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汽车:股价年内涨幅达278%,“丢了”小鹏,紧急找到氢能概念
8月16日,海马汽车直线涨停,报收8.05元每股,涨幅9.97%。
8月16日,海马汽车直线涨停,报收8.05元每股,涨幅9.97%。
据了解,自今年5月海马汽车成功“摘帽”以来,股价较年初上涨约278%。
消息面上,8月11日,海马汽车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根据公司战略部署将深耕氢能汽车。在氢能汽车技术路线方面,公司目前在自主研发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争取在2025年投入约2000辆氢能源汽车进行示范运营。
实际上,海马汽车目前面临的企业经营压力不小。数据显示,2020年海马汽车亏损超过13亿元;2021年上半年业绩预亏0.8亿-1.2亿元。此前,海马汽车在2017年出现销量断崖式下跌之后,亏损逐步扩大。2019年4月,海马汽车股票代码变更为“ST海马“,面临退市风险;随后,海马汽车通过出售闲置资产补充现金流的方式实现2019年扭亏为盈,2020年5月成功“摘帽“。
销量数据显示, 今年1-7月,海马汽车累计销售新车1.91万辆,同比增长158.05%。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发布的产销量中,大部分来自于为小鹏汽车代工生产的G3车型。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海马汽车与没有生产资质的小鹏汽车签订代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签署的代工合作协议字签订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协议中明确,协议到期后,双方若无异议,本协议自动延续有效。
但据了解,2019年9月,小鹏汽车肇庆工厂竣工投产,一期年产能20万辆,位于广州和武汉的制造基地也即将于2022年和2023年投产。此外,小鹏汽车已经通过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获得生产资质。在拥有自建产能的前提下,小鹏汽车很可能性不再与海马汽车继续代工合作。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海马汽车的转型尚未彻底完成,与小鹏合作的终止或将让刚刚脱离退市危险的海马汽车面临新的困境。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中国汽车商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增长显著,新能源汽车成亮点
在汽车整车出口方面,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出口了442.7万辆汽车,同比增长29.1%,占汽车整车出口总量的69.1%。比亚迪才是一次真正的“国运级”突破
在全球所有产业中,汽车产业都称得上是规模最大,对一国经济影响最深远的产业之一。是比亚迪助力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夺回了国内市场的主导权,并有望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汽车工业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新能源车辆总数突破3000万大关,驶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2024年末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年度新注册1125万辆,增幅51.49%。市场快速增长得益于技术突破、基础设施完善及消费者环保意识提升。现存相关企业超138.2万家,2024年新增33.5万余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