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银行:净利暴跌77%,涉房贷款连吃罚单
传闻“被省联社接管”的温州银行正式做出了回应。
5月27日,温州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了改善股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近期温州银行引进了战略投资者入股温州银行。同时,温州银行领导班子三年任期已届满,已于5月23日顺利进行了人事调整。
此前,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信息报道,温州市委组织部5月23日在温州银行召开人事大会,大会通过由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五位高层入驻接管温州银行,该行党委书记、董事叶建清被免去所有职务,任命陈宏强为温州银行党委书记兼拟任董事长,邢岛为拟任行长,该行监事长、副行长等职务也有所调整。
我们就上述消息是否属实联系温州银行,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复;与浙江省农信社联系后,对方也未作正面答复。
但在此传闻发生之前,温州银行也负面消息屡发。前行长被“双开”、因关联交易连收八张罚单,温州银行的业绩也陷入疲软状态,其在2020年的净利润降幅达到了77%。除了业绩压力之外,温州银行还面临着罚单不断、IPO苦战十年无果等难题。日前,温州银行有近2000万股的股权流拍,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温州银行的尴尬处境。
围绕温州银行的另一争议在于,该行和房地产行业的关系十分密切。前十大股东中,有六位股东的主营业务和房地产业务相关,但这些股东中,却有的已经沦为“老赖”,有的深陷债务危机。今年以来,温州银行又再次“踩雷”涉房贷款,领到了百万元级罚单。
前行长违规
根据温州银行2020年年报显示,该行的高管中,叶建清为董事长,行长一职空缺。
叶建清是浙江省金融界的一名老将,其于2004年1月加入浙商银行,曾任职过行长助理兼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副行长等职位。2017年12月15日,温州市委发布《关于市场化选聘温州银行正职领导人选公告》,面向社会市场化选聘温州银行的正职领导人选,职位包含温州银行董事长、行长和监事长,上述3个职位聘期均为三年,基本年薪80万-150万元。2018年3月,叶建清从浙商银行副行长调任温州银行董事长一职。
在叶建清任职之前,温州银行曾有一位老行长吴华,吴华于2010年4月进入温州银行,担任温州银行行长一职九年之久。2019年8月22日,温州市纪委监委网站披露,温州银行党委委员、副董事长、行长吴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同年8月18日,温州市人民检察院“温州检察”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吴华涉嫌受贿罪、挪用公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一案,由温州市人民检察院向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事实上,外界一直质疑,行长吴华遭到“双开”与温州银行的关联交易规模较大有关。
吴华被查的前一个月,温州银保监局曾在两天内对温州银行连开八张罚单。其中涉及的违规事由包括:温州银行对主要股东、关联方授信集中度管理严重不审慎;对关联方融资业务管理不到位;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余额管理严重不审慎;为企业收购商业银行股权提供融资支持,虚增存贷款;以"明股实债"形式为房开企业提供用于缴纳土地款的融资支持等。因以上违规事实,温州银行被罚330万元。
从关联交易数额来看,温州银行也不符合监管相关规定。据评级报告披露,截至2019年末,温州银行单一最大关联方授信净额、最大集团关联方授信净额和全部关联方授信净额占资本净额的比例,分别为7.80%、15.95%和 49.13%,其中最大集团关联方授信净额占资本净额的比例高于监管规定。
引人担忧的是,温州银行的部分关联交易也暴露风险。2019年该行股东新明集团有限公司关联方应收款类投资,已累计欠息2781.86万元;远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应收款类投资累计欠息722.38万元。“温州银行的关联交易规模较大,关联度较高,部分关联交易管理方面有待提升,同时需关注关联交易可能对其余股东利益造成不利影响。”联合资信的评级报告指出。
一级资本充足率逼近红线
温州银行成立于1998年12月,前身是温州市商业银行,由29家城市信用社、6家金融服务社和8家营业处整合而成。通过8次增资扩股和股本结构优化,注册资本由2.90亿元增至53.36亿元。截至2020年末,资产规模2873亿元,存款总额1968亿元,贷款总额1397亿元。
吴华走马上任以后,温州银行迎来快速扩张时期。2011年-2018年,温州银行的资产平均同比增长20.81%,不过其经营业绩的增长并未跟上规模的增长,同期该行的营收和净利润平均同比增速分别为11.75%和4.03%。
在2017年-2018年,温州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则开始处于下滑通道。到了2019年,其营收和利润重回正增长态势,不过好景不长。温州银行在2020年,营收仅微增0.08%,净利润降幅则达到了77%。
与此同时,温州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也连年走低。2017年-2019年,该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5%、11.85%、11.17%,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81%、8.7%、8.53%。该行在2019年的一级资本充足率指标,已逼近了银保监会规定的8.5%红线。联合资信在一份评级报告中指出:“温州银行主要依赖利润留存实现资本补充,业务发展较快对资本的消耗较为明显,核心资本面临一定的补充压力。”
为加强资本实力,温州银行从去年以来加快了增资扩股的进程。2020年9月7日,温州银行在官网发布了《关于实施温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方案的公告》。公告显示,经浙江银保监局批准,温州银行将实施增资扩股工作。温州银行本次增资扩股发行数量不超过23.73亿股,拟募集资本70亿元,当时温州银行内部人士曾放出消息,“将由温州市人民政府指定的一家国有企业来认购债券”。
2020年8月,浙江省财政厅宣布,浙江省支持中小银行发展的50亿元专项债,将于2020年12月25日发行,全部用于温州银行补充资本金。本期新增专项债由温州国金通过间接入股的方式补充温州银行资本金,增资完成后,专项债券对应的股份占温州银行总股份的31.77%。
业绩承压的同时,温州银行的上市进程也历经十年,却并无结果。在2008年时,温州银行就曾发布上市议案,并在一年后成功通过上市辅导期。但之后,或许是因为业绩疲软、监管指标突破红线等原因,该行的上市进程陷入了停滞。
在2019年2月21日,中金公司宣布对温州银行开展辅导,对温州银行开展尽职调查、持续关注董事被调查事件对该行经营的影响及舆情动态,并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关联交易等领域予以辅导。
涉房贷款违规领百万罚单
温州国金入局后,温州银行的主要股东也出现变更。这也改变了其自2013年以来引入民营股东后的股权结构。
截至2020年末,温州银行持股在5%以上的主要股东包括:温州国金持股比例为31.77%,温州市名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3.81%,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81%。而在2019年末,新湖中宝和温州市名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还是该行的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8.15%、8.1%。
值得一提的是,温州银行和房地产关系颇为密切,前十位股东中,有六位股东从事和房地产业相关的业务。此外,该行流向房地产、建筑业等房地产相关行业的贷款占比也较高。
2020年,温州银行向房地产业发放贷款及垫款125.79亿元,占比12.41%;向建筑业发放的贷款为151.41亿元,占比10.86%,两者合计占总贷款的23.27%。总体来看,温州银行房地产的资金投入较大,容易受到房地产宏观政策和景气度影响,房地产业风险敞口较大。
近年以来,温州银行因为房地产贷款管理问题收到的罚单不在少数。2020年温州银行曾收到两张罚单,被罚事由中就包括涉及贷款“三查”不到位、违反房地产行业政策、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等,合计被罚178万元。
今年5月13日,温州银行上海分行又因违规向项目资本金不足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部分流动资金贷款变相用于支付拍地保证金等违规事由,被处罚款共计250万元。就在同一天,温州银行上海嘉定支行因固定资产贷款用途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50万元。
另一方面,该行股东也问题重重,股东质量有待提高。其第二大股东新湖中宝,负债规模连年增长,资产负债率较高,清偿性还本付息能力较差。出于对其大量债务到期的担忧,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在2020年3月,曾将新湖中宝家族企业评级由B2下调至B3,并将其所发行债券的有支持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从B3下调至Caa1,所有评级展望为负面,这也是12年来新湖中宝的信用评级首次被下调。
为了降低杠杆和负债,新湖中宝还走上了变卖资产的道路,旗下多个地产及公司股权相继被出售。温州银行2020年财报显示,新湖中宝还将其所持有的37.91%的温州银行股权(持股数57660万股)进行质押。这不由得引人猜测,其质押股权之举是否与债务压力大有关。
新明集团有限公司也身居温州银行十大股东之列,但现已变身“老赖”。天眼查显示,2021年4月7日,新明集团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公司,法定代表人已收到法院的限制消费令,该公司所持有的约1.7亿股温州银行股权已经被冻结。
猜你喜欢
近十年首亏、行业一哥宝座不保的碧桂园,“利润换稳健”惹的祸?
地产行业是否真正迎来筑底,碧桂园又能否成为行业复苏中最快速受益的一批,尚需市场给出答案,我们拭目以待。最新地产百强报告:净利润均值腰斩!A股地产板块两年跌3200亿
3月16日,《2023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发布,从报告的数据来看,地产行业的颓势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