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中国外企彻底MBO第一单诞生
近日,国内高价值信息管理平台“印象笔记”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真成投资、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敦鸿资产、同创伟业、瑞壹投资跟投。
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核心业务发展、推进多种新业务的发展与融合,同时将投入新研发中心的建设,增加印象笔记在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研发,助力产品的持续迭代升级。
最早,印象笔记是Evernote的中文版产品,于2012年进入中国,也是最早为中国用户提供独立中文版软件服务的硅谷公司之一。2018年6月,印象笔记在唐毅带领的中方管理团队的推动下,重组为由美国Evernote公司、A轮独家投资方——红杉宽带跨境数字产业基金、印象笔记管理团队三方均衡持股的中美合资独立运营实体,落地上海自贸区。
如今,独立发展近3年,印象笔记已从单一的工具应用,发展成为涵盖个人SaaS服务、企业团队SaaS服务、内容平台、智能硬件的综合性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B轮融资后,中方管理团队成为印象笔记最大持股方。这意味着,印象笔记不仅在架构上满足了A股的上市要求,也成为了中国外企彻底MBO的第一单。
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为登陆A股做足准备
作为全面布局C端与B端业务生态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印象笔记的B轮融资进程可以说是相当顺利。
由于投资人对公司的热情与认可度很高,在最终进场的基金选择上,唐毅也进行了一番平衡与取舍。“在主动找来的机构中,有不少投资人都是印象笔记的老用户,与我们思路一致。这是我们很在意的。”唐毅表示。
事实上,除了深度理解印象笔记产品之外,不论唐毅还是老股东红杉宽带跨境数字产业基金投资合伙人、印象笔记董事会成员徐全利,他们内心都还有第二条衡量标准,即基金背景与专注领域的多元化,以符合公司的未来发展架构。
徐全利直言,印象笔记的B轮融资要同时达成两个目的:一是满足A股上市的要求;二是印象笔记中方管理层MBO的成功。
“这两点对于印象笔记将来的顺利发展至关重要。”徐全利表示,此轮融资过后,印象笔记的企业治理结构和股权架构都将调整为最受证券交易市场认可的形态。
按照印象笔记当前的发展速度、方向及状态,甚至可以说,此次B轮融资很大可能就是公司的Pre-IPO轮。因为在这轮融资之前,公司的现金流已经为正。
“我们预计在2-3年内能达到科创板或创业板的上市标准。”唐毅透露。
当然了,站在基金角度,投资人看好印象笔记则在于其整体的业绩亮点以及未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本轮融资领投方之一,真成投资管理合伙人李剑威表示:“印象笔记中国团队经过所有制改革之后,转变成一个既融合了全球顶级品牌和多年产品积淀,又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化的快速反应的创新互联网公司。过去3年公司的快速发展,证明这是一次非常有成效的外企混改。印象笔记除了有优异的产品运营指标以外,还有令人兴奋的产品路线图,有机会在记录类硬件和服务领域做出全球首创的创新和突破。”
跑步迈入新阶段,国内第三个办公室落地成都
在印象笔记的融资计划中,其中有这么一个用途——投入新研发中心的建设。这里所指的新研发中心,即印象笔记成都研发中心。
2021年3月,印象笔记成都研发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据悉,该研发中心是印象笔记在西南地区的总部,也是印象笔记在国内的第三个办公室,或者说第三个基地。
“不论从人员的数量,未来业务的成分,研发的含量和科技的含量,成都研发中心都是公司最重视的中心。”唐毅表示。
目前,印象笔记在国内共开设了三个办公室,分别为北京、上海自贸区以及四川天府新区。从印象笔记的公司规划来看,这三个办公室分别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分别为研究运营、资本市场对接、以及创新业务。
而成都研发中心的设立,无不意味着印象笔记已迈入发展的新阶段。
据唐毅透露,自分拆独立以来,印象笔记花了半年时间接收代码与知识产权,此后便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2018年8月,印象笔记上线专为中国用户开发的Markdown、电脑端密码锁、Wigdet剪藏等功能;2020年,印象笔记与腾讯教育应用平台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将推出的“印象笔记教育版”APP独家嵌入腾讯教育应用平台;2020年8月3日,印象笔记还宣布上线独立的“印象团队”App,发力B端业务……
“我们非常像在帆船比赛中一边奋力比赛,一边升级船只。我们不可能进港升级完船只再去比赛,只能边比赛边升级,更大的挑战是肯定的,但我们赛得还不错。”唐毅曾如此形容彼时的状态。
如今,唐毅口中“不错的比赛”拿出了显见的可观数据证明:截止2020年3月,印象笔记的用户量达到2亿。要知道,在2016年时,印象笔记的用户量只有2000万。
打破边界,做用户的第二大脑
在唐毅看来,印象笔记的整体业绩之所以有近乎飞跃的突破,离不开公司始终坚持的两个原则:打破边界与恪守初衷。
打破边界即公司不仅要打破C端与B端的边界、还要打破工具和内容平台以及软件和硬件的边界。
“我们需要重申的是,印象笔记始终把C端和B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唐毅直言,印象笔记在B端的策略是充分关注B端用户,以C端的方式为从C端到B端的团队和企业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据悉,沿着C端与B端同时推进路线,未来1-2个月内,印象笔记将推出“多人多屏动态编辑功能”(发稿时已上线)及依靠“智能语义双向链接”构建“个人智能知识星图”等全球领先的智能化产品功能。
“个人知识星图是基于语义挖掘的双向链接功能所形成的知识网络。在这些功能和技术的实现上,我们专注于原创性。当这些功能部署完成后,相信我们会在B端取得更加快速的发展。”唐毅表示。
此外,恪守初衷的原则即印象笔记始终遵循最初Evernote创始人的那句话——Remember everything。从长远战略看,印象笔记是要做用户的“第二大脑”。
这一点,从独立后印象笔记的发展脉络上也可窥探一二。最初,独立后的印象笔记只是单一的工具应用,随后便发展成为涵盖个人SaaS服务、企业团队SaaS服务、内容平台、智能硬件的综合性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成为用户‘第二大脑’”的初心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2020年印象笔记推出业界领先的“超级笔记”编辑器,用模块承载非结构化的笔记内容,拓展对音视频格式的支持,并引入丰富的第三方模块,逐渐赋予产品更多的智能化属性。并且,在SaaS订阅业务快速提升的同时,印象笔记的智能硬件业务也迎来了强势增长,给“第二大脑”增添了更多灵活性和智能性。
“追求科技创新是印象笔记与生俱来的成长基因,独立发展的印象笔记始终秉承初心,用新技术赋予产品更智能的内涵和外延,为近2亿中国用户提供日益完善的产品和服务。这一轮资本的注入,将助力印象笔记继续领跑行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实现前沿技术的落地,为印象笔记产品赋能,为用户打造出更加智能实用、无处不在的‘第二大脑’。”唐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