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汽车:被曝财务危机,尾部“新造车”淘汰加速
6月15日,智点汽车宣布完成了10亿元A轮融资,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据悉,智点汽车主要瞄准新能源物流车领域,其厢货车产品预计将在今年6月底下线,11月开始交付。
而此时,我们发现,智点汽车的股东名单中,曾经的创始人沈海寅及其已不在列,代之以参与本轮融资的衡庐资本领、株洲市国投集团、动力谷产投等。
备受外界关注的是,智点和奇点都曾有一个相同的实控人——沈海寅。此前,掌握奇点汽车实体的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持有智点汽车80%股份,而沈海寅至今仍是智车优行的法人代表、大股东。去年8月,作为奇点汽车创始人的沈海寅退出了智点汽车的高层团队,智车优行将所持智点股份减少至15%,随后沈海寅正式从智点汽车的主要人员中退出。
因为此时此刻,同源的奇点汽车正是另一派景象——5年8轮融资170亿,频现资金链断裂传言,与蔚来同期出道,四年过去却仍无法量产。6月2日,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新增两则限制消费令,限制对象为董事长沈海寅,执行标的为65.24万元和724.71万元。
尽管表面来看沈海寅已退出智点,但外界仍然质疑沈海寅此举是否为了将问题重重的奇点与智点分开,以便于另起炉灶。但可以确定的是,曾经的造车明星奇点汽车,暗淡的前景已很难改变。
如今,“新造车”赛道上头部玩家已逐渐锁定,对于始终停留在“PPT造车”阶段的创业者来说,新一轮淘汰赛逐渐开启。在这场比赛中,失去现金流的那部分车企跑得越来越慢,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决定生死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上市速度,不应该被钱约束发展,每个企业都应该争分夺秒。”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AI财经社。
创始人一年内3次被限高,5年“烧掉”170亿融资
奇点汽车常被拿来与FF相提并论,如出一辙的“PPT造车”历程,让它饱受诟病。
2014年,曾任360副总裁、金山软件集团副总裁的沈海寅创立智车优行,成为当年闯入汽车业创业互联网悍将中的一员。
创业之初,沈海寅即多次强调业务上“乘商并举”,乘用车业务主体为奇点汽车,商用车业务则放在智点。2017年4月,奇点iS6发布,它是奇点汽车首款纯电动SUV车型,沈海寅称当年年底就可以实现小批量生产。奇点汽车成为最早一批的造车新势力之一,在当时占尽先机。
然而,接下来的2018年1月,沈海寅又改口说奇点iS6在年底量产上市。10个月过去,到了年底,沈海寅又宣布推迟上市,称或在2019年春节前后上市。随后,沈海寅又改口称iS6将在2019年第四季度完成汽车的量产交付。至今,iS6何时量产还无确切消息。
量产计划一再“跳票”背后,是烧钱的造车梦。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说,一家电动车企业走到量产至少需要200亿元,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曾表示,以前看别人造车觉得100亿太夸张,现在自己跳进了才知道200亿都不够花。5年里,奇点汽车经过8轮融资,拿到170亿,但这170亿都不是真正拿到手的。今年6月,奇点汽车回应媒体称,170亿元融资中的大部分都没有落实,公司成立至今累计融资仅5亿美元左右。
奇点汽车一位高管也表示,奇点汽车并未真正拿到170亿元。因为30亿元是C轮投资,100亿元是苏州产业园的产业基金,这意味着项目开工后才能拿到钱,但实际上该项目是处于停滞状态,“沈海寅正在四处奔波,为奇点汽车寻找新的融资。”
不仅如此,2016年,奇点汽车宣布融资6亿美元,并宣布在安徽铜陵投资80亿元人民币,建一座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占地千亩。由于后来自建工厂的计划进行了调整,当年融到的6亿美元,实际落实的估计也仅为1.5亿美元。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安徽铜陵的工厂项目也已搁置。
资金链的危机,使奇点汽车陷入了恶性循环。2018年10月,奇点汽车曝出拖欠员工工资丑闻,随后,不少供应商在网上反映奇点汽车还存在拖欠款项的情况。虽然后来有新的融资填补漏洞,但自此,资金链断裂成了奇点汽车绕不开的话题。纵观奇点汽车的股东,既有英特尔资本、光信资本、伊藤忠商事等大牌资本,也有安徽铜陵市政府。但为什么依然融资难?因为没有满足投资人需求。业内人士告诉媒体:“奇点汽车迟迟无法量产,增加了投资人的疑虑,公司自首款原型车推出五年来,一直没有取得让投资人兴奋的进展。”
这个曾经在镁光灯下的造车新势力明星,现在只有在新增被执行、被限高信息时,才会重回大众视野。在今年,创始人沈海寅3次被限高,每次被限高,都会出现关于“奇点汽车如何走到这一步?”的相关讨论。事实上,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从2010年9月开始,奇点汽车的主体公司,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已经有了5次被执行人记录,历史被执行总金额达669.18万元。2017年5月,还因拖欠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被铜陵市国土资源局作出处罚。
造车新势力突围空间缩小
著名投资人阎焱曾预测,造车新势力倒闭潮不会太远,绝大部分会“死”掉,最后能活下来的就那么几家寡头。
新能源市场增长势头十分强劲。近日,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5月5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大增177%,乘联会将今年新能源乘用车预测销量调高至24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18.5万辆,同比增长177.2%,环比4月增长17.4%,呈现强势增长的良好态势。
奇点汽车同期的蔚来、小鹏、理想,已成为国产造车新势力三巨头。5月份,蔚来汽车一共交付了6711台,同比增长95.3%,依然是造车新势力中的“老大”;理想汽车5月交付4323辆理想ONE,同比增长101.3%,且新款理想ONE即将上市;小鹏汽车5月交付5686台,较去年同期增长超483%,从2021年总销量数据与去年同期交付量相比超5倍。
但即便如此,“蔚小理”仍然因价格问题而受众不敌宏光MINI和特斯拉。5月,宏光MINI销量环比增长11.7%,销量逼近3万辆大关。特斯拉Model Y销量12728辆,环比增长达到135.4%,排名第二,Model 3当月销量虽然出现下滑,但仍有9208辆的成绩,排名第三。
崔东树对我们说,目前新能源汽车分为五股力量,分别是特斯拉、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合资企业和豪华车,目前特斯拉表现最优。蔚来、小鹏等还没有真正“跑出来”,主要是因为其价格体系还没有贴近老百姓的需求,还是偏高端。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赛道已逐渐转为“红海”。蔚来、小鹏、理想三兄弟在这场比拼中暂时拔得头筹,2020年,三家公司毛利率集体实现转正。其中也不乏有一众失意者,拜腾汽车、奇点汽车徘徊造车新势力边缘,博郡汽车和江苏赛麟则被彻底淘汰出局。
与此同时,新能源车的融资难度也在加大。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曾表示,“几年前,投资人看好造车新势力的商业规划和模式,但经过长期投资未能得到回报,投资本投资回归冷静,资本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判断也逐渐变得谨慎,造车新势力融资难度加大。”
在这个问题上,沈海寅坚信,“迄今为止,这依然是个新行业,也大局未定。”而事实上,造成新势力的机会窗口正在越来越少,大局未定但基本成盘,烧钱的造车梦似乎越来越易碎。尚未上道的造车新势力,还有多大的突围空间?
猜你喜欢
奇点汽车被执行154万!CEO被限消
奇点汽车运营主体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近日新增一则被执行信息,执行标的约为154万元,执行法院为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零跑汽车离上市又进一步,卖得越多亏得越惨
继蔚小理赴港上市后,零跑或将成为第四家登陆港交所的国内造车新势力。今年3月零跑递交招股书,5个月后证监会核准零跑赴港交所IPO上市申请。这意味着,零跑距离港交所上市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