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人寿怎么了?“长险短做”被通报,偿付能力下滑

AI财经社陆佳2021-08-05 19:00 大公司
作为保险行业的重大顽疾之一,长险短做向来被客户诟病。然而,这项被监管明令禁止的行为竟然再度出现在保险公司的产品里。

作为保险行业的重大顽疾之一,长险短做向来被客户诟病。然而,这项被监管明令禁止的行为竟然再度出现在保险公司的产品里。

近日,横琴人寿就因“长险短做”被银保监会人身险部点名通报。据通报显示,横琴人寿报送的某终身寿险,现金价值计算不合理,存在长险短做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保险公司在经营承压的情况下会用“长险短做”来拉保费,然后通过保费投资获利。

据了解,近年来,横琴人寿一直亏损,至2020年才实现盈利。并且,横琴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也不断下滑,2017年为936%,到2020年已下滑至93.02%,3年累计下降了840点。

为何长险短做?

一位业内人士对我们表示,所谓长险短做,指的是将期限较长的保险产品包装成期限较短的产品销售给客户。比如某保险经纪公司把20年期的寿险包装成1-3年期、年收益率10%的理财产品卖给消费者。这类产品一般为偏理财型的险种,比如年金险、增额寿险等。

但事实上,长险短做行为早被监管明令禁止。据2020年9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保险市场秩序的相关通知指出,要加强产品管理,不得“长险短做”,变相改变保险期间。

“长险短做之所以存在,主要是现金价值涨得快,回本快,可以快速拉保费。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有了保费规模,就好去投资获利。”一位有多年保险销售经验的李先生(化名)对AI财经社表示。

另一方面则是保险公司利用了客户心理,由于客户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比较担忧,从容更喜欢短期限产品,不喜欢长期限产品。

“不过,保险公司长险短做会导致退保率高,风险大,不利于长期经营。”李先生说。

对于长险短做,保险公司应对监管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据业内人士称,一旦员工长险短做被监管部门处罚,会给企业带来品牌负面影响,也会因此而被监管部门处以罚金,但由于该类行为很多时候是销售人员私底下的保证,一旦销售人员离职,保险公司就可能以“协议不合法,工作人员私下签订,协议无效”等理由拒绝赔付客户。

因此,长险短做对客户来说,权益很难得到保证,很容易导致客户的权益受到损害。

银保监会对这方面的监管力度也一直在加强。“2017年开始,年金险5年内不可领取。另外,长险短做涉及的环节一般包括销售、核保、核赔、理赔等,大家还是要多加防范。”李先生表示。

3年业绩承压,核心偿付率下降

公开资料显示,横琴人寿成立于2016年12月,注册资本为20亿元,是全国性寿险公司。 由珠海铧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亨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明珠集团深圳投资有限公司、苏州环亚实业有限公司、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五家股东各占20%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横琴人寿于2017年至2019年业绩一直大幅亏损,直到2020年才扭亏。

据年报显示,2017年横琴人寿亏损8236万,2018年亏损2.45亿元,2019年亏损2.40亿元,2020年终于盈利,为5969万元。

关于公司经营情况的转变,横琴人寿在2020年年报中表示,加快相关战略落地,才至经营效益初步显现。

AI财经社查阅相关文件发现,从数据上看,横琴人寿于2020年能实现盈利一部分得益于疫情期间家庭账户的增长和转化。

据其年报显示,2020年底,横琴人寿全年累计新增家庭账户数114万个,转化家庭账户数4.03万个,转化期交保费3.63亿元,保费贡献率达22%。其中一部分得益于疫情期间的防疫险和少儿疫苗项目增加了超80万个家庭账户,贡献率达70%。

如今, 横琴人寿累计建立账户 128 万个,总保险收入66亿元,净资产为15亿元。

另外,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也不断下滑。

AI财经社查阅其偿付能力报告发现,2017年底,横琴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936.76%,到2018年底降到了332.57%,到2019年继续下降至170.43%,而到2020年,直接下降至93.02%,3年时间下降了844个百分点。

“长险短做”被通报,偿付能力下滑,横琴人寿怎么了?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