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呷哺呷哺股价腰斩的背后

投中网王朵2021-07-07 18:36 大公司
今年夏天,火锅为什么不“火”了?

这个夏天,火锅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不再似从前般沸腾,似乎差了点火候。

作为火锅赛道的行业龙头,海底捞的股价自二月中旬以来一落千丈。截止6月25日收盘,已经跌至36.95,市值也随之缩水至1958.35亿港元。对比二月中旬时的最高价85.75,海底捞的股价在短短四个月内已然腰斩过半。

mmexport1625623526644.jpg

数据截图来源:雪球网 

对此,创始人张勇的回应更是令人出乎意料。“大家神话海底捞了,我本人非常反感”,张勇说道,“所有餐饮企业面临的困难,我们同样面临;所有餐饮企业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依然没有解决”。

无独有偶,“国民小火锅”呷哺呷哺也正在经历股价的持续走低。其股价更是从2月最高点27.05下跌至7月2日的7.83,下跌超过七成。

mmexport1625623529087.jpg

数据截图来源:雪球网

表现远远不及市场的预期,火锅怎么突然不“火”了?

业绩下滑,竞争加剧

2018年,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之后的业绩持续增长,企业版图也逐渐扩大。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无疑给如火如荼的火锅赛道泼了一盆冷水。受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的消费场所均采取限流管理,甚至一度关门歇业。

自2020年1月26日起,海底捞就自愿暂停了中国大陆地区所有门店的营业,由此导致集团在2020年度,尤其是上半年的主营业务受到重大影响。据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海底捞营收286亿元,同比增长7.8%;全年净利润为3.1亿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净利润23.45亿元下降了86.8%。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到来之前,海底捞的业绩问题就已经有所显现。财报显示,2018年,海底捞中国大陆餐厅的平均翻台率为5.1次/天,称得上是海底捞的鼎盛时期。这一数字,从2019年开始就出现了下滑趋势,降至4.8次/天。到2020年,这一数字近一步下跌至了3.6次/天。

mmexport1625623537835.jpg

数据来源:海底捞2019年度报告

而在2020年海底捞内地门店恢复营业后,选择了上调菜品价格来增大利润。此前,海底捞整体的顾客人均消费已逐年增长,从2017年的97.7元,涨至2019年的105.2元。面对疫情期间再一次的价格调整,顾客表示强烈不满。而后,海底捞官方发表致歉信,表示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不久,又一条#张勇回应海底捞不好吃#的新闻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对此,张勇表示:“餐饮业和火箭上天是有差异的。火箭上天有标准,餐饮没有标准。只不过是有些企业强调口味,我们不重视而已。”

与海底捞不同,呷哺呷哺主打一人食吧台小火锅,人均只要几十块钱的超高性价比曾经一度是年轻人的心头好。然而呷哺呷哺的业绩下滑更是“惨烈”。2020年全年呷哺呷哺营业收入54.55亿元,同比下降9.53%,净利润0.02亿元,同比下降99.36%。

mmexport1625623542443.jpg

数据来源:呷哺呷哺2020年度报告

近年来,大热的火锅赛道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一时间风起云涌,竞争日益加剧。几家热门的火锅品牌,几乎都靠着“火锅+特色单品”的模式圈住了属于自己的忠实顾客。主打鸭血火锅的“谭鸭血”,独具特色的卤味火锅“贤和庄”,以毛肚出名的“巴奴”,这些品牌之所以能在火锅赛道中站稳脚跟,就是打出了属于自身的差异化运营。

早在2016年,呷哺呷哺就推出了旗下新品牌——凑凑。不同于呷哺呷哺常规的理念,凑凑定位中高端市场,有着独有的用餐环境和主打火锅+茶歇新形式,通过茶饮为火锅引流。事实证明,凑凑的发展十分可观。目前,凑凑已经成为了集团另一大关键增长力。在2020年,呷哺呷哺总营收同比下降9.53%,而凑凑贡献的营收额却同比增长超过40%。目前,凑凑在集团销售额中的占比超过了30%。

火锅品类正被不断细分,而打响品牌的自身特色,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疯狂扩张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020年是海底捞疯狂扩张门店的一年。即便是在疫情期间,但海底捞的开店速度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2020年全年,海底捞新开业544家门店,全球门店总数达1298家,其中1205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93家位于中国大陆以外地区。

门店扩展虽为公司收入带来持续的驱动力,却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后续问题。疯狂开店的背后,是门店密度过高带来的单店盈利稀释,翻台率下降,员工培训不到位。除此之外还有成本上的大幅增长。与2019年数据对比,2020年公司在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上同比增长9.1%、员工成本同比增长21.1%、水电开支同比增长7.3%、财务成本同比增长88.2%。

“2020年6月份我判断疫情在9月份就结束,但是直到今天为止,我们台湾、新加坡的店还受疫情影响开不了。”事后,张勇指出自己对趋势的判断错了。“去年6月我进一步作出扩店的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目自信。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应的时候已经是3月份了。”

即便如此,张勇仍然表示不会停下脚步,一旦整合好现在的门店就会继续扩张,直到海底捞倒下来为止。

mmexport1625623548625.jpg

资料来源:熵简科技,中信证券研究部

门店扩张是当前火锅品类保持业绩增长的主要逻辑。不单单海底捞如此,2020年,呷哺呷哺旗下各品牌门店净增77家,总计1201家,其中呷哺呷哺门店1061家,凑凑品牌门店140家。与海底捞的全国布局战略不同,凑凑目前仍然着重一线与准一线等重点城市发展。门店选址基本定位在繁华商圈和购物中心。

而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下沉市场,如何在扩张的同时进行高效的经营管理和产品优化,解决扩张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海底捞和呷哺呷哺均需面临的难题。

不过,火锅赛道仍被长期看好。过去,资本市场对火锅企业的估值虚高,如今企业意识到问题所在,或许即将迎来新一轮的革新。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局,如何进一步迎合消费者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要看各大品牌在未来的进一步表现。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