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已偏向国货,阿迪达斯在华收入下跌16%
阿迪达斯正在失去部分中国年轻消费者。
近日,阿迪达斯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集团营收达到50.77亿欧元,同比增长52%,营业利润扭亏为盈达到5.43亿欧元,两项都高于分析师预期。
但地区发展却很不平衡。北美地区收入同比增长87%,EMEA地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收入同比增长99%,拉丁美洲同比增长230%,亚太地区增速只有66%。聚焦到大中华区,收入只有10亿欧元,同比下降16%,也是阿迪达斯二季度唯一一个收入负增长地区。
集团CEO卡斯珀·罗斯特德解释说,中国市场下跌恰恰反映了去年第二季度的强劲复苏,尤其5月和6月销售额有两位数增长,6月阿迪的中国电商业务也恢复增长。去年二季度中国疫情趋于平稳,经济开始复苏,国外疫情正肆虐横行。
但如果抛开疫情因素,与疫情前的2019年二季度相比,如今大中华区销售额依然有15%的降幅。
事实上大中华区的消费力并不弱,一度成为阿迪达斯疫情后复苏的重要引擎。比如在去年二季度,该地区为集团贡献35.7%的收入,如今一年过去,这个占比降到了19.8%。
卡斯珀·罗斯特德也补充解释说:“我们的确看到现在的市场需求,已经偏向中国本土品牌而不是全球品牌。”他表示有信心让中国市场再次回归平衡。
阿迪此次业绩表现,与部分中国消费者开始转投国货有关。美国投研机构晨星公司一则报告证明了这种风向:4月阿迪达斯和耐克的天猫旗舰店销售分别同比下滑78%、59%,而李宁旗下时尚产品线“中国李宁”天猫店销售额同比增长800%,安踏旗下多个品牌销售同比增长59%。
尽管阿迪达斯第二季度在华业务受挫,卡斯珀·罗斯特德表示仍“非常看好”在华业务的前景,“我们看到在华业务出现的不稳定性,但我非常确信今年中国业绩会非常成功。”
猜你喜欢
年货市场新风向:多元化需求驱动品牌策略深度转型
春节临近,年货市场繁忙,线上线下融合,品质消费成主流,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碰撞展现新活力,商家需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年关将至食品消费再迎高峰,我国食品相关企业超127.2万家
年关将至,食品消费市场升温,企业扩产备货加强推广。电商平台推年货节,健康食品受热捧。全国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我国超127.2万家食品企业,山东最多,涉司法案件企业占2.11%。“千金难买我高兴”成为新消费理念,年轻人热衷为情绪买单
年轻人“花钱买快乐”成新趋势,追求物质与心理满足。《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成受访者为情绪价值消费。潮流生活相关企业超3.4万家,近五年增长显著,广东最多,涉及司法案件企业占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