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教育在分歧与亏损下生存,涨4天跌3日
受国家大力推进教育领域信息化政策的启发,一起教育抓住红利与风口,顺势而起。从最开始作业布置、完成、批改角度切入的一起作业,再到如今发展为多维教育平台,旗下有一起作业,一起中学,一起学,一起公益等,一起教育正企图实现从第二梯队向第一梯队的跨越。
美国时间12月4日,一起教育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之后连涨四天,但紧接着是14%、5%、8%的三连跌,如此波动,大起大落背后到底折射了一起教育的哪些现实?
大大大,一起教育校内大
招股书介绍,一起教育拥有“校内+课后”整合模式,帮助K12阶段的公立全日制学校构建智能校内课堂解决方案,包括与家庭作业相关的活动和学术评估等。
一起教育起于国家政策助力,如今又受制于政策,国家严格要求校内的学习平台不可有任何商业性质,因此要想实现商业运作,就要另辟蹊径。因此一起教育通过与学校合作,提供服务,对校内学生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引流到旗下其他产品,提供在线K-12大型课后辅导服务,以更高的个性化水平补充学生的在校学习。
一起教育的商业逻辑并不复杂,通过B端学校吸引C端,导流到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让家长付费。因为太过依赖学校,其壁垒也不算高。
亏亏亏,一起教育还在亏
招股书显示,一起教育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3.10亿、4.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75%。疫情期间,营收增长迅速,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的9个月内,一起教育的净收入为8.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7.48%。
一起教育收入主要由K12在线辅导服务和其他教育服务组成,其中K12在线辅导服务在营收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9个月内已经占总营收的93.0%。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的9个月内,一起教育净亏损达到9.75亿元人民币,不到三年时间亏损超25亿元人民币,看起来漂亮的K12在线辅导服务收入,面对庞大的亏损数字,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为什么转型如此成功的一起教育却年年亏损呢?
招股书显示,持续亏损的原因主要是经营费用的不断上升。高昂的获客成本,较高的研发投入以及自身产品的差异性限制了其变现能力都导致了一起教育持续亏损的状况。
营销费用持续增加,而在营销费用中,促销课程费用的比例从2018年的6.7%上升到了2020年前9个月内的48.8%。即便如此,一起教育依然保持较高的研究费用投入,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9个月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99亿、4.91亿、4.23亿元人民币。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起教育虽然走出了一条差异化道路,成功赢在了孩子教育的起跑线上,可是恰恰因为自身的差异化,导致其用户粘性不足,有地域性缺陷,变现能力弱。
值得注意的是,在差异化这条路上,最关键的就是技术问题。既然主打定制化服务,那就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一方面,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依然没有可靠保证,另一方面,依靠专有的数据分析算法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这种数据分析算法仍然需要不断完善迭代,并没有形成非常成熟的技术。因此,如果最关键的技术板块没有实现本质性突破,那一起教育就是空喊口号,难免落得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下场。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K12战场上,新客太难获,要想获新客,就必得强运营,这么一看,源要开就不能节流,流不节源也未必开的多,只能是加大赌注一决胜负。
强强强,一起背后大佬强
一起教育的股东、高管阵容强大。首先我们看看一起教育的创始人兼CEO刘畅。
和跟谁学创始人兼CEO陈向东相同,两者都出自老俞麾下。刘畅曾任新东方集团助理副总裁,还担任过沈阳新东方校长,2011年离开新东方后,创立了一起作业,也就是一起教育的前身。
接下来,我们看看一起教育背后的大佬们。
带着鲜明的新东方系烙印的一起教育先后完成6轮股权融资,融资总额超过5亿美金。创业之初,刘畅就获得了来自前领导王强和徐小平创办的真格基金天使轮投资,随后获得了雷军系顺为资本多轮投资,H Capital、淡马锡、中信资本,老股东过去几年也多次加持。
背后大佬们对一起教育可谓是非常看好,徐小平曾说,“我会一直投,直到它(一起教育)挣到钱或者挣不到钱”,除此之外,刘畅还被雷军称为“没有缺点”的创始人,甚至作为投资人之一的王强还曾担任一起教育的董事长。值得注意的是,到2020年7月,王强卸任了一起教育董事长一职,交由刘畅接任。
招股书显示,公司创始人兼CEO刘畅持股17.1%,联合创始人及董事肖盾持股2.6%,公司所有高管和董事持股39.8%,顺为资本持股20.2%,是一起教育最大股东。
烧钱的在线教育赛道上难得有一起教育这样被资本持续输血的企业,尤其是一直在亏损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获得高额融资。可是,大佬们纷纷退居幕后,公司持续亏损,就在这样一个时机下,一起教育成功上市,他真的会成为一匹黑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