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为何盯上线下餐饮?
生鲜电商也要开卖早餐了?日前,有食客发现,叮咚买菜在上海总部附近开了3家线下早餐店,名为“叮咚早上好”。
在回复记者时,叮咚买菜解释称,“这是一个测试产品,只在叮咚买菜园区里面开了三家。”她补充说,目前预制菜项目“鲜食厨房”也在测试,只有几家,“在商品力上,自有品牌、预制菜等都在发力。”
据了解,这批早餐店面积在15平方米左右,主要面向写字楼和周边商圈,用户通过“叮咚早上好”小程序下单,再凭取餐码到店自取,不支持外送。店内餐食目前囊括了早餐、简餐、下午茶等;价格上从2元到21.9元不等,比一般早餐店贵,比餐饮店便宜。总之,这已经突破传统早餐店的范畴,更像个餐饮杂货铺。
这种零售店铺餐饮化的趋势,在便利店业态上也有体现。早年间,一些国内新型便利店模仿日式便利店,在店铺里卖烤肠、包子、关东煮等现做食品,也引进便当、沙拉等包装简餐,也有的售卖现制午餐。
涉足餐饮店也是叮咚买菜发力半成品预制菜的深化。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今年5月曾对媒体表示,目前半成品菜是公司内毛利表现最好的部门,上线半年后月销售额突破亿元,计划未来要把这块的销售规模占比提升到10%。
这不难理解。叮咚买菜虽然已经上市,亏损仍是个大问题。今年一季度叮咚净亏损达13.85亿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只有2.4亿元。这意味着如果能找到一项现金流不错的业务,对整体经营运转也有好处。
此外,过往的生鲜电商模式依赖前置仓,但前置仓不对外“迎客”,缺乏线下流量。叮咚曾试图让配送小哥担任联络员,通过加用户微信推送最新优惠信息等方式,拓展流量,但主流用户——一二线的年轻人对这份买卖之外的社群运营并不感冒。如今的“鲜食厨房店”和早餐店似乎是一种解决流量难题的办法。
前置仓生鲜电商的盈利难题,让头部玩家都在寻找新出路。相比每日优鲜发力社区零售,讲述智慧菜场和零售云新故事,叮咚买菜还在“饭桌”生意上耕耘。
猜你喜欢
年货市场新风向:多元化需求驱动品牌策略深度转型
春节临近,年货市场繁忙,线上线下融合,品质消费成主流,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碰撞展现新活力,商家需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年关将至食品消费再迎高峰,我国食品相关企业超127.2万家
年关将至,食品消费市场升温,企业扩产备货加强推广。电商平台推年货节,健康食品受热捧。全国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我国超127.2万家食品企业,山东最多,涉司法案件企业占2.11%。“千金难买我高兴”成为新消费理念,年轻人热衷为情绪买单
年轻人“花钱买快乐”成新趋势,追求物质与心理满足。《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成受访者为情绪价值消费。潮流生活相关企业超3.4万家,近五年增长显著,广东最多,涉及司法案件企业占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