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老大掉队了,亏损超6500万5亿定增告吹,来伊份“卖酒求生”
“休闲零食第一股”来伊份原定的5亿元定增“告吹”了。来伊份日前发布公告,终止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该事项原本要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亿元,用于全渠道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来伊份成立于1999年,于2016年10月登陆A股市场,主要从事休闲食品的连锁经营。如今,这家在休闲零食行业中第一家上市的企业,业绩增长持续放缓,与后来上市的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的距离越拉越大,2020年遭受疫情重重一击后,长久以来的线下营销模式面临严峻考验。在2020年,公司出现了首次净亏损。
但就在6月17日,来伊份股价再次涨停,报19.36元/股,总市值65亿元。这已经是它8个交易日内斩获的第5个涨停板,累计涨幅高达52.08%。这或许得益于,来伊份宣布“转型”卖起了酱酒。
零食老大开始卖酒
在此之前的6月7日,来伊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对投资者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醉爱酒业有限公司于2020年初推出了自有品牌酱香型白酒产品。目前,醉爱系列酱香型白酒产品已在来伊份全渠道(包括线上平台、线下门店及团购经销渠道)销售。
AI财经社查询来伊份天猫旗舰店发现,上面在售的两款酱酒,价格分别为499元和699元,优惠后到手价为489和689元,但其在6月9日的价格分别为1199元及1299元。对此,来伊份官方客服回复是“时间不同,活动不同”。
至于卖酒能带来多少收入,在6月17日涨停的这天,来伊份披露股票异动时给出了答案:公司于2019年起进行“醉爱”系列酱香型白酒的委托生产及销售工作,目前公司白酒业务处于市场推广阶段,业务规模和销售收入占公司收入比重极低;2021年1-3月份,公司酒类销售5365瓶,销售额为178.63万元,占2021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比重为0.15%。
一个做零食的企业,为什么突然卖起酒来?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AI财经社,酱酒对来伊份来说应该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很多年前公司已经买了一个酒厂,只不过产品是作为礼品和招待之用。这两年中国酱酒行业进入了爆发期,来伊份这是顺势而为,既匹配了整个行业发展,也匹配了自身需求。”
来伊份的业绩增长困境
朱丹蓬认为,来伊份“转型”背后是其业绩增长困境:线上渠道不完整,利润也不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良品铺子、三只松鼠借助电商创造营收利润的时候,来伊份还在依靠线下加盟店卖货。2020年财报显示,来伊份实现的40.3亿元总营业收入里仅有14.7%来自于线上收入。相比之下,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的线上收入分别占比达到50.9%和73.8%。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公司迎来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净利润暴跌728.65%至-6519.54万元,这还是在政府给了2947.8万元补贴的情况下。
影响来伊份利润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来伊份起源于一家上海本地的夫妻炒货店,一直以来业务范围也没有完全走出上海周边地区,其店铺主要分布在江浙沪一带,租金非常高,尤其是在上海的店铺,不仅租金高,人员工资也高。据朱丹蓬透露,“来伊份人员工资要比一般全国各地的要高30%以上”。
实际上,翻看近几年公司业绩可以发现,来伊份的营收增幅在持续减少。2016年-2020年,其营收分别为32.36亿、36.36亿、38.91亿、40.02亿、40.26亿元,除2017年有12%的增幅,其余几年增幅极少,2020年只有不到0.6%。
与此同时,投资者对来伊份的信心在逐渐减弱。2019年10月17日,来伊份首发限售股刚刚迎来大面积解禁,就遭受大股东及5名董监高拟减持,其中大股东上海爱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爱屋企管)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的股份。2021年4月爱屋企管再减持,合计不超过982.62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91%的股份。
为了挽救业绩颓势,公司寄希望于销售宣传。2016-2020年,来伊份销售费用率均超过30%,光是2021年一季度就达到26.4%,相比之下,同季度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的这一比率分别为18.2%和21.1%。此外,公司还下血本请来了流量明星王一博作为代言人。
但是,这位昔日零食界老大哥仍难找回与小弟平起平坐的资本。6月29日晚间,来伊份发布公告,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于2021年4月至本公告披露日期间,累计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792.19万元。截至当日收盘,来伊份股价报收17.16元,市值57.85亿元。相比之下,三只松鼠股价49.30元,市值197.69亿元;良品铺子股价45.36元,市值181.89亿。虽然与后两者相差最高近两倍,但由于政府补贴和沾了酱酒的光,来伊份股价暂时缓了口气,鉴于酒类在其销售中所占份量并不高,其未来能否继续支撑下去还未可知。
猜你喜欢
年货市场新风向:多元化需求驱动品牌策略深度转型
春节临近,年货市场繁忙,线上线下融合,品质消费成主流,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碰撞展现新活力,商家需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年关将至食品消费再迎高峰,我国食品相关企业超127.2万家
年关将至,食品消费市场升温,企业扩产备货加强推广。电商平台推年货节,健康食品受热捧。全国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我国超127.2万家食品企业,山东最多,涉司法案件企业占2.11%。“千金难买我高兴”成为新消费理念,年轻人热衷为情绪买单
年轻人“花钱买快乐”成新趋势,追求物质与心理满足。《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成受访者为情绪价值消费。潮流生活相关企业超3.4万家,近五年增长显著,广东最多,涉及司法案件企业占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