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价虚实:仅有学区房一夜20万,量涨价平
一向被房地产行业视为“最稳定”的北京房市,近两个月突然变得不太平。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月,北京新建住宅网签4832套,同比上涨68%;二手房住宅网签17513套,同比上涨104%。
自2017年“317”调控新政出台后,北京楼市就呈现出平缓慢涨的态势。但随着这一轮成交量上涨,一部分购房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深圳、上海房价上涨的刺激下,北京似乎有些坐不住了。
不过,更严的稳房价政策已经在路上。几天前,北京市住建委主任王飞公开表示,要维护和整顿房地产市场的秩序,尤其是打击中介、自媒体恶意炒作,以及违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而且近期北京已就此展开了专项行动。在链家、贝壳等头部中介机构的APP上,原先可以查询“区域行情周报”的入口和成交量信息早已暂停对外公示。
这一轮房价异动似乎已经进入了新的调整期。
房市异动,有人被中介忽悠冲动买房
近日,我们走访了北京的中介机构,多位房产经纪人颇为感叹。他们说,从上个月开始,北京的二手房成交量明显增多,周末带看量甚至有去年的5倍之多。
“1月份库存量去化很多,但新增房源跟不上来。很多业主对自家房子的预期很高,我们遇到过一位,第一天挂牌价还是430万,第二天就涨到450万。”链家经纪人王金金表示,自今年元旦以来,不论是业主还是客户,心里都对房价有着过高的期待。
图/视觉中国
上周,王金金半夜11点接到客户来电,预约第二天去看房,他有点懵了,因为这原本是个不着急买房的长线客户。去年10月,王金金第一次认识这对夫妻,对方预算400多万元,打算在五环外买一套150平米左右的三居室作为改善住宅,但他带看过后,对方却说想再等等。
“他们名下有一套房,本来打算今年6月把父母户口迁到北京后,就可以再按首套房40%的首付比例进行购买,少花点钱,因此一直拖着。”王金金听客户说,他们是受上海、深圳的房市变化影响了,担心北京市场也有变化,所以突然有点着急。
于是,三天时间里,王金金带他们看过六次房,筛选了30套,最后对方按照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选择了西城区一套“老破小”的开间。“现在西城区的房子,只要挂牌价格别超出市场价太多,基本登记三天就能成交。”
AI财经社了解到,在西城区最有名的德胜门学区房,有业主挂牌仅2个小时,排队看房的客户就超过30位,有些客户不看房直接跟业主约谈,业主则更倾向能全款支付的客户。
不止是西城区,海淀区的学区房在去年半年内,每平米房价的上涨幅度超过2万元。一套50平方米左右的一居室,平均上涨100万元左右十分常见。
不过,这一轮北京市场变化实则十分复杂,并非人们口中的一律看涨。据贝壳研究院统计,2020年以来,4个远郊区除外的12个城区中,仅有3个区房价上涨,分别是海淀、西城及朝阳,东城基本持平,其余城区均下跌。学区房因锁定教育资源,也成为这一轮房价上涨的特例。整体来看,这一轮北京房价上涨城区区域比例实际并不高,仅为25%。其中,海淀区均价同比上涨2.4%,领先其他各区,西城以1.9%的涨幅位列第二,在多校划片实施的影响下,价格涨幅实际是在收窄。
希望隐去所在机构名称的中介店长刘波告诉AI财经社,客户的焦虑情绪,的确有部分是被同行点燃的。上个月,一直跟他看房的客户,突然找到别家中介机构带看,“当时我们有同事悄悄跟着听,对方一直告诉客户房源紧俏,说业主在外地很难配合时间,如果不尽快签合同,很快业主就要涨价,要么就被别人抢先了。”据该中介介绍,那是一套朝北的一居室,挂牌很久,在他看来属于不太好卖的房子,但是在这位中介的煽动下,当晚,这名客户就签约了。
被牵着走的买房人
在这之前,深圳、上海已经完成了一轮楼市的涨幅,在各地以学区房为开端的房价涨势,带动了整个二手房,乃至新房的成交热潮。资本的轨迹往往是如出一辙的,北京楼市学区房涨价苗头显现之时,涨价的恐慌也自然开始在买房人群中蔓延。
最近一段时间,此前仅是线上关注新房交易趋势的张晨,开始转身投入到买房阵营中。他没想到的是,工作日下午的售楼处现场,人头攒动,即使到了晚上7、8点,这里的人们还是乌央乌央的一大片,不肯散去。这与他往常的看房场景大不相同。张晨记得,上一次密集看房还是去年国庆前期,但那个时节的售楼处现场还是一副门可罗雀的冷清氛围。
图/视觉中国
在密集走访了大兴、亦庄、昌平等区域多个项目的售楼处后,张晨直观感受到,人们的买房情绪的确是突然高涨了起来。但真正让他讶异的,还是在实际订房过程中。无论是新房的成交速度还是成交价格,都超过了张晨此前的预期。
“我在订房过程中发现,如果前天看的房子没有订,第二天很快就没了,而且不少房子的价格也会有所上升。比如前几天看的融创的项目,昨天二期开盘均价直接涨了2000元。这种情况下,很难不着急。”
经历了几轮房源被抢的失落后,张晨不得不改变此后的看房流程,从单一的咨询房源改为先付定金锁定房源。“后来我看房流程就变了,去了先交定金定下来,然后再看房。这样的话就能提前锁定价格和房源。”
尽管看上去有点疯狂,但用这种方式,两天之内,张晨提前锁定了4-5套房源。张晨心里打定了主意,赶在楼市行情爆火之前,应该抢先下手。像张晨一样因担心楼市涨价,转而买房的人还有很多。
刘波坦言,2020年下半年他就发现,随着交易量的平稳上涨,好房子卖得很快。“翘尾从12月底开始,因为网签破了两万套,刺激了客户年底买房的心态。”
贝壳研究院统计显示,2020年北京二手房市场即使在疫情影响下,购房需求仍持续释放推动市场韧性复苏。虽然一季度成交腰斩,但疫情之后“奋力”追赶。从北京链家二手住宅成交数据看,2020年前三个月,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北京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下滑56%,尤其是疫情最严重的2月,成交同比下滑86%。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被阻滞需求逐步释放。4月起,单月成交同比转正,年内后8月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增加43%,这使得全年总成交不降反增。
事实上,北京房价的升温与房贷利率下降也有一定关系。在2020年上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下,房贷利率下调促进自住需求正常释放,这一情况延续到了2020年12月,北京首、二套主流房贷利率同比均下降15个基点。
进入1月以来,市场甚至有消息称,北京市场已经火到让中介都取消了中介费折扣,但AI财经社向西城区链家的一线工作人员询问,发现在实际操作中,目前中介费折扣仍有商谈空间。另外,我爱我家在原2.7%费率基础上的8折优惠还在,低于8折需要领导层层审批,并且工作人员称,在1月29日到5月15日,连环单的客户则可以享受5折优惠。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在当下这轮紧张的购房氛围中,市场是否反映出了一个合理的行情发展态势?
房价上涨虚实
“‘逢涨必查,逢炒必办’,势必稳住房价市场预期。”进入2021年,北京市政策开始集中出台文件,严厉打击恶意炒作和违规资金进入楼市,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
1月25日,北京市住建委主任王飞表示,北京市住建委将加强对长租企业的严厉监管,禁止企业形成资金池和租金贷。严查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和中介炒房、投机炒作。
图/视觉中国
紧接着1月30日,北京银保监局严查个人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2月1日,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组织包括链家、我爱我家、麦田房产、中原地产在内的经纪机构,发布《关于稳定首都房地产市场的承诺书》,要求从业人员承诺:不渲染、不炒作、不介绍、不答复任何无关住房居住属性的概念或噱头;不鼓动业主提高委托价格;不参与经营贷、首付贷、消费贷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最重要的是,降低热点区域看房频次,每套房屋内周带客户看房不超过2组。
尽管在刘波看来,这里没有规定一组客户是几个人,中介很有可能把三四个客户按照“一组”客户上报,这种规定仍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但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表态已经非常清楚。前几天,北京市住建委主任王飞公开表示,要维护和整顿房地产市场的秩序,尤其是打击中介、自媒体恶意炒作,以及违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而且近期北京已就此开展专项行动。
不久前,不少长期关注北京交易走势的人们也发现,链家的新房交易数据突然被下架,而一些热门学区房也对中介有了限制带看量的要求。
政策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常年从事新房销售的房地产行业人员李明发现,“年初,西城、海淀、东城这三个区域的房子涨幅和成交速度都是相对较快。但在这之后,这股交易热潮并没有蔓延开来,被某种力量限制住了。”
从最能反映市场热度的二手房成交情况来看,据链家内部人士透露,“学区房市场的交易价格相应有所上升,但过去一年直至今年年初,大部分的二手房成交价格涨幅相对有限,买方和卖方还是处于一个平衡的博弈状态。”
以李明所在的区域为例,他所管辖的区域因为成交热度不高,二手房价格相比年前涨幅并不大。也正因此,他所在区域的带看量并未受到管控。
事实上,过去一年,相比深圳和上海,北京楼市始终处于平稳状态。自2017年"317调控政策"之后,“限购和限贷”政策双双升级,楼市调控力度始终未能放松,楼市里的投资性需求被彻底挤压出去,并形成了区域化的成交特性。
亲历过楼市调控周期的李明,能明显感受到调控带来的市场变化。他发现,北京的新房交易市场中,不同环线间的交易形势大不相同,而房价的成交幅度也主要视区域基本面的利好而定。
“从17年到现在,如果是四环以里的房子,基本上市供不应求的状态。5-6环内的新房,逐渐接近去化完的状态。6环外的房子,价格一直是比较低的状态,有些跌的还比较厉害。”
实际上,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里,北京楼市合计成交新建商品住宅达49189套,创5年来新高;二手住宅累计成交达168839套,也是近4年来最高纪录。但成交量的大幅上升,并未带动价格的相应上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截至11月,北京一手房上涨基点不到沪深广的一半,相对市场化的二手房上涨基点虽与上海/广州差不多,但远远跑输深圳。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与北京楼市近两年独特的产品结构有关。过去几年,北京推出了大量的限竞房。仅在2020年,限竞房几乎贡献了北京新房的半壁江山。但占比越来越大的限竞房给楼市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它不仅拉低了整体楼市的一手房房价,同时也抑制了二手房房价的表现。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也认为,北京本轮房价上涨主要是西城、海淀等地的学区房需求,其他区域房价有些还在下降,特别是供应井喷的限竞房区域,比如亦庄、顺义等。“学区房带动的涨势很难带动全市房价上涨,目前看限竞房供应量还会有一年的高位,限竞房供应少的区域很可能被拉动,但顺义、大兴、房山等限竞房供应多的地方,短期内房价不会大涨。”
不过,限竞房对北京楼市的搅动正在迎来拐点。2020年的北京土拍市场中,不限价宅地开始重新占据市场的定价权,成交量占比75%。这也意味着,未来市场将重新回到商品房主导的局面。
多宗不限价地块的出让,进一步带动了人们对房价抬升的预期。但土地结构变化带来的涨价趋势,并不足以支撑像深圳、上海一样的上涨行情。李明说道,“这个跟北京的政策基调有关。北京楼市一直在求稳,行政管控力度比较强,而深圳,上海的行政管控力量相对较弱。另外也跟整个城市的底蕴有关系。北京的开发商,中介公司都比较谨慎,传导气氛没有那么强。”
作为全国调控最严厉的城市,北京的楼市风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即使在上海、深圳因为炒房频登头条的2021年里,北京楼市依然处在最严调控的高压下。年初的一系列“打补丁”政策再次说明,当资本风暴席卷而过的时候,楼市暴涨行情的主角里,没有北京。
猜你喜欢
近十年首亏、行业一哥宝座不保的碧桂园,“利润换稳健”惹的祸?
地产行业是否真正迎来筑底,碧桂园又能否成为行业复苏中最快速受益的一批,尚需市场给出答案,我们拭目以待。最新地产百强报告:净利润均值腰斩!A股地产板块两年跌3200亿
3月16日,《2023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发布,从报告的数据来看,地产行业的颓势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