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免疫疗法到基因疗法“华控基金”医疗投资版图曝光

投中网投中网2021-04-28 14:03 大公司
投资并不仅仅是识别生意而已,更是把资本配置给最有能力的企业,从而帮助社会创造长期价值。

华控基金在医疗投资坚持秉承清华校风“行胜于言”的指引,多年来潜心修炼内功,先后完成了60余个行业研究报告、200余个细分行业研究、2000余个储备项目、多个领域专家资源积累。厚积薄发,近年来投资业绩喜人。基金先后布局了肿瘤免疫疗法龙头企业君实生物、人工骨水泥企业奥精医药、晶型CRO龙头企业晶云药物、脑机接口龙头企业博睿康、RNA干扰药物头部企业苏州圣诺、高端复杂制剂领先企业浙江圣兆、国内产品数量和牌照最多的预防性疫苗龙头企业艾美疫苗等数十个优秀项目。

从本导基因案例可以看出,华控基金医疗投资不断布局各细分领域头部项目。近日,基因治疗创新药物开发企业本导基因宣布完成A轮6000万元融资,本次融资由华控基金独家领投,多家机构跟投,企业本轮融资将用于多个产品临床前与临床开发、实验室与团队建设等诸多方面。

据资料显示,本导基因成立于2018年,由基因治疗领域专家联合药物毒理学专家和工业界专家发起创立,是一家基因治疗创新药物开发的企业,拥有mRNA递送与基因编辑平台、第四代慢病毒载体平台、溶瘤病毒平台,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黄斑变性、湿性老年黄斑变性(wAMD)、造血系统遗传疾病等疾病。

本导基因自主研发的这类病毒 mRNA递送平台,被称为打通了基因治疗的最后一公里。区别于传统的 LNP、AAV等递送工具,本导基因所研发的类病毒mRNA递送技术,既可以利用病毒自身高效穿透细胞的能力来提高递送效率,又可以利用 mRNA 或蛋白质的瞬时性保证治疗安全性,可以说类病毒mRNA递送技术是一个用来递送基因编辑工具的“完美” 载体。

不过,因为研发难度大,业内很多人认为这类病毒mRNA递送技术仅仅是一种构想,并不能实现。而如今,本导基因创始人蔡宇伽博士通过10余年潜心研究,目前基于上述技术的产品临床前动物数据已发表在全球顶级期刊Nature子刊,同时已完成部分人体临床实验,治疗效果显著。

伴随本导基因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投资机构竞相追逐的明星项目,其背后的投资机构华控基金浮出水面。借此项目,华控基金在医疗领域的投资版图逐渐清晰。

基因治疗“二次革命”、华控发掘未来“物种”

递送技术的诞生是基因编辑领域的“二次革命”,一次革命是基因编辑工具的发明,但仅有这个工具的发明是完全不够的,想要将其用于体内治疗,必须克服“递送” 这一难题才能确保其发挥作用。本导基因创始人蔡宇伽博士曾直言:“谁能解决递送问题,谁就掌握了将基因编辑工具用于临床的主动权。”

虽然拥有革命性的技术,但本导基因在创始之初并未获得资本的关注和支持。主要原因是,其提出的 VLP 虽然是一个“完美” 载体,但研发难度极大。

投资机构追求确定性,对于这类超前的技术性难题,投资时也会再三考量。华控之所以能看到、找到、投到本导基因,是基于深度的行业研究进行的判断。

投资未来,总是会看到那些独特的、处于成长早期的物种。而想要把握住明天,今天的行驶中,就不能从后视镜看未来。一家投资机构想要独占鳌头,就要在别人没有看懂时,提早半步下注,并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更多的研究就是为了减少"感性的决策",更深的研究亦是为了更准确的"理性决策”。

只有在不受到认知误差所蒙蔽时进行的投资,才能提高投资的准确性。

通过行业研究华控基金很早关注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的投资机会。“基因治疗行业具有市场空间巨大、技术门槛极高等特点,过去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突破,但递送技术依然是最大瓶颈,”华控基金董事长张扬先生表示:“本导基因创始人蔡宇佳博士及团队在基因编辑递送技术上成功实现了‘从0到1’的创新突破。”

2020年3月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首次进行人体临床试验、2020年10月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等重大里程碑式事件,使得基因治疗行业技术日趋成熟、受到资本追捧。

“华控在去年重点扫描该行业国内优秀企业,成功寻找到开发出全球第四个经过人体临床验证的递送系统并完成世界第二例人体CRISPR-Cas9基因编辑非注册临床研究的本导基因项目,并顺利完成项目独家领投。”

截至目前,本导基因先后成功开发出CRISPR-Cas9 mRNA类病毒递送基因编辑技术、下一代慢病毒递送技术等多个原创性递送技术平台。公司原创性的病毒性角膜炎治疗产品,临床前动物实验数据极其完美,目前在国内顶级眼科医院正在进行非注册人体临床实验。企业同时布局了基因编辑技术治疗遗传性或传染性疾病、转基因技术治疗血液病、mRNA疫苗等多个产品管线。

未来,基因治疗技术将应用于现在无药可治的重大疾病,通过本导基因的投资,华控对医疗项目的投资底层逻辑也逐渐清晰,即通过研究实现价值投资,投资那些拥有创新技术和能力的企业。

关注行业生态模型,遵循商业本质

华控对医疗领域的布局始于2015年,在此之前,中国药品以仿制为主,传统企业注重销售、轻视创新产品开发,国家监管松懈、审批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医疗行业投资机会较少。2015年中国医疗政策改革后,鼓励产品创新、加快审评审批等利好政策之下,大量海归回国创业,使得中国医疗行业真正进入创新价值投资阶段。

借由中国医疗政策改革拉开序幕,华控开始加速布局在医疗行业的投资。截至目前,华控基金布局医疗行业5年有余,在整体基金组合中,医疗方向投资比例逐年升高,占比达30%。华控基金已经投资数十家优秀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投资的项目中多个项目已经成功IPO或者处于申报境内外上市阶段。

重视质量而非数量,让华控基金在甄选行业时就十分谨慎。医疗领域的万亿蓝海,其中涉及细分领域众多,华控基金在甄选行业时,会全方位观察行业的生态模型,关注商业模式和生意的本质,而并非是风口的方向。

2020年年初,疫情席卷全球,在多数行业受到疫情冲击时,因具有抗周期属性,医疗健康行业被视为最佳避险赛道。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共有485家医疗健康企业公布融资事件,已公布融资额超过2000亿元,可谓是“吸金”洼地。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互联网医疗赛道,在线问诊成为疫情中最热门的领域,受到了资本的追捧。

虽然行业火热,但华控基金并未跟风。“在线问诊行业受益于疫情影响,导致很多患者需求极其强烈,出现了代表性产品订单暴增的情况。但我们分析判断后认为,该行业门槛相对较低、竞争格局呈现地域性、未来对医院/患者的议价能力较差、商业模式还不够清晰,因此暂缓对该领域进行布局。”华控医疗团队负责人表示。

遵循行业生态研究的原则,是华控基金布局医疗领域以来一直坚守的底线。从2016年开始,基因测序、AI医疗、细胞与基因治疗、疫苗、基因治疗、高值耗材、体外诊断等多个行业出现投资热潮期,华控基金始终坚持行业研究,果断地放弃了一些领域,如仿制药、生物类似药、低值耗材、特医食品、家用设备、第三方诊断、医疗信息化系统等门槛相对较低、竞争激烈的行业。

取舍之间,华控基金选择了对具有市场空间大、行业门槛高等特点的新型抗体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医药外包服务、体外诊断、高值耗材等行业进行重点投资和布局。

沿着这些细分行业,华控以研究驱动进行投资,这正是华控的强项。

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将医疗行业整体布局构架搭建清晰,得益于华控的研究基因。从2007年成立至今,通过在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方向上,华控建立了TOP—DOWN式的行业研究方法论。通过这种先深度行研、再精准扫描的方式,华控能将复杂的商业世界简化,通过自有的逻辑公式,发现那些真正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和项目。

如法炮制,华控再将这种方法复制到医疗领域。事实上,对行业研究的核心能力,就是对商业本质的洞察。华控内部有一个独特的晋升体系,每一位入职的员工都要先从研究员做起,先掌握行业研究方法论,然后才能加入投资团队。

目前,华控已经完成60余个行业研究报告、扫描200余个细分行业、储备2000多个项目和积累200多个专家资源。“华控每年都会梳理医疗行业图谱,根据行业研究整理出未来1-3年重点投资细分行业,然后进行细分行业扫描寻找头部企业进行投资,另外我们会定期总结分析行业政策变化和重大里程碑事件,寻找新的投资机遇,有了成功的经验在前,之后就是循途守辙,加速前行。

投资颠覆性技术、选择高成长性龙头企业

价值投资,依靠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基础,与此同时,还要控制体系不被外界情绪所侵蚀。华控医疗投资的基础,就是坚持投资有机会成为伟大企业的项目。这一目标实现的前提是,投资有颠覆性技术/产品的项目。

截至目前,华控在医疗领域的投资已经初具规模,过去几年,投资的苏州圣诺开发了独特的RNAi递送系统、产品已进展到临床II期、未来将造福广大患者;奥精医药开发出全球领先的人工骨水泥、推动了全球人工骨行业快速发展;本导基因开发出全球第四个经过人体临床验证的基因编辑递送技术、使得中国原创性技术站在世界前列。

2021年伊始,华控基金迎来了本年度第一个IPO——被投企业奥精医疗成功过会,标志着华控基金在医疗领域的长远布局逐步得到市场验证。

华控对奥精医疗的投资可追溯到2017年。当时,正值奥精医疗发展的关键阶段、企业财务阶段较为早期,华控基金以领投身份投资金额超过亿元人民币,到2021年,企业成功上市,仅用了3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对被投企业的投资到上市。

医疗器械领域,细分市场多、单一产品规模小、多学科融合等,华控基金的选择标准是,始终选择具有高成长性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

“医疗器械领域的投资机会主要是国产替代进口、技术升级换代等,主要投资风险在于国家政策变化,如集中采购、带量采购等对行业竞争格局、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未来医疗器械行业存在大量投资机会,有待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和寻找优秀标的。”华控医疗领域负责人指出。

2015年,华控就围绕国产替代进口和技术升级换代的机会,对医疗器械行业进行了深入的扫描。在行业深度挖掘过程中,华控发现人工骨行业处于国产替代窗口期,国内龙头企业奥精医药产品经过严格临床实验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能发现该项目与华控的清华基因相关。华控基金起源于清华大学,大部分投资组成员均来自清华大学,具有丰富的清华资源。此外,奥精医药创始人崔教授在清华大学任教,可谓师出同门。

在接触到奥精医疗时,华控医疗团队从行业和企业两个维度判断,该项目具有极高投资价值:行业层面,人工骨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进口窗口期、市场规模未来长期高速增长;企业层面,创始人成功开发出行业领先的人工骨水泥产品、并且已经经过大量人体临床验证、取得顶级医生认可、未来将进入快速放量销售阶段。

“在立项、预审、投决等环节,大家主要关心未来行业政策变化、竞争格局变化、企业未来持续创新能力等情况,项目组经过详尽的尽调和外部专家访谈、充分论证并回答了投委会的问题。”华控医疗团队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从接触到完成投资仅3个月时间。

华控投资后3年时间里,公司净利润增长超过4倍,验证了华控对这一项目判断的正确性。

投资不仅是投未来,更是投梦想

成立于2007年的华控,至今已经走过14年投资生涯,经历了市场的起伏变化,华控总结了一套成体系的投资方法论。如果用一句话归纳其投资风格,那就是自始至终坚持价值投资、自上而下从行业入手筛选优质项目。而医疗领域的投资亦传承了华控一贯的价值投资、研究先行等理念,坚持行胜于言、低调务实、稳健大胆的投资风格。“判断标准始终一致,选择具有高成长性细分行业中头部企业进行投资。”

投资并不仅仅是识别生意而已,更是把资本配置给最有能力的企业,从而帮助社会创造长期价值。这是价值投资的真谛,也是华控对医疗行业投资的理解和格局。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