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销量大幅下滑后,极氪能成吉利的救兵吗?

AI财经社丁雨馨2021-03-25 09:36 大公司
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场,往往稍有迟疑,可能就会在对抗中处于下风。

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场,往往稍有迟疑,可能就会在对抗中处于下风。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吉利汽车(0175.HK)发布2020年财报,显示其全年总营收和净利同步下跌,分别为921亿人民币和55.7亿人民币。销量方面,吉利汽车全年销售132万辆,同比下滑3%。其中,新能源车大幅下滑40%至6.8万台。

吉利新能源滞后已是业内共识。尽管2018年宣布全面电动化,但2020年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重回2018年水平。在更早的2015年,吉利汽车发布“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在2020年让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但实际占比仅为5.2%。

究其原因,有声音认为,吉利缺乏统一的电气化战略是主因。相比东风、上汽、广汽等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2019年以来,吉利接连推出包括几何、极星在内的多个新能源子品牌,销量相比热度颇有一番雷声大雨点小的意味。作为稳坐四年国产乘用车品牌头把交椅的“自主一哥”,吉利新能源的步伐似乎远比舆论造势要犹豫得多。

财报发布当天,吉利还宣布推出定位高端纯电智能汽车品牌“极氪”。截至当日收盘,吉利控股收盘下跌6.63%;24日,股价继续跌逾10%。大和发表研究报告则指出,公司推出极氪品牌发展高端电动车,可能致使盈利能力受潜在亏损影响。

电气化战略犹豫不决

官方信息显示,不同于沃尔沃合资的极星,极氪由吉利汽车、吉利控股集团共同投资,李书福亲自出任董事长,安聪慧出任CEO,其战略身份可见一斑。不仅如此,极氪新车型将在4月上海车展亮相,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方面还透露,四五年前在打造浩瀚平台时,就已着手筹备这一全新的高端电动车品牌,但受限于上市公司要求,信息一直没有披露。

但实际是,步入2019年后,吉利以年为单位推出一个又一个高端新能源品牌:2019年推出定位高端纯电的几何汽车,2020年与沃尔沃合资成立高端纯电极星汽车,2021年再度推出“高端智能纯电”极氪汽车。

需要承认的是,不断叠加的新能源品牌,并没有为6.8万辆新能源年销量的吉利带来太大颠覆。数据显示,2015年的“蓝色行动”在2017年仅为吉利带来2.5万辆的新能源销量,2019年迎来销量巅峰也不过是11.3万辆。

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认为,吉利于2015年提出的“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以失败结束,主要原因是吉利近几年在传统燃油车领域高速增长,资源及精力主要放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有关。在推进蓝色计划的同时,吉利向燃油车业务倾斜的迹象却越发明显。得益于燃油车销量,吉利汽车年销量近年狂飙突进,如今已能够比肩合资品牌。吉利的营收也因此从500亿水平逼向千亿水平。

有业内人士认为,吉利在新能源战略上之所以显得紊乱,是因其奉行“边走边看”的思维,“电气化决心不够,才导致有一搭没一搭,一会儿几何,一会儿极星,后知后觉发现竞争对手已经整装待发,所以极氪又来了。”

继2021开年以来,吉利汽车更新步伐从以年为单位加快至以月为单位,联姻富士康后,在相继联手FF和百度,又在3月23日财报发布当天,高调宣布成立极氪公司。

多品牌战略成效疑问

对于极氪的品牌定位,一位吉利控股内部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不同于打性能和设计牌的极星,极氪定位潮流和科技,“双方在品牌调性、产品定位、用户人群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

尽管拥有多个不同定位的品牌,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并不具备显著优势。

在核心技术层面,比如自动驾驶,吉利不得不依赖于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虽然双方成立了合资公司集度汽车,但吉利并不占据多数股权。“换句话说,就是没有话语权。”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数据显示,集度汽车注册资本20亿元,持股股东为百度关联企业达孜县百瑞翔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占股55%),吉利控股关联企业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占股45%)。

“电池更不用说,也是来自第三方供应商”,该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自给自足的比亚迪,吉利旗下多款新能源产品电池均来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一类的第三方。“车机上,吉利控股子公司沃尔沃与亿咖通成立合资公司,开发车载智能系统,但截至目前,亿咖通的赋能作用还不是十分明显。唯一有优势的是它与沃尔沃联合研发的浩瀚架构纯电平台。”

即便是自家平台背书,也难以绕开多品牌战略带来的优势重叠。2020年9月,领克推出一款全新纯电概念车ZERO Concept,宣传称该车也将使用SEA浩瀚架构。极氪诞生的消息传出后,关于ZERO将划转至极氪旗下的消息迅速传开,但该说法并未得到官方证实。

几何、极星、极氪等子品牌,甚至是吉利品牌和领克品牌旗下的新能源产品,如何在营销以外层面拉开实力优势,对吉利无疑是一次大考。即便是在细分领域做到分工明确,如何整合各个品牌也会是一道难题,更不用说发挥联动效应。

另一方面,任万付认为,多品牌战略既是本身实力的体现,也是对未来发展不确定的一种表现。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