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大雨点小,大屏时代“激光电视”难掩前景黯淡
商战中永远少不了官司,空调厂商格力、美的、奥克斯三家中两两捉对都有官司缠身。近日,TCL和海信之间的官司纠纷向外界揭开了当下或者说曾经电视行业激烈竞争的一角。
据光明网消息,近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海信视像诉TCL一案作出终审判决,这场起源于2019年12月一则短视频的案件似乎到此终于落下帷幕。
企业纠纷司空见惯,更值得关注的是纠纷背后。TCL、海信案的实质是什么?在案子上获胜的海信,真的是赢家吗?
最后的倔强
TCL、海信的这场官司起源于2019年12月,核心是双方对激光电视的不同看法。
当前正处于又一次技术革命浪潮,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掀起了爱迪生与特斯拉直流电还是交流电的“电力之争”一样,这一轮技术革命浪潮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技术路线之争,从芯片界的先进制程还是小芯片,到电动汽车领域的纯电动还是混动、动力电池还是燃料电池。
与之相比,电视领域的显像技术之争,似乎没有那么非此即彼,但同样激烈。就在上一次的电视路线之争中,液晶战胜了等离子,背后是一大批站队等离子的厂商的消亡。而在这一轮的新技术路线探索中,各大电视厂商也在赌未来。
官司纠纷开始的2019年,正是技术路线之争正如火如荼之时。那时,全球主要的电视厂商中,三星、TCL是量子点的坚定拥护者,海信继ULED后正在大力宣扬激光,国外LG和国内创维等是OLED的拥趸。当然,一个厂商走的可能不只一条路,中途也许会变道。
技术路线之争的背后,实际上是大屏之争,这也是一直以来电视行业技术演进的底层动力之一。
2000年前后电视行业逐渐开始了液晶对CRT显示的替代,原因之一就是CRT电视局限性高,很难做到30英寸以上,而液晶能够比较好地解决电视尺寸问题。但是向65英寸以上的更大屏进发时,电视行业再次遇到了阻碍。
早在近二十年前,曾被称为“彩电大王”的法国汤姆逊就曾推出了激光电视。当时,CRT电视局限性高,很难做到30英寸以上,为了做大尺寸,汤姆逊借鉴投影仪发展出了激光电视,但在液晶出现的背景下又很快放弃。
2013年以来大屏化趋势明显的背景下,激光似乎迎来了最佳的发展时机,其中的主要倡导者正是海信。
激光电视的存在和发展,的确存在其合理性。相比液晶技术,激光电视很容易“做大”,同尺寸的激光电视价格也低于液晶。激光电视普遍在75英寸以上,大的能到100英寸,而液晶电视65、75英寸的都在少数。
不可否认,在电视行业整体大屏化的发展趋势下,激光电视存在着先发优势。但在后续发展中,它也存在着明显的后劲不足。
尤其是与其宣传声量相比,激光电视明显属于“雷声大雨点小”。Omdia数据显示,全球激光电视近年来的确在快速增长,但市场占有率一直在0.1%以下,2020年仅为0.07%,今年一季度仅为0.08%。
更为致命的是,在占优势的大尺寸市场上,激光电视的增长并不如预期。来自中怡康的数据显示,在75英寸及以上的大屏市场中,2020年激光电视销售额同比下降20%,虽然到2021年上半年恢复至增长38%,但远远赶不上液晶电视98%的增速。
究其根本,虽然激光有先天优势,但它也有先天不足。激光电视采用的是背光技术,工作原理是投影仪发射光线,光线由抗光屏幕反射到观众眼中形成画面。这意味着观众眼中接收的画面一方面与投影仪有关,一方面受抗光幕影响,导致其画面清晰度、亮度都会受到制约。
在激光电视的用户反馈中,画质、受环境光干扰等是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没有背光导致亮的地方特别亮,黑的地方特别黑,只要拍夜里的镜头就是一片黑”,有用户在海信的某款激光电视下评论道。
激光电视当前存在两个亮度指标,一个是投影仪亮度,即流明,一个是抗光幕反射的亮度,即尼特。大部分激光电视的抗光幕反射亮度为200尼特-250尼特,而液晶电视的平均亮度在400尼特。
同时,受规模制约,短期内激光电视的成本也一直高居不下,相对激光电视的价格优势在不断被削弱。
“激光电视是一种过渡产品”,有行业观察家表示。在产品体验更好,同样能做到大尺寸,成本更有下探空间的技术路线面前,激光电视的优势很快受到了挑战。
这场官司中以海信为代表的激光电视看似赢得了胜利,但实质上它颓势已显,这次官司的胜利是它最后的倔强。
明朗的战局
对于当前不断内卷的电视行业来说,TCL、海信的纠纷不过不同技术路线阵营冲突的缩影。对于官司的胜负来说,更重要的是技术路线的发展与市场前景。
而在技术路线之争上,风向一向变得很快。如果说2019年电视行业的技术之争还处于混战状态,以海信为代表的激光电视以及以TCL为代表的量子点电视以及其他厂商还存在一较高下之心,那么站在2021年的当下,技术路线之争的形势已经明朗。
一方面,激光电视这个原本具有先发优势的路线,结果被证明后劲不足,承担不起未来电视主流路线的重任。
一个行业的发展从来不是某个企业的孤军奋战,行业成本的下降同样也是行业内上下游所有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当一个新技术被越多的人采用,一种新的原材料下游需求越大,其成本就会有更快、更大的下降空间。
这也正是海信一直致力于携手其他激光电视企业共同发展的原因,根据公开资料,海信激研发的人还会到另一家激光电视厂商那里去帮忙建立销售体系、做产品规划。但无可否认,当前激光电视也唯有海信一家主流电视厂商在主做,一直是国内厂商尤其是新玩家的独角戏。
三星、索尼、TCL等全球头部企业已放弃了激光路线,激光更多是以海信为核心的几家企业的独角戏,对于极米、坚果等新企业来说,这是全新的尝试,但对于海信这个传统电视厂商来说,它在激光路线上的发展颇有独行侠的悲壮意味。
然而事实证明,孤勇并不是万能的。
2020年,就在TCL、海信陷入官司的次年,电视产业就迎来了一个重大变化,即液晶电视价格的下滑。背后是液晶面板价格的下降,IHS Markit报告显示,2020年,64吋以上的大尺寸屏幕价格平均跌幅在3%至8%。
同时,与国内厂商已涉足液晶产业链上游并且存在一定竞争力不同,激光电视的产业链仍然主要受国外制约,比如核心零部件之一的DMD芯片被TI垄断,激光器主要来自日本日亚,抗光幕也被少数厂商掌控。
在产业链上下游,当前的激光电视都可以说是少数人的游戏,这决定了它后天发育的不足。
与激光电视的颇有孤军作战意味不同,2021年出现了另一个几乎所有厂商都在奔赴的技术方向,即MiniLed。它基于传统液晶LCD电视的设计结构,显示性能可与OLED相媲美,但成本具有更大的下降潜力。
一经推出,MiniLED就受到了更多的拥簇,TCL是最早研发和布局MiniLED产品的厂商,紧接着,三星、苹果、华为等厂商均公布了自己的MiniLED产品计划,华为更是于7月29日晚发布了旗下首款Mini LED背光电视。
在众多厂商的参与和推动下,MiniLED即将迎来商用市场爆发期,在同样大尺寸、高画质,价格却更有下探空间的MiniLED面前,激光电视的防线可谓一再失守。
国内的电视路线之争,哪怕再激烈,竞争却一直停留在表层,即产品之争。实际上,在全球电视产业中,中国厂商的竞争一直主要局限在微笑曲线的下端,自己的发展也受到产业链上游厂商的制约。中国企业要想真的在未来的全球电视产业中不落于人后,唯有从上游起步。
而在MiniLED上,中国厂商的确是有机会的。TCL关联企业如今已掌握液晶面板上游资源,也掌握了MiniLED核心技术,甚至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0%。
同样全靠供应商的手机,如今已凭借华为、小米、OV等的探索逐渐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提升了品牌溢价和在全球产业的话语权。国内电视厂商如今也在尝试增强自己的全球话语权,各种主动的技术路线探索可以说是很好的第一步,但也只是第一步。
如今,在更新技术上,它们开始迈出第二步。
结语
科技行业,选择技术赛道很重要,曾经的液晶和等离子之争中因选错技术路线而消亡的那些电视厂商正是前车之鉴。如今的电视厂商都在寻找替代液晶的技术方向,曾经大多数人选择了OLED,但OLED太遥远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又寻找到了另一方向,即MiniLED。
至于激光,现在仍然是少数人的游戏,或者说是边缘者的游戏,除了海信这个主流电视厂商外,其他厂商均是新兴起的企业。有时候一个行业可以很快从零开始,由新势力建立秩序,但显然不会是发展已久、上下游势力格局已成的电视行业。
曾经投注背投电视、等离子(PDP)电视等变革期过渡产品的电视厂商,很多已淹没在时代洪流中。投注在激光电视上的海信,会步它们后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