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媒体看向平安:科技转型成最大亮点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国内外各大金融集团都在这方面大力投入,并盯紧对手。
今年以来,由于中国平安在发展战略、业绩,以及疫情之下的表现等方面显露出不错的成绩,国内外知名媒体都对“打探”中国平安的科技实力与投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国际媒体眼中的平安
中国平安先后被默多克新闻集团《巴伦周刊》、全球阅读量最大的时政杂志之一的《经济学人》,以及《华尔街日报》等全球多家知名媒体所点赞,纷纷肯定了中国平安的发展战略,以及看好中国平安所发挥的社会价值及作用。
并且,仅在2020年第三季度中,中国平安就先后获得“亚洲最受尊敬企业”、世界500强21位等多个荣誉,这些都是对中国平安发展32年来的认可和信任。
从市场来看,一直以来,保险行业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是个死气沉沉的行业,但中国保险行业却并非如此。
随着中国人的收入越来越高以及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中国人对人寿、财产和意外保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的保费增速是全球最快的:咨询公司普华永道在2018年的一份报告中表述,中国保险市场的商机“不容错失”。
中国保险行业每年以双位数增长,利润也不断提升,而且通过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金融等一些最新的科技创新实现发展。中国平安作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也是中国第二大保险公司,正充分利用中国保险业高速增长的势头来推动自身发展。
在金融科技方面,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为平安制定了科技发展计划,帮助平安顺利建立其科技品牌,也让平安成为一家很早就采用科技的创新企业,平安比同行更早采用云计算技术。
陈心颖曾表示:科技板块价值逐步体现的背后是集团不断加码科技投入。中国平安过去十年在科技方面投入了500亿元,去年投了70亿元,每年都会按照收入1%的比例去投入,接下来十年按照现在的趋势至少投1000亿元。
即使在2020年的疫情影响下,中国平安也能做到危中有机,其远程医疗变得更加切实可行。在疫情的推动下,远程医疗占医疗市场的份额可能从3%提高至最多10%。
全球媒体见证着平安从综合金融到实现“金融+科技”、“金融+生态”这一目标的每个步伐,同时也见证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崛起。今日成绩让人骄傲,也得来不易。
除了知名媒体外,像VanEck新兴市场基金副经理安格斯·希灵顿、摩根大通新兴市场股票基金经理莱昂·艾德曼、克利尔布里奇国际增长基金联席经理迈克尔·泰斯托夫等行业专业人士,都对中国平安的金融科技力量、公司发展战略,以及业绩及股价表示看好。
从单一保险到金融科技,综合型科技集团蔚然成型
中国平安成立于1988年,创立之初只是深圳的一家小财产保险公司,到2000年代中期,已跻身中国最大的人寿和财产保险公司之列,并吸引了汇丰银行的投资。
12年一个轮回,中国平安早已从保险一枝独秀成长为保险、银行、资管、科技全面开花的“金融巨头”,而科技无疑是平安这几年最受瞩目的板块。
2017年,中国平安确立了未来十年深化“金融+科技”战略的目标,大力进行科技投入。在2017年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首席信息执行官陈心颖直言,中国平安未来十年科技方面至少投1000亿,把“金融+科技”打造成中国平安发展的新引擎。
2019年,中国平安科技业务总收入达到821.09亿元,同比增长27.1%,旗下几家科技公司估值总额达到691亿美元。
截至2020年9月末,中国平安的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达28037项,较年初增加6654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此外,平安在人工智能、医疗科技等领域频频斩获国际荣誉。
其中,平安的医疗科技团队在国际机器翻译比赛WMT2020的生物医学翻译任务中斩获冠军。在科技战略持续深化的同时,2020年仅前三季度科技业务总收入650.28亿元,同比增长8.3%。在强悍的盈利能力中,科技赋能功不可没。
在运用科技助力金融业务提升收入、提升服务效率、提升风控水平、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中国平安将各类创新科技深度应用于构建(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优化综合金融获客渠道与质效。
资管新规以来,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发力金融科技,试图通过科技能力提升服务能力,科技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而中国平安凭借先一步布局和大手笔投入,从需求方变身“赋能者”。
在金融服务生态圈,中国平安以陆金所控股和金融壹账通为核心,前者赋能个人金融服务,后者面向金融机构的商业科技云服务平台。
作为中国平安第二大生态,中国平安每年将营业收入的1%用于创新科技的研发,其中很大一部分会投入到医疗生态圈,在过去10年,中国平安有100-200亿元投入到医疗相关。
在医疗生态圈,平安囊括了旗下12个实体。其中,平安好医生(01833.HK)以人工智能辅助的自有医疗团队为核心,整合线下医疗健康服务网络,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服务。并在年中启动全面战略升级,坚持以构建专业医患沟通桥梁为使命,打造未来中国规模最大、模式最领先、竞争壁垒最坚实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
在汽车服务生态圈,汽车之家作为中国领先的汽车互联网服务平台,在数据业务领域,汽车之家致力于打通研发、营销、转化各环节,全面赋能主机厂和经销商。在今年818全球超级车展中,共有70多个品牌厂商和2400多家经销商参与,获得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在智慧城市生态圈,平安智慧城市业务围绕“优政、兴业、惠民”三大主题,以科技赋能城市发展,提供一揽子智能城市综合解决方案,积极践行“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理念。
目前,平安智慧城市业务已经布局政务、生活、交通、医疗、教育等众多板块,并已在国内143个城市和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落地推广。其中,平安通过打造智慧市民一体化平台提升市民服务体验。截至2020年9月末,市民服务平台累计注册用户量近2300万,自上线以来累计访问量超15亿次。
而今,中国平安将自己定义为一家围绕保险业务建立的综合型科技集团。这样的中国平安,先机占尽,何愁未来?
业绩稳增长,股票平均年回报率22%
在过去5年,中国平安股票的平均年回报率为22%,是香港恒生指数平均年回报率的3倍左右。
在此情况下,虽然平安的股价表现已经很强劲,但一些基金经理仍然认为平安的股价还是有上行的空间。
VanEck新兴市场基金的副经理安格斯·希灵顿(Angus Shillington)表示:“平安在《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在前25位,而且该公司的每股盈利平均每年增长25%左右,我觉得每位基金经理配置资产时都应该考虑平安。”他还表示,目前平安的股价是折价交易,分析师对平安盈利的一致预测太保守了。
从业绩方面来看,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086.92亿元,同比增长4.5%;年化营运ROE(ROE指净资产收益率)为20.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0.41亿元。
其中,中国平安的个人客户业绩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9月末,个人客户数超2.14亿,较年初增长7.0%;客均合同数2.71个,较年初增长2.7%。前三季度新增客户2853万,同比增长2.5%。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平安将1+N理念推广到团体业务中,实施创新的团体综合金融业务模式,建立多元化金融航母。
从险业方面来看,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754.46亿元,同比增长9.2%;新业务价值428.44亿元,同比下降27.1%。在产险业务方面,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平安产险仍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194.90亿元,同比增长11.5%,前三季度保证保险业务综合成本率较上半年有所改善。在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资产配置方面,中国平安资产负债久期匹配不断改善。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3.5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3%。2020年前三季度,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年化净投资收益率4.5%,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2%。
回顾中国平安的业绩,其净利增长率连续10年保持大于10%,而这样的好成绩,据wind数据显示,在A股中仅有9家公司能做到,可谓“百里挑一”。
瑞士信贷分析师周成表示:中国平安在改变了聘请保险代理人的方式以及推出更多元化的产品的转变后,其利润增长应该更加可持续,他认为平安股票是2020年的投资首选。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金融行业整体受到严重冲击。但在后疫情时代,保险业的发展将进入艰难时期,在先进科技等方面的投入将帮助头部保险公司疫后突围。
站在中国平安新30年征程的起点上,马明哲曾说:“平安将紧跟国家战略步伐,扎实服务实体经济,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公司发展,将以‘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的公司愿景为方向,让科技成为平安新的引擎和盈利增长点,给公司的价值带来飞跃式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两年市值缩水超9成,人员缩减超5成,李斗能挽救平安好医生吗?
李斗相比前两任高管,其代表的更多的将是平安集团“那位领导”的“高层意志”。营收、利润双降,投资收益疑似与宣传不符,陆金所能否挽回投资者信赖?
近日中国平安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陆金所控股发布了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这无疑是一份糟糕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