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的上市梦:哈啰出行帮它实现?
近日,哈啰出行传出赴美上市的消息,时间预计在2021年二季度,募资额约20亿美元。
斗转星移,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李开逐曾在2020年7月份声称“如果有机会,会考虑科创板”,如今,计划赶不上变化,哈啰出行从瞄准A股到美股,但不变的是奔向资本市场上市的决心。
有业内人士称,共享单车市占率第一的哈啰出行底层业务运行平稳,登陆二级市场后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新业务布局,其“普惠生活平台”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同时,也有另一种声音,“主营业务增长乏力,哈啰的股东方也有退出的需要”。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哈啰出行拟上市的背后,蚂蚁金服、春华资本、宁德时代等众多资本皆位列投资人队伍,一场资本盛宴即将开启。
从哈罗单车到哈啰出行
2015年,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软件工程师李开逐踏上了创业之路,成立了哈啰出行。成立第一年,哈啰做的是智慧停车项目。当意识到共享出行有更大的用户基础和用户需求,同时哈啰团队的技术能力、研发能力又能与之匹配时,哈啰决定踏入共享出行领域。
彼时,共享单车领域的竞争日益白热化,26家共享单车公司“抢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已经明显不够用了。摩拜和ofo更是在资本助力下展开攻城略地的激烈争夺,单车大战一触即发。
2016年11月,哈罗第一辆车投到了第一个城市。李开逐曾坦言面对声势浩荡的单车投放战争,他也曾陷入焦虑,“这种市场发展模型是不健康的,但究竟这种不健康的现象会持续多久,却是个未知数。”
哈啰能做的只有坚持。避开头部企业锋芒,进军二三线城市,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2017年夏,行业拐点出现。在得知头部同行在供应链上出现订单取消、付款延迟等问题时,李开逐认为“疯狂消耗资源的模式可能即将走到尽头了”。同时,哈啰斩获新一轮融资,力量得以进一步壮大。
2018年,哈啰推出全国免押,这一动作成为行业标志性举措。哈啰团队认为,行业内外部环境下,同行倒闭造成押金问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不仅政府管理部门关心,用户也最在意。其次,推出全国免押也是基于适应用户需求,以及部分城市测试结果的举动。当共享单车行业经历洗牌,一众单车企业被迫出局时,哈啰一鼓作气,在2018年5月份登上行业第一的交椅。
重视精细化运营和资金使用效率的哈啰发展速度加快,逐渐完善从两轮到四轮的布局。2017年,哈啰试水电单车。2018年7月,哈啰单车日订单量逾2000万。2018年9月,哈罗单车宣布企业正式更名为“哈啰出行”,并启用全新的品牌标示系统。2020年7月,哈啰宣布正式进军网约车市场。
目前,哈啰出行旗下拥有哈啰单车、哈啰助力车、哈啰电动车和小哈换电、哈啰顺风车、全网叫车、哈啰打车等产品。截至2020年10月,哈啰单车和助力车目前均已完成国内超460座城市的规模覆盖,哈啰岀行累计服务国内超4亿用户,累计完成近300亿公里骑行总里程。
蚂蚁金服、GGV、深创投等资本轮番助力
哈啰出行之所以能够后来者居上,除了企业战略部署外,与一路走来扶持其前进的资本密切相关。
据信息显示,自成立以来,哈啰出行共进行了15轮融资,融资金额累计逾百亿元。在堪称豪华的投资人队伍中,既有阿里旗下的蚂蚁集团、复星集团、威马汽车等产业集团,又有愉悦资本、GGV纪源资本、春华资本等一线投资机构。其中,蚂蚁金服先后参与6次投资,是其主要投资人。
注:来源于天眼查
2017年、2018年,蚂蚁金服连续投资哈啰出行的D轮、E轮,以及多轮战略融资。投资后,无论是免押金政策,还是支付宝入口,蚂蚁金服都给予了哈啰很大支持。同时,哈啰也成为支付宝布局线下支付场景的工具之一。
对于出行的重视,从蚂蚁的招股书中也可见一斑,“加强支付宝平台建设的投入,持续产品创新和增强用户服务能力;继续扩展支付宝 APP 的日常生活应用场景以及用户体验,包括餐饮、出行、娱乐、健康及便民服务等日常生活服务的各种场景服务方面的投入,提升支付宝平台的用户规模和活跃度”。
据天眼查显示,哈啰出行的控股公司是江苏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年11月30日之前,江苏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称为江苏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哈啰普惠的大股东为持股35.94%的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而上海云鑫为蚂蚁科技100%持股。永安行为二股东,持有哈啰普惠的股份占比为23.26%。
哈啰似乎成为阿里系布局出行的一枚棋子,据公开资料显示,永安行低碳的经营范围为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开发、制造、集成、安装、调试、销售及公共自行车系统信息技术服务,运营管理服务;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电动滑板车、电动汽车、自动售货机、人工智能设备的开发、制造、销售、租赁和服务等,这些和哈啰出行的经营范围更为互补,似乎为以后整合做好了准备。
“共享单车是一个自行车租赁生意,它的生产制造成本在整个生命周期成本里占比并没有那么高,但后期的运维费用占比非常高。”2016年在看了市场上所有共享单车项目后,GGV执行董事李浩军认为哈啰团队对自行车租赁生意的认知比其他公司来得更靠谱、更踏实。
在对团队的认可上,李浩军和GGV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达成一致。在哈啰第一轮融资结束后,符绩勋曾表示,虽然哈啰是小团队,但团队的技术能力非常强大,“目前无论是ofo还是摩拜,在技术和运维的精细化上都不如哈啰”,其次,“如果哈啰的模型能跑通,将来哈啰能打败ofo成为第二名。”
如今的哈啰不仅在单车领域成为第一,在电单车,换电,校园车,网约车,送货服务、电商,甚至游戏等新业务中,也保持着迅猛的劲头。
赴美IPO是否为造血捷径?
经历大洗牌后的共享单车领域,曾经的摩拜、ofo、小鸣单车已经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青桔单车、美团单车、哈啰单车。
据《中国两轮共享出行产业科技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哈啰、美团、青桔APP与小程序合计活跃用户数分别为7232万、2836万及4353万。哈啰、美团、青桔三家的比例约为5:2:3。其中,哈啰单车领跑共享出行用户数。“共享单车只是起点,不是终点。”在2019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高峰论坛上,哈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表示。
听起来很美好,然而,现实很残酷。
在网约车战场,滴滴和美团具备先发优势。2016年8月1日, 滴滴和优步中国宣布合并后,占领了逾90%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领军者。2020年,滴滴推出独立打车品牌花小猪,致力于打造实惠出行。2018年,美团打车在北京、成都、杭州等7个城市上线了App打车入口,如今,发展势头日益凶猛。
在易观分析高级分析师姜昕蔚看来,哈啰出行基于共享用户和共享生态以单车为切口进入到出行市场,做相关业务的延伸和拓展是可行的。然而,就运营效率和用户服务效率来讲,相对于滴滴等资深玩儿家,哈啰出行在网约车市场格局中并不占据绝对优势,来自于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的挑战依旧存在。
当然,哈啰出行想做的并不仅仅是出行。
在本地生活服务业务上,滴滴推出货运、社区团购等业务,美团在外卖、酒店、旅游、民宿、电影和生鲜等业务上,将生活服务品类一再增加。哈啰出行也不甘示弱,2020年4月,进入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上线“吃喝玩乐”。2021年初,在珠海、汕头等城市小范围内试水社区团购业务。虽然哈啰出行展示了发展的多元化,但在非出行领域的某一细分赛道上跑出来,对于哈啰来说也并非易事。
如今,作为主营业务的单车盈利难已成为行业共识。如果共享单车只有3年寿命,老车需要报修、迭代,新车制造又添成本。摩拜以及ofo始终无法实现的造血正循环,哈啰出行的血液从何而来?自2019年12月最后一轮融资后,哈啰至今没有融资新动向。赴美IPO是否为哈啰出行的造血捷径?
对于哈啰来说,前面有想象空间,有资本市场等着它完成共享单车第一股的一跃。当然,与之发展相随的也有风险,有压力,有不可预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