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的数据安全隐患何解,或被植入“木马”程序泄露隐私

AI财经社姜弋2020-12-08 12:07 大公司
不是所有的共享充电宝都能够放心使用。 短短一根数据线,甚至可以被用来窃取用户的隐私数据。这或许是许多消费者尚未注意到的数据安全隐患。

不是所有的共享充电宝都能够放心使用。

短短一根数据线,甚至可以被用来窃取用户的隐私数据。这或许是许多消费者尚未注意到的数据安全隐患。

近日,公安部网安局发布了一则提示“共享充电宝陷阱”的视频,视频所提的数据泄露问题给不少消费者敲了警钟。据官方提醒,部分充电宝不仅可能存在质量隐患,还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马”程序,导致手机里的通讯录、文本信息甚至照片、视频等隐私数据泄露。

据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介绍,包括火车站里叫卖的满电充电宝、扫码免费送的充电宝,甚至商场里的部分可租赁移动电源,均存在这样的安全隐患。便利的背后存在隐私“黑箱”。

警方也向公众提醒:“不要随意领取和购买来历不明的移动电源,如有需要,请选择正规产品;连接移动电源时,如弹出是否‘信任’提示,请保持警惕。”

对于植入“木马”程序导致隐私泄露背后的原理,多位行业专家向AI财经社表示,“是否允许连接至本台设备”,这一选项成为部分共享充电宝的安全隐患所在。如果消费者同意授权,“木马”有条件将手机数据自动传输到指定服务器,用户的信息安全难以保障。

数据隐私问题凸显

实际上,共享充电宝的隐私安全问题早已被关注。2017年时,就曾有“充电宝将木马植入支付宝”的相关报道。报道称,被动过手脚的充电宝与移动设备连接后,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该设备,“不用密码也可以转钱”。

12月7日,就公安部网安局所提到的“木马”,贵州大学副教授、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办公室主任陈玉玲向AI财经社解释称,“木马”是一类特殊的病毒文件,同计算机网络中的远程控制软件有一定相似之处,通常通过“伪装”自身来吸引用户下载执行。

“木马”为何能入侵?其中,USB调试模式及与其相关的设备连接、数据传输,是部分充电宝窃取隐私信息的关键。

USB调试模式是安卓提供的一个功能。开启USB调试模式后,可在计算机和移动设备之间复制数据、在设备上安装应用程序等。

不法分子即从中寻找到可乘之机。“若开启USB调试,用户的设备容易遭遇恶意程序。”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AI财经社表示。

“拿到这些权限以后,手机在对方面前几乎等于‘裸奔’”,金融科技行业专家张鲲向AI财经社表示。对于这些“不怀好意”的充电宝,张鲲补充称,“如果开了USB调试,那对方可以在你手机上安装任意App了,包括木马。拔掉线也没用,手机已被控制。”

从实际使用来看,用户尤其需要警惕“是否允许连接至本台设备”的弹出窗口。陈玉玲向AI财经社表示,如果“木马”被允许进入手机后台,当消费者同意“连接至设备”时,“木马”有条件将手机数据传输至指定服务器。

除了安卓的USB调试模式外,Apple的iOS系统同样存在被“入侵”的风险。那么有何措施可帮助防范隐私信息泄露?张鲲表示,“iPhone首先不要越狱,其次不要点击信任。”

“不要点击信任”、“不要允许连接”、“有条件的话还是自备充电宝”,数据安全问题之下,用户对公共场所内租借/出售的充电宝的信任打了折扣。

依赖企业自律

在官方提及的三类充电宝租借/出售场景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商场里的部分可租赁移动电源”,即通常所说的共享充电宝。

自2017年至今,共享充电宝业态经历了融资风口、“百电大战”(近百个共享充电宝品牌争夺市场)、玩家减少、集体涨价,现成为共享经济中少有的仍存活的样本。

如今,在各大商场、餐饮等高频消费场景中,各品牌的共享充电宝租赁设施比比皆是,为消费者解决紧急充电的需求。

共享充电宝企业如何索取用户的数据权限?AI财经社试用的多个共享充电宝品牌均要求用户开放位置权限、摄像头权限,以寻找附近充电宝、扫码租借充电宝,部分品牌还会在进入界面内向用户申请“剪贴板”权限。

除了位置、相机权限外,由于各品牌的租借入口多为支付平台内的小程序端口,用户在支付平台内的部分个人信息,包括信用评估结果、手机号码、使用频次、浏览记录、交易习惯等,可能被收集。

此外,AI财经社注意到,部分品牌的隐私条款展示位置并不突出。

有了前文所述“‘木马’盗取信息”的例子,消费者对共享充电宝的安全性更加警惕。据AI财经社观察,对于共享充电宝运营方来说,背后的数据安全保障措施一定程度上依赖企业自律。

针对隐私数据安全问题,12月7日,怪兽充电的工作人员向AI财经社表示,“我们的数据线是没有数据传输能力的,只能用来充电。”该工作人员称,“用户的充电订单都是会享受隐私保护”,并强调其充电宝查询不到用户手机上的数据、无法读取用户的数据。

另一家共享充电宝企业小电充电则在回答“小电充电是否安全”时表示,设备只能传输电力,并不支持数据传输,因此无法获取任何手机信息。

而对于“窃取数据的充电宝”,一种业内观点是,尽管技术上有通过充电宝窃取数据的可能性,但制作这种充电宝需要不小的成本。

某共享充电宝品牌的董事长在社交平台上回答安全问题时就曾表示,“一个共享充电宝你不还也才99块钱。做一个窃取数据的充电宝成本远大于此。更何况是批量几十万个充电宝投放到市场上。”

不过,保护数据安全应为互联网企业的责任,这种观点似乎有因果倒置之嫌。

“社会应该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向AI财经社表示,通过形成行业自律组织等方式加强监督。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