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国内新能源车的搏命战场

数科社面包2021-06-02 09:51 大公司
“请君入瓮”的挪威市场,就像一个巨大口袋:(新能源车)进场好容易,胜利杀入难。

新能源车市依旧“很燃”。

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21年4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16.3万辆,同比增长192.8%,环比3月略降12.0%。放眼2021年前4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总体零售量6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265.6%。

与行业蒸蒸日上不同,各大车企冷暖不一。

上演滑铁卢的,是近期处在舆论风口的特斯拉。根据乘联会统计,4月特斯拉销量减少近万台,环比下跌27%。其中,Model 3跌幅最大,具体销量环比大跌75.3%;另一款Model Y亦环比下跌46.7%。

与特斯拉形成鲜明对比,比亚迪、长城(欧拉)、奇瑞等国内新能源巨头都在一路高歌。

尤其是新能源造车势力,4月表现颇为不俗。蔚来、理想、小鹏、哪吒4月交付量分别为7102辆、5539辆、5147辆、4015辆,分别同比增长125%、111%、285%、532%。

尽管高增趋势不改,但新势力车企整体销量依旧较小,且相互间差距不大。

一位车企负责人指出,“虽然新能源车前期投入大,但门槛儿并不太高,这就导致入局者众多,这些车企产销差距不大,国内市场趋向白热化。”

于是,一众新能源车企不得不将目标转向海外。

       挪威是个好生意场?

       5月19日,比亚迪第100万台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创造了国内车企不大不小的奇迹。

与此同时,比亚迪开出了最新的全球战略:欧洲出口计划。首站挪威,首批100辆唐EV三季度交付,预计年内完成1500辆唐EV交付。

无独有偶,5月6日,蔚来正式宣布开始在欧洲市场提供服务,第一个国家亦是挪威:9月全新 ES8交付,智能电动旗舰轿ET7明年正式进入。而在5月23日召开的清华五道口论坛上,蔚来董事长李斌再次毫不掩饰对挪威市场布局的野心。

而更早之前,一众新能源车企也在积极布局挪威市场。2019年9月,上汽名爵ZS纯电动SUV登陆挪威。2020年6月,小鹏G3进军挪威;几乎同时,上汽328辆大通MAXUS EV30也在开进挪威。

一众新能源车企,为何独独青睐不足600万人的挪威市场?

答案在于挪威的顶层设计与市场需求,对新能源车具有“天然友好性”。

从政策规划来看,2050年欧洲将全部禁售燃油车。其中,挪威与荷兰最为紧迫,两者都将禁燃油车的时间表定在了2025年;其后是德国与瑞士,两国将禁油车时间表定在了2030年。

从市场来看,挪威也走在最前列。根据挪威公路联合会(OFV)数据显示,2020年,挪威新车销量为141412辆,其中纯电动车76789辆,市场占比超过50%。挪威也成为世界首个电动车年销量过半的国家。

从细分来看,2021年4月,在挪威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插电式电动汽车市场份额高达80.1%,远高于欧洲市场的平均水平。

这也算是比亚迪优先进入挪威一个考量,其最擅长的也是纯电动力以及插电混动集成。

对蔚来而言,大举进军挪威市场的决心,还在于高端市场的契合。

以出海挪威的蔚来ES8为例,公开信息显示,这款在售车型顶配价格已超60万元,与奔驰EQC一个价格档位。

而李斌也从不否认蔚来对高端市场野心:“我认为做一个高端市场成功概率,要比做一个十万车市场更有竞争力。“”原因有很多,包括税收、电池成本,还有另外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如果车太便宜,很多新技术用不起;二是传统豪华品牌针对中国市场的创新比较少,它们的速度更慢一些,(这都是蔚来的机会)。”

从现实来看,蔚来也是这么做的。

截至2021年4月底,蔚来3款SUV交付102803台,平均的终端销售为43.7万,比特斯拉平均单价高出13-14万。

在李斌看来,蔚来已在国内高端市场成功地站住了脚跟。

       电池荒与高成本

       毫无疑问,国内新能源车赛道变的愈发拥挤,“名企造车”渐成行业标配。

进入2021年,新入局者浮出水面。互联网巨头小米、360,家电巨头美的、海尔,房企巨头恒大纷纷亮剑新能源车。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战国时代,竞争不断加剧。

从这个视角来看,新能源车出海既属远虑,更是近忧。

但挪威市场既是车企的沃土,也是炼狱。

除了几家中国车企外,大众、奥迪以及特斯拉早已深耕欧洲(挪威)市场。日企品牌三菱与日产也将第一辆纯电车推向挪威。

“请君入瓮”的挪威市场,就像一个巨大口袋:(新能源车)进场好容易,胜利杀入难。

在新能源车企奋力冲杀的时候,车企后院却起火了。

近期,已经有多位车企老板表示,“担忧电池的供应不足”,“电池荒”蔓延开来。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联盟数据,前4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约为31.6GWh,同比增长241%。不少行业人士直呼,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太快了,电池产能跟不上了。

根据中汽协预测,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180万辆,同比增速在40%左右。

为应对电池供给不足,不少车企已通过自行投资、并购等模式,亲自进入动力电池上游领域。一个现象是,特斯拉、宝马、大众等知名企业都已切入上游锂资源的卡位战中。

“锂电池门槛儿不算高,车企进入并不难,电池主要原料(锂价)成本上升才是关键。”一位车企人士表示。

从行业来看,自2018年开始,锂价一路下滑至2020年见地。彼时,锂价矿市价约4万元/吨,现在锂价已升至9万元/吨。

按照西部证券4月30日研报显示,当前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格8.95万元/吨,较年初上涨66.30%;氢氧化锂市价7.98万元/吨,较年初上涨50.71%。

一辆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成本约占3-4成,是成本占比最大部分。而在此前,国内电动品牌吉利、蔚来都有过电池短缺的情况。“如果未来电池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将从供给与成本两个层面来卡主车企的脖子。”上述分析人士直言。

       写在最后     

       内部竞争激烈、电池供应紧张、原材料成本高位徘徊,所有这些似乎都没能动摇新能源汽车激烈扩张。

关键还在于政策支撑。5月26日,美国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法案》提案。提案计划提供316亿美元电动车消费税收抵免,对满足条件的车辆将税收抵免上限提升至1.25万美元/车;同时,放宽汽车厂商享税收减免的20万辆限额,并将提供1000亿美元购置补贴;在渗透率达到50%后,税收抵免在三年内退坡。

加上欧洲与中国一贯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迎来全球利好。

不过对微观车企来说,仅有行业利好还远远不够,一切取决于销量增长。这就不难理解,一众车企马不停蹄奔向挪威的急迫心情了。而能否成功出海开辟出第二战场,也成为检验车企成败的新风向标。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