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募资超140亿却无法保证未来盈利,柔宇科技的“资本故事”只是看起来很美?
2020年的最后一天,柔宇科技向上交所递交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不过,这家顶着“生产柔性屏幕”的光芒诞生,一路融资拿到手软的高科技公司,招股书公布后,迎来的不是欢呼,而是一片质疑。
《博望财经》注意到,这些质疑中最集中也最实质性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客户,二是产能,三是业绩。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又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这家名声在外的高科技公司,产品究竟行不行?到底有没有市场前景?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家号称要融资140多亿的公司,一旦IPO闯关成功,那将只是现有41家股东的幸运之光,而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那将是一场灾难。
01
首款折叠屏手机出尽风头,近40家风投机构追捧
公开资料显示,柔宇科技2012年由美国斯坦福的三名校友刘自鸿、魏鹏和余晓军创立。三人中,刘自鸿是主导者,其他两位是他拉来助战的校友。
2000年,17岁的刘自鸿在高考中一战成名,成为江西省抚州理科高考状元。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后,他的学霸之路依然延续,连续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06年顺利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读博士期间,刘自鸿将“柔性显示”作为自己的博士研究方向。事实证明,正是这个选择,让其未来的人生,在学霸之后,迎来创业的高光时刻。
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刘自鸿进入美国著名的IBM公司。3年后,他从IBM辞职,以海归身份回国创业,还拉来了余晓军和魏鹏两位校友,柔宇科技由此诞生。
一招鲜,吃遍天。
柔宇科技如今莫大的名气,全是因为其在柔性显示屏研发上的突出能力。
2014年,柔宇科技发布了全球最薄厚度仅有0.01毫米的全彩AMOLED柔性显示屏,卷曲半径小至1毫米,细过笔芯,并实现了与手机平台的成功对接。2018年下半年,柔宇公司推出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时间点领先于三星、华为。
柔性显示屏研发,让柔宇科技成为近几年最耀眼的独角兽之一。随着“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推出,其风头更是一时无两。这些年,深创投、松禾资本、中信资本等近40家创投机构涌入,中信资本更是仅次于刘自鸿的第二大股东。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5月,柔宇科技完成3亿美元E+轮融资后,估值已高达60亿美元。据iiMedia Research发布的《2020中国新经济独角兽200强榜单》,在国内前200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中,柔宇科技以60亿美元(约合417亿元)排在第12名。
进入2020年后,有关柔宇科技IPO上市的消息就不断传出。
2020年初,有报道称,柔宇科技在美国提交了IPO申请,拟筹资10亿美元。到了8月份,中信证券公告称,已受聘担任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辅导机构。到2020年底,柔宇科技正式闯关科创板,计划募集144亿人民币。
02
募资金额高达144亿,花49亿扩产招来强烈质疑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作为一家名声显赫的高科技公司,柔宇科技的IPO遭到这么多质疑。自招股书发布后,市面上有关质疑就一直不断。
首先是对其募资金额的质疑,毕竟,一家连年亏损的企业,一次性募资144亿并不少。这个金额,如果闯关成功,那就仅次于中芯国际-U,而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柔宇科技都无法与中芯国际相比。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分别实现营收6472.67万元、1.09亿元、2.27亿元和1.16亿元,虽然保持增长,但营收规模不大;与此同时,净利润却持续亏损,分别为-3.59亿元、-8.02亿元、-10.72亿元和-9.61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达到32亿元。
反观中芯国际,从技术含量上,中芯国际是当之无愧的国产芯片头羊,生产的是真正的科技“硬核”产品,在国内半导体芯片领域的地位无可替代,绝对不比柔宇科技差。更重要的是,公司业务模式已相对成熟,经营平稳,IPO前夕,报告期内年均营收已经超过了200亿元,年均净利润已经超过了8亿元。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即使是上述简单的对比,也让人感觉柔宇科技对自己的估值,确实偏高了。更让人质疑的是,柔宇科技在招股书中说明的募资用途。
招股书显示,144亿募资中,49亿用于“柔性显示基地升级扩增建设项目”。而事实上,柔宇科技目前的产能利用率就已很低,实际产量和销量更是差距悬殊。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其全柔性显示屏的产能利用率分别约为15.1%、31.2%和5.3%。
“现有产能利用率都这么低,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钱去扩产?这令人费解。”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博望财经》。
招股书中,柔宇科技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但市场各方似乎并不买账。
“柔宇科技的柔性屏技术再怎么高明,但实验室技术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更不代表消费者愿意花钱买。何况,柔宇科技产品近年的销售业绩确实不怎么样,满打满算都不过2亿出头,凭什么这样在A股市场漫天要价?更有什么理由花几十亿去扩产?”上述人士坦言。
03
招股书对客户描述有误导嫌疑 与多个大客户的交易蹊跷
公开信息显示,柔宇科技的在柔性屏技术方面名声很大,但实际经营中产品销售业绩却远远不及名气那么大,其招股说明书中有关客户的描述有误导嫌疑。
柔宇科技在招股书中称,“公司把握住国际上大型品牌厂商的产品需求,抓住行业发展契机,积累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Vertu、空中客车、路易威登、泸州老窖、东方演艺集团、格力电器等一批知名企业级客户,为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形成了较强的先发壁垒,在行业和竞争中取得了有效优势”。
猛一看,柔宇科技的客户群体了不得,有这么多知名企业。但细读招股书,《博望财经》发现,上述企业没有一家出现在公司前五大客户中。报告期内,柔宇科技第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都低于1001万元,据此推断,上述所列的客户的销售金额皆低于1000万元。因此,公司将这些国内外著名企业解释为自己积累的客户,不免有夸大自身实力的嫌疑,带有一定的误导性。
更令人疑窦丛生的是,报告期内,柔宇科技的不少客户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且与多个大客户的交易蹊跷。这方面,网易清流《柔宇科技IPO真相:多家大客户交易蹊跷,线下渠道几乎全部砍断》一文里,曾有着非常具体的调查报道。
比如,一位高校教师的公司采购了3千万产品,却对具体向柔宇买了什么缄口不言;有客户疑似“一人分饰两角”,既是柔宇科技的大客户,其关联公司又向柔宇美国公司供应产品;另有大客户则备受舆论质疑,疑似曾因售卖“原始股”、操作区块链项目被人指控为“骗子”。
其实,早在2018年,市场对柔宇科技的质疑声音就很大。彼时,网上传言柔宇科技是“PPT量产”“炒概念”。这些质疑也不是空穴来风,柔宇科技
确实曾有意无意夸大过自己的产能。
2019年1月,柔宇科技在其官网称,“在柔性屏和柔性传感产品量产出货的基础上,最近一个季度签约的客户订单额,就已达40亿元”。然而两年时间过去了,公司的总营收也仅在2亿元左右。
来源:柔宇科技官网声明
柔宇科技公司2B2C的产品都还有待验证,且营收规模小,连续多年亏损。因此,其招股书坦言,“公司无法保证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上市后亦可能面临退市的风险。”
无论市场对柔宇科技的质疑是否成立,但面对市场各方对其产品销量及大客户交易的质疑,柔宇科技都应该正面做出回应,以正视听。
目前,柔宇科技已正式申报IPO,科创板上市委员会也已受理。未来的审议,将是蚂蚁集团闯关科创板遭遇重大挫折之后,科创板上市委员会面临的又一次严峻的考验。面对市场各方的质疑,如何看待这类正处于市场拓展初期的高科技企业的上市要求,将为未来类似企业上市树立一道标杆,市场各方正拭目以待审议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