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内讧升级引热议:网友喊话梁孟松赶紧辞职去华为
中芯国际的宫斗剧再次上演,公司联席CEO梁孟松的功过是非也成为焦点。
在辞职信中,梁孟松强调自己在中芯国际这三年,带领2000多名工程师尽心竭力完成了从28nm到7nm的开发。这是一般公司需要花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达成的任务,但最终遭遇不被信任、不被尊重的局面。在社交媒体上,替梁孟松喊冤、形容中芯国际“卸磨杀驴”、劝梁孟松“辞职去华为”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中芯国际相关人士对AI财经社称,梁孟松虽然是顶尖技术人才,对中芯国际的工艺有推动,但客观来说,中芯国际的28nm和14nm并不是梁孟松从无到有实现的,梁孟松将这些工艺的突破揽到个人身上有失偏颇。“我们给予梁孟松的光环有点大了”,当然这也反映了民众对芯片行业崛起的巨大期望。
实际上芯片研发有自身规律,很难有“弯道超车”、“3年干10年”的事。据了解,在2015年梁孟松加入两年前,中芯国际就已经实现28nm量产。有业内人士对我们说,这块业务属于另一位联席CEO赵海军负责的成熟工艺板块。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认为,这种评价有失公允。据他了解,2015年中芯国际只量产了28nm LP(Low Power,主打低功耗应用范畴),梁孟松来之后帮助中芯国际做出了性能更好的28nm HK(High K metal,栅介电层技术)。“说梁孟松没有贡献就和当年说米卢运气好一样。”
但这位人士指出,中芯国际28nm这些年良率一直很低,主要原因是2011年前后公司主攻40nm时碰上内斗,国家投资没到位,造成内部人才流失严重,延续到28nm,造成了人才和技术断层。从中芯国际的招股书中看出,从2017年-2019年,14/28nm的收入每年不增反降。梁孟松虽然带队做出了28nm HK,但从数字来看,这块业务没有实现预想中的突破。
而针对另一个节点14nm,中芯国际是在2017年7月,也就是梁孟松空降前已进入良率破零阶段。后梁孟松带队在前任俞少峰博士所做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良率提升,但工艺之难并非数月就能突破。据说目前良率徘徊在80%左右,离量产标准还有距离。
知情人士称,后来的7nm,目前离量产还有巨大差距。中芯国际对外宣传为是“”N+1“”、“N+2”项目,这种说法很模糊,既给市场释放信息,又给自己留了后路。如果做出来不如台积电的7nm,N也可以是9nm或者9.5nm,这就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说法。
而从业界口碑来看,这位技术人才也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管理者。多位中芯国际相关人士称其“制定非人性化管理制度”、导致众多核心研发人员离职。
接近中芯国际人士称,梁孟松早有离开之意,这次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邀请前台积电二号人物蒋尚义加盟,一方面可能为梁孟松的离开留好后手,另一方面为中芯国际增强与荷兰光刻机大厂ASML的关系,继续拓展先进工艺,并在先进工艺可能被美国制裁后,做先进封装方向拓出新路。
不过,这次辞职风波给中芯国际带来的伤害最大。此前中芯国际在公司成立20年间经历多轮管理内斗,这次如何在内忧外患中平稳过度,在技术和业务上持续发展最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