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下半场:重新发力线下渠道,争国内高端第一

AI财经社华雪2020-12-18 15:42 大公司
12月初,高通骁龙技术峰会如期进行。今年有两个特殊,一是因为疫情搬到了线上,往年都是在夏威夷举办。二是发布了最新一代旗舰芯片,但这次没有走寻常路,而是起了一个非常中国味的名字——骁龙888。

“体现了中国品牌的实力”

12月初,高通骁龙技术峰会如期进行。今年有两个特殊,一是因为疫情搬到了线上,往年都是在夏威夷举办。二是发布了最新一代旗舰芯片,但这次没有走寻常路,而是起了一个非常中国味的名字——骁龙888。

这是芯片设计大厂对中国市场的迎合和重视。在高通的合作背景板上,有很多响亮的名字,囊括了几乎全世界所有的主流手机品牌,而中国品牌占到三分之二以上。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专门提到了一加手机,一加8Pro被美国运营商Verizon选中。“体现了中国厂家的实力。”孟樸评价,Verizon的认证是行业的金字招牌,它有着最严苛的测试和认证。

在高通的客户里,一加肯定不是出货量最大的那个,但它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得到了合作伙伴的认可。

一加下半场:争国内高端第一,重新发力线下渠道

图/视觉中国

其实,高通心里比谁都清楚。虽然其他品牌也在采买高通旗舰芯片,但一加不同,它过去只做高端旗舰,而且只用高通芯片,所有调校都在围绕高通,最能体现高端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调性相投的一加和高通在高端领域是互相成就的存在。早在2018年,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就是唯一一位被邀请去做演讲的中国嘉宾。

很多国内的用户多少会有疑问,在国内知名度和用户群都不是最大的一加凭什么能得到高通的肯定?

这种认知的偏差有历史原因。2013年底,从OPPO离职的刘作虎创办一加,由于刘作虎长期在北美工作的经历,他并没有将一加局限于国内或者海外市场,一开始定位就是全球化的品牌。

但不得不承认,刘作虎当时也没想到一加会在海外先火起来。一加1的总销量近150万台,销往了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火爆的迹象从第一代机器就展露无遗。

这种狂热是当下用户所无法理解的。你肯定没想过,海外用户愿意花3000美元拍下了5个一加1手机的邀请码,购买手机的资格比手机本身都更贵。而美国亚马逊有将近两千名员工购买了一加1。一加简洁流畅的系统和只做旗舰的理念,在早期得到了科技极客的追捧。

为了获得一加在印度的独家代理权,亚马逊印度CEO曾带着VP飞抵香港,与刘作虎接洽。印度亚马逊提供了非常诱人的条件,安排专人对接,甚至专门调整了网站购买流程,适应一加的邀请码购买机制。最终一加1上线后,第一个月销售量近7万部,这是在没有做任何市场推广的情况下。

一加1的表现很快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时代周刊》首次刊登来自中国的手机评测,并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It’s hard to imagine a better phone for Android geeks”(难以想象有这么适合安卓极客的手机)。

世界各地的运营商也表达了对一加的浓厚兴趣。运营商希望通过自己的选择体现差异化,展示专业度。而不将就的一加正好符合了他们的期待。

2016年,一加与芬兰运营商Elisa合作,这是一加首次进入运营商体系,而后,一加连续24个月成为Elisa单品手机销量第一,甚至伴随Elisa由芬兰第二大运营商登顶第一大运营商。

英国运营商O2曾在一次深圳市场走访时,偶然听说了一加的故事和产品后,当即决定修改行程,赶到一加办公室足足聊了4个小时,谈妥了合作。

2018年,一加与美国最大的运营商之一T-Mobile达成全面战略合作。美国的市场准入门槛高,按运营商的合作流程,从最初的调查、走访,到后期的认证、测试,正常流程在16个月左右。但一加和T-Mobile从第一次见面,到产品上市只用了11个月,打破了T-Mobile的上市记录。

T-Mobile内部做过一个调研,如果要引入新品牌会选择哪个,管理层大部分选了一加。一加最终进驻了全美5600多家门店销售,这也是中国手机品牌第一次在高端市场赢得北美主流运营商的认可。两年时间拿下多家欧美运营商,这使得外界对一加有一个称呼,“运营商之友”。

一加受到海外用户和运营商的追捧,有其产品上的亮点。一加早年带给用户的惊艳之处,除了与CM团队合作的简洁原生系统外,还有在细节上进行的打磨和创新。

一加1被讨论最多的是BabySkin的外壳。刘作虎当年专门跑到日本,联系了一家叫Cashew株式会社的公司,找到了一款此前从未商用过的涂料“BabySkin”。

这款婴儿肌肤般细腻触感的材料,令刘作虎非常惊喜,他兴奋地给深圳团队打了几个电话,把后盖材料定下来了。第一批机器做出来,刘作虎拿着后盖在脸上不停地搓,边搓边感叹“这太舒服了”。

没想到,不善言辞的刘作虎,居然把真实的感受在发布会上直白地表达了出来,说了一句“手感真TM爽”。而这句真性情的话,成了整个手机发布会最大的宣传点和卖点,甚至还引发了友商的学习引用。

包括后来的一加3的全金属机身,一加6的AG玻璃工艺,这些创新都曾给一加带来了口碑。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对一加3给出过很高的评价:“一加3T是你最值得购买的智能手机”,并给出了8.8的高分,这也是当时中国智能手机获得的最高评分。

这种创新随着一加的市场规模和知名度的提升,被外界赋予了更高的期待,一加也开始走向更深层次的创新。

2019年,经过6年积累的一加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花1亿元向三星定制一款高帧率屏幕。一直坚持流畅体验的一加以前都是在软件或者系统层面,现在则投入大手笔,把硬件进行全面升级。

这个被用到一加7Pro上的屏幕,最终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屏幕测试机构DisplayMate给出了A+等级评价,这是国内首个获得A+评分的机型。“一加7 Pro的屏幕综合表现超乎预期,它将智能手机的屏幕质量拉升到了新的水准。”DisplayMate在评语中写道。

而根据一加NPS调研数据,90Hz成为了排名第一的用户购买理由。90Hz高刷新率成为了旗舰标配,后来包括华为、小米和三星在内的厂商都在旗舰机型上采用了高刷屏幕。

但有不少人说,背后都是供应商三星的功劳。这样的评价其实有失偏颇。一加首先洞察到了用户体验,发现了屏幕重要性,再去联合三星做了屏幕定制与调校。在一加之前,其实三星自己都未曾将这种屏幕用于手机。

况且,手机是一个整体体验,并不是直接把屏幕买回来装上去就能使用。一加为了这块屏幕,前前后后花费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筹备,先是解决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流畅问题,然后才向三星显示提出了定制需求,背后需要大量的适配和优化。就像法拉利的发动机,安装在一辆拖拉机上,也开不出生死时速的感觉。

一加概念机“OnePlus Concept One”将这种创新带到了新的高峰。这款机器采用了“潜隐式后摄”设计,通过电致变色技术将后置摄像头模组隐藏在手机后盖下,只有在使用时才显现出来。这是电致变色技术首次应用在手机行业。

如果放在三四年前,一加肯定没有这个实力。说白了,创新的背后都是实力的较量。以前,一加更多在手感、排线这些方面做一些创新,最近几年,能明显看到,一加也开始在系统上做优化,让供应链配合定制,有意识地引领行业走向。

细节狂的生存手册

“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情。”一位知情人士评价一加早期的成功。在海外工作多年的刘作虎有着全球化的基因,这种优势是其他手机品牌所无法比拟。

一加早年在海外策划过一场“粉碎过去”的营销活动。游戏很刺激,消费者只需把自己砸烂旧手机的视频上传到YouTube,然后就可以一美元换一部一加手机,外加三个购机资格邀请。

在活动之前,刘作虎还担心这么做会不会被人骂。很多海外用户却觉得非常酷,和当年风靡一时的冰桶挑战一样。但活动的前提是必须被一加官方选中的用户,然而很多人没看清楚规则,被喜悦冲昏了头脑,抡起锤子猛砸一通。好在刘作虎最终都给用户换了手机,一加也因此在海外有了知名度。

一加下半场:争国内高端第一,重新发力线下渠道

图/视觉中国

在这件事情上,一加表现出对海外市场更深刻的理解。其实一加的产品也更贴近海外用户的消费习惯。比如一加主打的原生安卓概念,也更符合海外消费者的需求和理念,他们没那么在乎手机参数和跑分大小,而更关注手机整体的流畅体验。所以,一加1选择与CM团队合作,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简洁流畅的产品体验延续至今。

粉丝文化也在一加的崛起过程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老加油”们都知道,一加手机的系统里有一面“功勋墙”,上面写满了为氢OS提出宝贵意见的用户名字。这是对用户的尊重,也是一加刻在基因里的东西。每到一个国家,刘作虎都会邀请当地的用户吃饭,保持与用户的近距离交流。

一加至今保留着浓厚的社区文化,这些人以“加油”互称。郭晋菁在云南的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是一加手机的铁杆粉丝。他曾在一加社区晒过一张图,里面是他用过的九台一加手机,几乎囊括了一加历代机型,包括多台联名款。像他这种忠实的用户,在加油社区里不胜枚举。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一加对产品本身的变态重视。刘作虎一直以产品经理自称,没事就爱倒饬手机。比如他一直觉得,从左向右滑动按钮来接电话是个不爽的动作,让人别扭,硬是改成了上下滑动,向下对着自己,表示接纳,向上表示挂断。

这种案例不胜枚举。一加1采用了悬浮屏做工,就是屏幕要高出机身少许。在刘作虎最初的设想中,屏幕要比边框高0.5毫米,但样机出来后,多了0.1毫米,比头发丝还小的差距,无关紧要,但刘作虎坚持要求下沉,最终只好屏幕下降了0.05毫米,边框上抬了0.05毫米,“感觉看着更舒服了”。

刘作虎在这种细节上的严苛要求近乎疯狂。在一加5投模前夜,刘作虎发现手机尾部曲线的光影不够翘,他决定把轮线往前推0.1毫米。手机对空间的要求非常精密,为了这0.1毫米,手机内部硬件和走线需要重新堆排,投模延迟10天。但这让刘作虎特别满意,这条线让这部机器有了更性感的呈现。

这种性格和追求往往是刻在基因里的,即便在做手机之外的东西,刘作虎风格依旧。

一加曾被调侃为被手机耽误的“箱包厂”。手机厂商在手机之外,都喜欢做一些周边产品,但大多是玩票性质,顺带赚点钱,很少有刘作虎这么用心。

此前,一加发布了第二代双肩包Explorer,这个背包采用了军用级面料和芳纶纤维的缝线,底袋用了防水内层,方便雨伞。吸扣用的是德国FIDLOCK设计。刘作虎透露,光这个吸扣的成本就占到了双肩包总成本的30%。

用心的产品往往能得到正向反馈。这就造成一个奇观,其他厂商的手机发布会,经常能看到背着一加双背包的媒体人,让人误以为是一加的产品发布会。这种现象持续至今。

高端之外的机会

2020年,手机市场的格局本已趋于稳定,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将其重塑。手机市场遭到了重创,尤其是二三月份,赶上春节销售高峰期,疫情让所有人待在家里,门店开不了业,工厂开不了工。

但各企业惊喜地发现:高端手机市场在疫情之下表现得韧性最强,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的总出货量暴跌了23%,而高端市场同比仅下跌8%。

一加下半场:争国内高端第一,重新发力线下渠道

图/视觉中国


高端机型不仅仅带来更高的利润,也在被更多消费者认同。向上走成了小米、OPPO和vivo这些大厂的必经之路。其实,站稳高端的诉求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出现。小米将红米独立之后,试图摆脱极致性价比的标签,开始推概念机,开始在拍照等体验上与华为高端机对齐。而OPPO和vivo同样受制于此前的品牌调性,他们都确定了各自旗下的高端品牌序列,采用升降摄像头和屏下指纹等全新的技术,试图扭转用户的认知和偏见。

而同行努力得到的,却是一加沉淀已久的。它没有品牌包袱,一直坚持做旗舰,靠着口碑慢慢传播渗透,在消费者心智里是高端的存在。

界面新闻曾专门针对华为遭遇禁令后做过市场调查,“高端手机里面,一加(手机价格)算是黄金的价位段区间。”接受采访的经销商说。华为因为美国制裁,芯片无法得到保障,空出了一大片高端手机市场。

而一位陕西经销商对AI财经社透露,之前的高端机只有三星和苹果,最近几年消费者可以选择华为和OV,如今也开始有用户主动询问一加,对于渠道商而言,他们也不会排斥新品牌的进入,甚至更加希望销售的多元化。

市场的反馈令人振奋,高端市场一直是一加的护城河和立足之本,而在这个历史当口,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一加的高端调性买单。在一加的7周年发布会当天,刘作虎就给明年定下了一个目标:国内力争线上高端第一,线下大举发力。

然而,相对于整个市场来说体量有限,无论华为还是小米,最终撑起他们排在全球前五的,并不是旗舰机,而是出货量更大的中低端机型。而且手机品牌越来越集中,接下来的每一次战役都会是全面战争。

三年前,如果你问刘作虎会不会考虑做中低端产品。几乎会得到否定的回答,他的态度很明确,一开始就做中低端,很难往高端走,这也是不少国产品牌面临的窘境。

你要说刘作虎不想做大,敲我一棍我都不信。早期他有过更多尝试,只不过这条路没有走通,甚至一度将刚诞生的一加置于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


2015年那会儿,智能手机的战争也从线上扩展到了线下。第一代产品便一炮走红的一加筹划在旗舰机之外,再推出一款价格更低的轻旗舰一加X,主打中端,试图扩大企业规模,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

但互联网模式和线下的渠道规则存在矛盾,一方面要求成本足够低,给渠道留出利润空间;但另一方面刘作虎又对产品本身有很高的要求和期待。很快,刘作虎关闭了所有线下门店,而定位模糊的轻旗舰一加X也被砍掉了。

这一年,一加首次出现营收亏损。

好在及时调整方向,只做线上和旗舰精品,一加才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而且口碑都很好,最近连续三年斩获PCMag读者选择奖第一,其中用户最为关注的总体满意度和推荐指数一加分别达到了9.2和9.4。

一加2015年在中端机和线下渠道的尝试虽然没有成功,并不意味着这件事不正确。更多的因素是当时的时机不对,刚成立的一加力量尚小,摊子又铺得太大,除了中端机和线下渠道,当时也在开发氢OS。

时过境迁,一加的实力和能力已不可同日而语。而且相比于品牌向上突围,从高端市场往中低端和其他品类扩张更加顺理成章。

从去年开始,一加也陆续在海外试水发布了首款智能电视OnePlus TV和一款定位中端的机型OnePlus Nord。从目前的成绩来看,试水结果还挺理想。今年开始,一加重点拓展线下销售渠道,国内已经覆盖了31个省的240个城市,线下合作门店增长率达到了 316%。

一直坚持在高端市场发力的一加,充分展现了高端手机市场以外的强大后劲。

走过7个年头的一加,高端市场固然是其一如既往的使命,至少目前还没有站到国内第一的位置上。但外界其实更加关心的是,一加如何迎接下一场格局多变的手机战役。从一加试水电视和中端机市场的表现来看,过去七年沉淀的高端实力使得它有足够强的品牌号召力,一加在下半场的全方位布局变得更加可期。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