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难“满天下”,业绩滑坡、扩张遇阻、股东减持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桃李面包在净利下跌后,股东也开始减持了。
8月12日,桃李面包发布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减持股份计划公告。公告显示,自本公告披露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公司控股股东盛雅莉董事计划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1904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具体减持价格根据减持实施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而在8月10日晚,桃李面包披露了半年业绩,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9.39亿元,同比增长7.32%,但净利润同比下滑11.59%至3.6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37家桃李面包子公司中,有17家是亏损状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其中江苏桃李亏损最为严重,高达1077.5万元。
根据民生证券研报,桃李面包今年上半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今年一季度下游需求回落至正常水平,返货率、折让率上升拉低毛利率水平,促销投入增加提高销售费用;二是去年国家阶段性社保减免政策在今年陆续到期,间接增加各项费用支出,受此影响,公司毛销差同比出现明显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桃李面包的增长疲态早已显现。数据显示,桃李面包营收增速已经连续四年呈现下滑态势,2016-2020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28.95%、23.42%、18.47%、16.77%和5.66%。
面对目前桃李面包依旧低迷的业绩,资本也开始用脚投票了。在桃李面包发布业绩公告次日,公司股价下跌4.38%,每股报收32.32元。此后继续下跌,截至8月12日收盘,每股报收30.98元,总市值跌破300亿元。
急速扩张,败走长三角
成立于的1997年的沈阳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是桃李面包的前身,2015年公司正式在上交所上市,成为A股面包第一股。走出东北,走向全国是桃李面包一直以来的战略规划。上市后的桃李面包开始了急速扩张之路,先向华北、华东,再往西北、西南、华中、华南市场扩张和深化。
根据2020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9个生产基地投入使用,在建生产基地项目7个,面包年产能39.7万吨,而2015年,公司年产能仅为15万吨左右。
从2015年到2020年,桃李面包将其业务增长的期待从北方市场逐步转向华南和华中市场。不过令人失望的是,公司业务发展并未如愿以偿,增长开始出现明显的疲态,长三角地区也陷入了连年亏损。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上海桃李的净利润为-984.41万元、江苏桃李的净利润为-1077.50万元、浙江桃李的净利润为-50.35万元、合肥桃李的净利润为-283.74万元。
在今年年初和去年年底,桃李面包就曾因子公司亏损严重而注销了深圳桃李、南昌桃李和济南桃李,并发布公告称“为优化资源配置及资产结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未来的桃李难以满天下
据了解,近几年烘焙赛道涌入大量新公司,2019年全年新注册公司3.9万家,2020年注册量受疫情干扰有所下降,但2021年上半年再度跃升,新增注册量超1.7万家。可见,在扩大市场占有率上受阻的桃李面包,还面临着市场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的困境。
除了面对宾堡、曼可顿、美焙辰等传统烘焙品牌的竞争外,桃李面包还要应对连锁面包店及其他食品的自有烘焙产品冲击。
更值得警惕的是,桃李面包自身的毛利率在逐年降低。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桃李面包毛利率为29.97%,同期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而同类竞品达利食品毛利率为39.3%、元祖股份毛利率为65.60%、85度C毛利率为59.46%。
“以商超为主要销售渠道的桃李面包在大卖场黄昏后就不行了。对桃李来说,作为一个东北企业,开拓在南方的烘焙市场太难了。”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AI财经社直言。
目前,在业绩持续承压的情况下,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还进一步减持公司股份,按桃李面包8月12日收盘价30.98元/股的价格计算,本次减持股东盛雅莉可套现约5.9亿元。
当了一辈子教师的吴志刚在创立桃李面包时,曾寄语“桃李满天下,既是追怀,也是期望。”如今看来,有着过大期望的桃李可能很难“满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