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保费年内七连降 信披被指“开倒车”
中国平安的股价继续阴跌,刚刚公布的7月保费收入再次成为“助推器”。

中国平安的股价继续阴跌,刚刚公布的7月保费收入再次成为“助推器”。
8月16日晚间,中国平安公布了今年前7个月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共计4775.36亿元,比去年同期的5042.91亿元下降了5.3%。其中,子公司平安人寿原保费收入3015.04亿元,同比降3.56%;平安产险原保费收入1540.05亿元,同比降8.45%;平安养老原保费收入149.64亿元,同比降12.55%;平安健康原保费收入70.64亿元,同比增23.54%。
其中,平安7月单月原保费收入553.26亿元,同比下降超过5.3%。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中国平安单月保费今年年内收入连续第7个月负增长,而早在去年,平安单月保费就已经连续多个月份出现同比下滑。不过这一次,中国平安立案保费收入的分类明细也不公布了。
因为保险公司商业模式复杂,普通投资者对披露信息很难做出充分判断。2016年2月,中国平安第一次在披露保费收入时详细列出了寿险和健康险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明细。而此次取消明细,网友纷纷表示:中国平安在保费收入方面的信披质量退回到了2016年年初。
业内人士分析,在寿险代理人制度改革背景下,包括中国平安在内的多家险企代理人数量出现大幅下降,但在终结“人海战术”的同时,短期内难以通过其他代销渠道弥补业绩缺口,尤其中国平安一直以来对代理人渠道依赖性较大,冲击更为明显。
截至8月17日收盘,中国平安股价跌1.31%,股价报54.21元/股,较去年12月93.22元/股高点跌幅仍高达41.85%,市值蒸发超过7100亿元。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两年市值缩水超9成,人员缩减超5成,李斗能挽救平安好医生吗?
李斗相比前两任高管,其代表的更多的将是平安集团“那位领导”的“高层意志”。营收、利润双降,投资收益疑似与宣传不符,陆金所能否挽回投资者信赖?
近日中国平安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陆金所控股发布了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这无疑是一份糟糕的答卷。中国平安股价却跌回5年前,市值已蒸发一个比亚迪
A股盘中,中国平安延续跌势。截至收盘,中国平安报40.99元/股。8月10日,中国平安盘中曾创出40.36元/股的5年来新低,总市值也跌破74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