A股后,万达商管又进行了一次新的重组。公司名称也从“商业管理”变为“轻资产商管”,再一次强调轻资产属性。
变身“轻资产商管”之前,万达广场还采取着“轻重资产结合”的模式。截至2021年3月底,万达商管共拥有368家万达广场,其中自持万达广场达到270家,轻资产及合作万达广场为98家。
变身后的万达,完全摒弃了以往的重资产业务。珠海万达商管的定位,转而变成物业管理服务型企业,自身不持有物业,而更强调服务属性。万达对外宣布,2021年,万达集团计划开业万达广场50个,其中轻资产34个,占比68%,计划签约70个轻资产万达广场。
房地产行业“三道红线”的监管风暴下,房企们的日子显而易见的艰难了许多。相比之下,转向轻资产化的万达,“幸运”地躲过了地产行业的监管魔咒。彻底轻资产化的万达,不再需要依靠高杠杆撬动土地和规模,主要利润来源则变为租金和物业管理费分成。
但这并不意味着万达没有“危机”。在商业市场普遍面临疫情冲击下,万达面临的难题在于,如何应对拥挤的赛道和亟待创新的营运模式挑战。
万达给出的解题答案是其巨额线下流量变现的盈利模式。珠海万达商管成立不久后,高管团队便着手研究线下流量变现的盈利模式。
今年5月,刚刚上任不久的齐界,带队万达集团各创新业务高管,奔赴到各个科技互联网公总部,他们拜访了字节跳动、贝壳集团、小米集团等总部后,希望在流量变现、大数据运用等方面取取经。
但想要解决线下流量变现的难题,并不容易。长期观察商业地产领域的资产专家吴洋并不看好这种模式。他对AI财经社表示,“我认为这还是万达被动为之的一个选择。实际上轻资产的风口已经过去了,从大的层面来看,不管是互联网,还是虚拟经济,调整的结局都是回归实业。毕竟经济最终还是要靠实业来发展。”
在吴洋看来,轻资产化只能作为一种公司模式,但这一模式并不能为公司创造巨大的财富。“一个企业的良性发展,肯定需要实业和轻资产的结合。企业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才是长久良性的发展。完全靠轻资产,就成了服务型公司。”
甚至,有些企业的战略转折,倒不是多么具有前瞻性,而是原来的路上遇到了问题,才会调整。
万达商业曾经在全国范围内有着绝对领先的地位,但它的发展也是有阶段性的。从前,在地价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万达的主业围绕重资产业务展开。随着地价的上升,万达重资产的投入也不断加大,但商场里的品牌布局,又属于基本生活类的,体验性较弱,所以坪效(指每坪的面积可以产出多少营业额)必定会降低。“坪效降低后,万达开始采取轻资产输出的战略。这个时期,国内各地政府也进行大量的商业规划,万达的轻资产机会也多了。但现在并没有那么多大规模的开发,商业代建越来越少了。”吴洋表示。
如此看来,王健林的轻资产新故事将如何终结,答案不久就会揭晓。或许等到那个时候,老王会重新高歌一曲《从头再来》。
猜你喜欢
万达商管IPO或再生变数,对赌协议年底到期,连本带利或要还超400亿?
万达重返H股最大的问题不是轻资产,而是让所有人相信,万达依然是个好买卖,而不是不断靠融资堵窟窿的大数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